“哎呀,那,那苏姨可就觍着脸应下了。”她确实爱好那口吃食。
就连往年冬天最喜欢的羊汤,都得往火锅后面排了。
“一会儿再给您带些我做好的腊肉腊肠,先前已经售卖过一波了,这是新制出来的,不知道您家会不会喜欢。”
“叶姑娘能做出火锅底料,手艺肯定是好的。”
“就是,叶姐姐,我还说今天要来买些腊肉腊肠呢。”赵婉儿适时插了一句。
几人又聊了一会,赵富贵怕打搅到叶家,便起身告辞了。
这边叶苗的三个哥哥手里满满的东西已经放上了赵家的马车。
走之前,赵长生多看了叶苗几眼,但小丫头并未注意他。
一行人走后不久,赵节又打马赶回来:“叶姑娘,我们少爷让我再买些您今天送的腊肉腊肠,我们放着过年吃。”
实际上叶文勇给拿的已经够吃很久了,过年肯定是有的吃的。
叶苗也没多想,大概要送人也不一定就带赵节去取了好些肉。
“叶姑娘,我们少爷让我带句话。他说谢谢你救了婉儿小姐,救命之恩,赵家以后定会相报。”
“这是少爷让给您的,买肉大抵是够的,少爷说若是不够,他下次再给您送银子来。”
赵节说这话的时候耳朵红的能滴血。赵家又不缺钱,他不知道少爷为何如此,太丢脸了!
叶苗头顶飘过一阵句号。
“好吧。”
赵节听得叶苗这句话,如蒙大赦,拿着东西打马追上去。
叶苗心想:这银子显然只多不少,这赵家公子好生奇怪。
没再多想,她转身回屋,外面实在太冷了。
晚饭前,她把赵家拿来的点心分给各家,都尝一尝。
原本叶苗还想送些东西出去,还是白氏按着,没送出去。
虽说一家人现下和睦,但三房这边的日子显然是越来越好,大房二房已是拍马不及了。
若以后彼此之间因为银钱生了嫌隙,就很难说了。
所以,从今以后得小心再小心。
叶苗知道白氏的顾虑,她倒是没有白氏想的那样糟糕。
大不了就分家呗,再说了,现在不是挺好的,以后有什么幺蛾子再说。
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
年前,庄掌柜来定了十罐火锅,看样子年前如意酒楼还能大赚一笔。
临走的时候,庄掌柜又将叶苗剩下的全部腊肉腊肠带走了,酒楼东家要的多,就这些还不够呢。
叶苗原本是想年前再做一批腊肉,奈何三天两头下雪,就歇了这个心思。
天天折腾她也怕几个哥哥吃不消,一整天守在土窑可不是开玩笑的。
加上今年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属实挣了不少,叶苗不想太卷。
自从腊肉腊肠卖完以后,叶苗在家无所事事,就考虑明年的菜谱了。
她打算再摆段时间小摊然后攒钱租个铺面,若是银钱充裕,买下来也可以。
她还想建新家,在村里留一套青砖瓦房。
年前最后一次赶大集,叶家一大家子都去了,左右现在各房手上银子都不短缺,过年想再添置些东西。
“娘,我想买几只母鸡,家里的母鸡留着下蛋,这几只过年做鸡汤,您觉得怎么样?”叶苗指着一个卖活鸡的摊子。
“鸡,就不买了吧,不划算。等家里的鸡不怎么下蛋了就能杀着吃。”白氏还是不舍得花钱。
“娘,我想吃。”叶苗故意道。
“好吧,那就买上几只吧。”白氏没法,女儿想吃还是得满足的。
“老板,帮我装五只母鸡,要大点的。”叶苗马上去买,她怕慢了白氏反悔。
“爹,你们先逛,我去趟岐黄阁。”叶苗跟自家爹打个招呼。
“岐黄阁!我也想去,苗苗,你把我带上吧。”叶宝儿只听说过岐黄阁,上次在街上见了孔茂,她很好奇治好自家大哥的大夫是啥样子。
“好啊,咱们走吧。”
两人边说边笑,街边铺子摊子很多,这瞅一眼,那看一眼。
“小姑,我们到了。”
“温小哥,请问孔大夫在家吗?”不错,叶苗是带了东西上门的。
“这是我自己做的腊肉腊肠,马上过年了,给孔大夫送些节礼来。”叶苗把手上的东西举起来给温荣看。
“呀,叶姑娘,这肉怎么黑乎乎的?”温荣有点大惊小怪。
“这肉是熏制出来的,看起来有些黑,但是比鲜肉好吃。”
“原来如此。”
“孔大夫在家的,你们跟我进来吧。”
二人跟着温荣进入内院,孔大夫正在研磨草药。
“哟,小丫头怎么来了?好久没见你了。”孔大夫见了来人就站起身来。
“上次来没见着您,这不是前段时间总是下雪,路不好走,就没来镇上了。”
“是了,是了。”
“孔大夫,这是我小姑,她专程同我一起来的。”
突然点到自己,叶宝儿一下子羞红脸:“孔大夫,您安好,上次在您这里治腿的是我大哥。”
“好,好。他现在如何了?”
“我大哥的腿现在和以前一样了,完全好了,得多谢您呢。对了,还有孔小公子。”
“哪里,我们该做的。”
“孔大夫,这是我自己做的熏制的腊肉腊肠,算是提前给您送个节礼。”叶苗把东西递给温荣。
“哎呀,丫头有心了。”孔玄素也没推辞。
“应该的。”
几人坐了一会,就见孔茂从外面回来。
“阿荣,祖父呢?”
“哦,叶姑娘和她姑姑来了,孔大夫在里面招待呢。”
“哦?”孔茂眼睛一亮。
“在大厅呢。”
“嗯,知道了。”
孔茂面上云淡风轻,刚说完一出来就加快脚步往大厅走去。
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就是很着急,着急见一人。
“祖父,听阿荣说家里有客人。”
“是啊。叶姑娘提前送节礼来了。”孔大夫笑得合不拢嘴。
“二位姑娘安好。”孔茂拱手点头。
“这位是叶姑娘的姑姑。”孔玄素给孔茂介绍。
“我们之前见过的。”叶宝儿也:不知道怎的就插了一嘴。
“的确,上次来这里,小姑和我一起,孔小公子见过的。”
“哦,原来认识啊。”
“是的,祖父。”
“孔大夫,怎不见刘念那孩子?”这是叶苗来的另一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