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家的肉包子油水足,肉馅多,皮薄馅大,糖包子和菜包子的馅也是放的足足的。一传十十传百,她家包子的名声就打出去了,生意也就更好了!
以前每种包子只蒸两笼,现在安排上了三笼,有时候还供不应求。
今年政府想在每个村设立一个医务室,以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刘顺本来就是他们村里的赤脚医生,医术没得说,村里就把他的名字报上去,以后他就是医务室里的医生了,每个月有一百多的固定工资,卖出去的药品还有提成。
不过刘顺还得考取医师执业证,镇政府和镇上的医院联系好了,让下辖村里的村医们每个月来学习两天,年底统一安排考试。
这天,刘顺又来镇上学习了,他提了些腊肉腊鱼和自家种的蔬菜来林宏明家,岳母在这儿住着,女婿得来看看才行。
“哎呀,顺子啊,你怎么来了?”林母正忙着收钱,恍惚之间看到一个男人提着东西站在人群外看着她。她第一下没认出来,还以为是哪个傻子呢……
林宏明和黄丽也发现了刘顺,忙招呼着人往屋里去。
“二哥,嫂子你们别忙乎了,我就是来看看妈和你们。”刘顺看到他们要进屋,连忙制止。
刘顺和岳家关系挺好的,也不用人多招呼,把东西放在院子里就出来帮忙。
这一波人过后,包子就不剩多少了,黄丽把肉包子和菜包子都夹了些端进屋里,用铝盆盖子保温。
之前灶上熬着粥,黄丽手脚麻利地切猪肉,打算炒个两个菜招待刘顺。
这边,林宏明和刘顺还在包子摊前守着,林母屁颠屁颠地跑屋里端来两根板凳让他们坐着聊。
“二哥,你们这个摊开多久了?”刘顺随口问道。
林宏明想了一下:“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刘顺点点头:“二嫂的工作……”难道没了?
林宏明听懂了他未尽之言,笑着说:“没,还干着呢,就是效益不好。”
“那你们这样两边忙,挺辛苦的。”刘顺由衷地说道。
林宏明哈哈一笑:“还行,够养家糊口。你呢?听说现在当上村医了,工作怎么样?”林宏明转移话题。
“还行,基本都是头痛脑热的小病,不难。政府还给配备了一些仪器,每个月上来学习新技术,就是要考证,看书看的我脑瓜子疼。”刘顺有些烦躁地拍拍手,他平时有在看医书,只是琐事太多,静不下心,爹娘还要在耳朵边念叨,没个清静。
郎舅俩相谈甚欢,要不是时间来不及了,两人还打算小酌一杯。
饭后,几个各自去单位上班,林母则在家洗洗刷刷,收拾家里。
姚莲花这半个月也在包子摊上干活,她和林母一起和面,包包子,黄丽和林宏明和馅,四个人配合默契,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黄丽在经营包子摊上下了很多功夫,不仅舍得放肉放调料,隔一段时间还会换一种肉馅,变着花样吸引顾客。
除了包子和馒头,她有时候还会蒸上一锅发糕。发糕口感独特,具有嚼劲和香甜的口味,营养丰富,深受老人和小孩儿的喜爱。
黄丽和姚莲花说好,早上五点来包子摊帮忙,然后就带明月玩,明月睡觉的时候她也能跟着睡会儿。
黄丽还给姚莲花加了四十块钱的工资。现在她一个月能挣七十块,和一个普通工人工资差不多了。
林母也由每个月十五块提到了五十块,她还要负责卖包子收钱,任务也不轻。
让林母在包子摊上干活这事儿林宏明跟大哥林宏达和老三林宏进都说过,工资也摆到明面上。
林宏进在外地,接到电话时觉得他二哥大惊小怪,他说老娘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帮二哥干点活也没什么。
林宏明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事如果不说,兄弟间可能没什么,但妯娌间就不一定了,至少马慧芳一定会觉得自家吃亏。
林母有了工资,这钱从老二家口袋里出来,老大和老三总会沾上光。
4月30日,距离包子摊开业有一个多月了,今天该发工资了。
“莲花姐,这是你的工资,七十元。”黄丽把钱放在姚莲花手里,姚莲花眼眶微红。
自从她男人受伤以后,亲戚避之不及,除了她姐姐,没人愿意帮她,生怕被赖上。现在她自己能挣钱了,能养活男人孩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妈,这是您的工资,五十元。”黄丽把钱递给林母,林母一脸惊喜:“真给我发工资啊?”她带明玉的时候还没分家,林宏明的工资每月要上交一半,自然就不用额外给林母钱。
刚刚黄丽给姚莲花发工资的时候,林母就坐在一边,看起来面无表情,眼神却不住往这边瞟,一秒八百个动作,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
黄丽心里好笑,想到了自己第一次领工资的时候,也是这样,明明心中兴奋得如同小鹿乱撞,却还要硬装出一副淡然自若的模样。
晚上,黄丽早早地收拾好,准备和林宏明盘点一下这个月包子摊的收入,为了使账目清晰,林母和姚莲花照顾明月的工资不往这个账上走。
这个月卖了三十天的包子,前几天数量少一些,后半个月就翻了一倍。毛收入800元。减出姚莲花和林母两人的工资120元,减出面粉猪肉蔬菜和糖的材料钱150元,减出各种用具20元,这个月净收入510元。
“好多钱,哈哈。”黄丽又惊讶又兴奋,她虽然知道这个摊子能赚钱,但没想到净收入能这么高。这下她心里总算有了底气,有了这个摊子就算下岗她也不怕了。
林宏明同样感到十分吃惊,小小的包子摊的收入比他们两人的工资还要高。
早些年有的人还看不上个体户,现在看来个体户也没什么不好,靠自己双手挣钱,劳动最光荣嘛!
包子摊的生意很好,黄丽隔一段时间还会换一种馅,变着花样吸引顾客,还在包子的外形上下功夫,有兔子包,有小猪包,有老虎包……深受小孩子的喜爱。
一时间镇上的小朋友以买到动物造型的包子为荣,天天一大早就催着家里人去买包子,可把林母和黄丽忙坏了。
连续一个月,每天黄丽都会留样,这事儿黄丽交代给了姚莲花,她担心林母会自作主张把留的样给卖了。
事实证明黄丽的担忧没有错,有两天因为生意太好,林母确实不打算留样,还是姚莲花发觉了,偷偷藏了起来。林母发现包子数量不对,还以为是被人偷吃了,还很是生气地咒骂了一番。
今天是五月一日劳动节,七天长假来了!
昨天林宏达打电话到学校找林宏明,他说二叔家的堂弟林宏伟五月七日结婚,全家得回去帮忙。
一个村子里住着的都是亲戚,哪家有个红白喜事,每家都要出一两人去席上帮忙。林宏达和马慧芳虽然在村里,可林宏明家也得出人,更何况是自己亲堂弟结婚这样的大事。
一家人商量后决定摊子再开五天,五月六日回村里,七日下午回镇上,也给姚莲花放两天假。
学校虽然放假了,但是人流量并没有减少,镇上许多在县城求学的孩子都回来了,连带着镇上的生意更好。
早上七点,包子摊照样营业了。
姚莲花熟练地把每种包子和馒头都各夹出一个,装在塑料袋里,再用记号笔写上日期。说是记号笔,其实就是笔芯粗一点的圆珠笔,林宏明特意买来包子摊上用的。
林母在一旁装包子,收钱。
熟客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事儿还在镇上小范围流传了一下,有的觉得这个做法值得借鉴;有的在背后嘲笑他们,觉得他们小题大做。
明月拉了一身,黄丽和林宏明在屋里给她洗澡换尿布。五月气温十分适宜,林宏明打算一会儿带着家人去县城逛一逛,买些礼物,明天回黄丽娘家看看。
一个小子站在人群外,满脸踌躇,他身旁站着个流里流气的青年,推搡了他几把。
小伙子低声说些什么,那个青年脸色瞬间凶狠起来,用手指了指远处,小伙子脸色一变,沉默了一会儿,终于走了过来。
“大娘,我要两个肉包子。”小伙子低着头,声音有些发抖。
林母好奇地看了一眼,这个小伙子有点面熟:“小伙子,你要什么肉馅?猪肉白菜还是猪肉韭菜?”
“猪肉白菜吧……”他低着头,不敢看林母。
“一共四毛,谢谢惠顾。”林母一边收钱,一边对着姚莲花眨眼。
姚莲花眨眨眼:大娘眼睛怎么了?怎么一直眨?难道是进了灰,让要我帮她吹一吹?
林母眨眨眼:这小子有点不对头,莫不是来找茬的?
姚莲花点点头:我要不要摘下口罩给大娘吹一吹?
林母也点点头:你可得仔细盯着人,别让人把东西给偷了。
黄丽把洗好的衣服和尿布晒在后院后来到摊子边,看到两人一边忙活一边眨眼睛,顿时感到无法理解。
黄丽:……这俩人今天是被什么给附身了吗?
小伙子拿着包子付了钱扭头就跑,好似有什么人在追他似的。
林母:不对劲,真的不对劲,以我五十年的生活经历来看,这俩小子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