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要出去吗?粟儿。”洋子一边收拾餐桌一边问。
“嗯,画像还没有完成。”英粟儿坐在餐桌旁发呆。
“那你早点回来,今天你爸爸做手术,应该白天都不在家,你最好回家吃晚饭。”
英粟儿不语。继续发呆。
从小到大,别人和她说话, 她想理就理,不想理就不出声,从来不懂礼尚往来。
洋子早已习惯,并且也不计较。
倒是英成,凡事都那么认真,较劲,动辄“礼貌”压人。关键是别人说话绝对不能忤逆他。
刚刚餐桌上英粟儿跟英成顶嘴,吓得洋子心都提到嗓子眼。
希望这样的刺激以后不要再有。
“你爸爸的话你还是听着点。”妈妈一副难做人的样子。
“像你一样?”英粟儿冰凉着声音,不近人情地说。
“不像我又能如何,你那个爸爸你又不是不知道。什么事情敢不依他。”洋子开始说丧气话。
老调重弹。
“你自己耸。”
看着英粟儿冷酷无情的样子。洋子打心里委屈得要命。
“我就是耸,反正我这一辈子算完了。我这是为了什么?”
说罢,开始一边洗碗一边用手背抹眼泪。
“你不就是想说你是为了我吗?你自己耸还要逼着我也耸。”
“你不耸,你有本事好好学习争口气,早日离开这个家。”
这话倒是说到点上了。当初想去读中专除了不想读高中,其实主要原因恐怕就是想早日离开这个家。
洋子看着英粟儿,不免叹了一口气:英成说的没错,这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这种陌生的感觉令洋子不寒而栗。
上午依然是在工会张传老师那里画像。
英粟儿坐在哪里,情绪不高。心,沉甸甸的,像是什么东西压着。
亦老师看着英粟儿,小小年纪,看似清纯,柔弱,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冷漠和疏离。
油画里的少女,深灰调背景,深棕色着装,映衬着一张白皙得过分的脸庞,可以说是苍白。
冷冷清清。静止的。没有生机。
下午张传老师的素描完成了,画得很像。
英粟儿更喜欢亦老师的油画,冷灰调的。
没有画完。
英粟儿想早点回家。
可她心有不甘,她心慌着,还是大着胆子晚上才回家。
还好,她在英成先回到家。
英成回到家的时候,英粟儿在客厅, 正将卷着的画像放上电视柜最上一层,她不想贴墙上了。
英成见她踮着脚尖往柜子最上一层放画的背影,知道她又出去了:“今天又出去了?”
“嗯。” 她不准备撒谎。
“怎么就不听大人的话呢?”英成尽量声音温和。
“我自己的生活我自己安排。”声音不高,但很坚定。
话音刚落,背后一阵突如其来的脚踢手打。
英粟儿正待转身,就见那“暴君”从门后面抄起一根木方,没头没脑朝她打来。
木方打在她两腿上,直打得啪啪作响。
一个暑假以来,英粟儿的种种劣迹已令英成从非常不满到忍无可忍。
而且她什么时候学会了顶嘴,竟然还说什么“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
新仇旧恨积压在心已久,听她怎么眼中无人地一说,英成气得失去了理智,
小的时候,英成从来没有真正打过这个女儿,一举小棍吓唬她,她便 “哇”一声惊叫哭喊起来, 他也就下不去手中小棍,赶快哄她。
有时候越哄越哭,越哭越哄。怎么看怎么可怜。
而此时此刻,英粟儿完全没有防备。
突如其来的暴打,她没有哭喊,一反常态地背他而站,横下心任由他打。
“啪啪啪”一声声清脆的木方打在皮肉上的声音,她疼得咬住下唇。
却固执地一动不动站着,对抗着。
大概英粟儿这无声的举动激怒了英成,他一扔木方,揪着她肩膀衣服将她扭转过来,照着她脸上狠狠一拳。
一时,英粟儿眼睛一黑,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双手本能地捂住麻木的脸。
当她放下手时,鼻血一滴一滴地流淌出来。
洋子身体不舒服早早睡在床上的,听到打人的声音急忙起床跑了出来。
见状,大脑顿时嗡嗡嗡,差点吓晕了。完全是场灾难。
英粟儿的鼻血滴在地上,越来越多,蔓延开。
洋子见状吓得惊叫哭喊起来:“你怎么把她打成这样,你杀我好了。”
她又害怕又生气又心痛,不管不顾大哭着。
英成见洋子出来并哭喊,气急败坏冲她狂骂:“滚,你看看你教育出来的好女儿,滚,带着滚,你们一起滚——。”
叫骂完,一摔门走了。
英粟儿脚下是一大滩红色的血。她任由它流淌,不去管它。
洋子急忙拿了纱布来捂她的鼻子,血根本止不住。
英粟儿本来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没哭。也不去管鼻血流淌。
见“暴君”一走,她才“哇—”一声哭出来,对洋子说:“妈,你和他离婚,我跟着你,我会为你争气。”
从小因为体质柔弱,敏感又自尊心极强,爸妈连句重话都不忍对她说的。
这么突如其来的一顿毒打,开始她根本就没反应过来,是妈妈的哭声才让她回过神的。
英粟儿当时最希望的是妈妈带她走,离开爸爸。
但英粟儿发现妈妈无能为力,她只会哭。
第二天,英粟儿的两腿已肿起来。一溜溜三指宽的紫色青色条纹都鼓了起来。
可见,当时那“暴君”是怎样地疯狂。
她没对任何人说过,她的妈妈当天并没看到最初英成用木方打她的过程,洋子竟然没有留意到英粟儿身上会有伤。
英粟儿早就不再感觉家庭有什么温暖,同时,她重新认识妈妈,她觉得妈妈虽然疼她,但保护不了她。
爸爸是个“暴君”。
她发誓不再理英成。
英粟儿去还了亦老师的书和石膏几何体,告诉他不再画画,具体什么原因她没对老师说。
老师脸上出现凝重的遗憾,半晌,他才说,回去好好想想,我等你回来。
英粟儿在她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段话:
人都是虚伪的,当揭开那掩饰的面纱,就现出了人的本质,那是比动物还残暴的本能,人和畜生的区别就在于掩饰。
只有山水树木才是美好的,有思维的东西都是丑恶的。
“我一天天苦死苦活养你,你把我看成什么地位,你又把你自己放在什么地位?”
哼,他就是在放屁。
他受不了我对他的蔑视,他活该。
他有什么地位,他又想把别人压到什么地位,尘埃里?
他养我?谁让他养了。他生孩子就是为了压迫她,打她,折磨她,让她痛苦?
他最好去死。
我真想用刀砍他,宁愿去劳教几年。
我不怕他的棍棒,我也尝到了被毒打的滋味,那并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