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萝见赵辉迟迟不给出回答,讥讽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就要敢作敢当,岂能如此婆婆妈妈的?”
赵辉噎住了,“我可是对你小姐什么都没做啊。”
香萝小声嘟囔道:“谁叫你长得这般好看的。”
word天,这真是什么锅都往我脑袋上扣啊。
“你家小姐为何要北上?”赵辉问道。
“公爷来信了,他在军中太忙,怕小姐一个人在南京无人照料,让小姐回燕京府邸居住。”
朱勇说工作太忙倒是不假,赵辉估摸着朱棣北征大军已经开拔,要深入漠北,没个一年半载回不来。
赵辉这时候突然有主意了,答应等朱瑛离京时,定会相送。
香萝这才转悲为喜,笑嘻嘻地去了。
“唉,这叫什么事儿嘛!”赵辉叹气。
自己一个马上成婚的驸马,还有富家大小姐来招惹自己,不怕惹人闲话么?
“是我实在是太帅了?”赵辉寻了口水缸照了照,叹道,“唉,果然是太帅了。”
回到家,原本沉迷于豪宅的老母亲竟然难得找自己聊天。
“上次你找了个清倌人,不知道有没有……”母亲刘氏询问赵辉。
赵辉脸上不由得一红,母亲竟然与自己聊这种事情,哪有不害羞的道理。“没有,这不是被人打搅了么?被逮进去蹲了一夜的大牢。”
刘氏点点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小月。
“小月她也来了好几个月了。马上公主就要过门,有些事情还是得预先熟悉熟悉,到时候走起道来,才能熟悉路。你说是不是?”
赵辉没明白刘氏说的内涵,直以为她说的是结婚当天的礼仪。
“熟悉确实要熟悉的,不过左右宫里到时候会派人来指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们都会指出来,我们照着办就是了。”赵辉老老实实答道。
刘氏大为惊诧,“这种事情还有人教?”
赵辉惊讶于刘氏的没见识,“有哇,礼部的官员、内廷的太监、公主身边的女官,怕是都要派人来指点。”
刘氏惊得不知所措:“这这这,这么多人看着啊,那多害臊啊。”
小月连忙打断两人的已读乱回。
“哎呀,夫人、公子,你们俩聊的都不是一个事。”
小月给刘氏耳语了几句,刘氏笑得前仰后合。
“原来闹了个大误会。”
说罢,从身后桌子上拿了一本册子出来,递给赵辉。
赵辉下意识的打开一看,连忙合上。
“好黄好暴力!”
一看书封,写着《秘戏图》,竟是一本春宫图。
刘氏在那儿叨叨:“公主就要过门了,这些事你要学起来了。不会不要紧,看了这本书,让小月教你,别到时候洞房时跟个傻子一样。”
赵辉不服气,转头问小蝶:“我傻吗?”
小蝶笑道:“初看不觉得,仔细看,还真觉得有点傻。”
赵辉嘿了一声,默默告辞。
小月静静地跟在他后头,回到了赵辉的卧房。
此时赵辉的卧房也鸟枪换大炮了,分成了前中后三间,最外面是一个类似客厅的房间,摆着张小圆桌和一些橱柜、古玩装饰。中间是个小隔间,里面摆着张三四尺宽的小床——这是侍寝的丫鬟晚上休息的地方。
最里头才是赵辉的睡房,里面空间倒是不大,摆了张床和一些衣柜、梳头台等。
赵辉直入最里间的睡房,打开书册,仔细地看了起来。
“嘿嘿,没想到古代也有黄漫,”赵辉翻过一张纸,接着看下一张图,“还有情节的呢。”
边看赵辉还点评,“就是情节单薄了些,翻来覆去,就这么点事,有点像质量差的爱情动作片,上来就直入主题。乏味、乏味得很。”
这时小月刚巧进来,只听到赵辉在说乏味,以为是赵辉觉着这事情无趣,她倒是为赵辉着急起来。
“公子觉得乏味?怎么会呢?”小月坐到赵辉身边,柔声道,“来,我们一起来看。”
赵辉颤声道:“这不好吧。”
但此时赵辉已经不受自己控制,而是小头控制大头,任由小月摆布。
其实他哪里需要小月教,只是享受老师教导的香艳。
待得情到深处不能自已,小月也是全身酥软,赵辉不由自主地向小月越靠越近。
小月无力地用手推着赵辉道:“小月残花败柳,当不得公子的元阳。”
赵辉贱笑道:“我的元阳那日不是喂你了么?哪还有元阳。”
就大摇大摆地举枪冲进城门,风风火火地穿过狭长的城门洞,直捣内城。谁晓得小月这城都破了好几回了,城里头居然还这么激烈地反抗呢。敌军那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把赵辉给围得严严实实。赵辉的大军左冲右突,可敌人就跟涨潮似的,一浪接一浪地涌过来,刚打退一波,新的一波又到了。真可谓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
赵辉这会儿毫无惧色,忍不住叫了声妙,然后就不停地吆喝着,挺起长枪左一下右一下地刺出,那些把他团团围住的敌军被杀得七零八落,像被吓破了胆的兔子一样,潮水般地退散开去。
真是激烈至极。
赵辉杀得满头是汗。
……
良久,学习终于告一段落。
赵辉轻抚着小月的头发,笑道:“小月姐姐真是个好老师,学生我一学就会了。”
小月脸颊绯红,羞道:“没料想公子如此聪慧,好生厉害。”
赵辉又揉弄上小月孩子吃饭的家伙,问道:“你孩子是男是女?”
小月:“是个女孩。”又告诉赵辉,先前在杨士奇府上,因为要哺养杨士奇家的幼儿,小月自己的孩子断奶后,便托同乡在外边照顾着,一个月只得见上个三五回。
说到此,小月不禁有些悲伤。
赵辉大方道:“别托人照顾了,以后把她带在身边,家里那么多间房,难道还塞不下个孩子吗?”
小月连忙就势伏在床上谢恩。
赵辉见了,又色心大动,贱笑道:“要谢也不是不行,需得请老师再上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