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小花和小强已经长大,小花15岁,小强13岁,他们都已经是初中生了。在这个年纪,他们已经能够帮衬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小强也能挣得七八个工分,足以分得一些粮食。他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姐弟俩相依为命,倒也其乐融融。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可以这样平静地生活下去的时候,二婶和所谓的爷爷奶奶又开始暗中策划,想要从他们手中夺走那笔抚恤金。他们收集了一些所谓的“证据”,向大队长和政委提出要求,要求赔偿500块钱,并且要小花和小强签署一份断绝关系的文书。
小花和小强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亲人会如此对待他们。小花决定要保护自己和弟弟,她不会让任何人侵犯他们的权益。
小花找到了二婶,试图与她沟通:“二婶,我们一直尊敬您,为什么您要这样对我们?我们父母留下的钱,是给我们生活的保障,您不能就这样拿走。”
二婶却冷笑道:“你们这两个小东西,懂什么?这笔钱本就应该是我家的,你们能活着就不错了,还敢跟我谈条件?”
小强也忍不住插嘴:“我们虽然没有父母,但我们也不是任人欺负的。我们会做工,能养活自己,不需要你们的钱。”
就在小花和小强与二婶争论不休的时候,大队长和政委赶到了。他们听说了二婶的要求,立刻表示了反对。
大队长严肃地说:“小花和小强是烈士的子女,他们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你们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
政委也表态:“我们已经调查过,小花和小强的抚恤金使用得当,没有任何问题。你们的要求,我们无法答应。”
二婶见状,开始撒泼打滚,声称要去公社告状。小花和小强无奈,只能寻求法律的帮助。
他们来到了公安局,办理人员听了他们的遭遇,立刻表示会尽快处理。办理人员的态度认真负责,他们知道小花和小强的情况特殊,所以特事特办,效率非常高。
就在事情即将得到解决的时候,一队军人突然来到了村里,他们是来探望小花和小强的。原来,部队听说了他们的遭遇,特意派人前来了解情况。
军人的到来,让二婶和所谓的爷爷奶奶慌了神。他们没想到小花和小强在部队中也有人在关心,这让他们的小算盘落空。
部队的领导了解了情况后,对二婶和所谓的爷爷奶奶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警告他们不要再骚扰小花和小强。
在部队的支持下,公安局很快做出了处理决定,驳回了二婶和所谓的爷爷奶奶的无理要求,并警告他们不得再侵犯小花和小强的合法权益。
小花和小强终于可以安心了。他们感谢部队和公安局的帮助,也感谢大队长和政委的关心。他们知道,只要有正义在,他们就能继续坚强地生活下去。
在部队离开的时候,小花和小强眼含泪水,向他们敬礼。他们知道,父母的在天之灵,也会为他们的坚强和勇敢感到骄傲。
经历了那些风波之后,小花和小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们白天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晚上则埋头于书本,努力学习知识。
小花在21世纪的生活经历给了她独特的视角和文采。她开始将这些经历和感悟写成文章,投稿给了华夏日报。她的文字充满了力量和情感,很快就引起了编辑的注意。
华夏日报的编辑被小花的故事深深打动,他们认为小花的文章不仅文采飞扬,而且充满了正能量,是对那个时代青少年的一种鼓舞。于是,他们决定发表小花的文章,并且还特地写了一封表扬信,寄到了小花所在村的村委会。
当大队长收到华夏日报的表扬信时,他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他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政委和其他村干部,大家纷纷表示要为小花和小强举办一个表彰会,鼓励村里的其他孩子们向他们学习。
大队长在表彰会上说:“小花和小强是我们村的骄傲,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政委也发表了讲话:“小花的文章不仅展现了她的才华,也展现了我们村的精神风貌。我们要保护好这样的优秀青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表扬信和表彰会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包括二婶和所谓的爷爷奶奶。他们得知小花和小强不仅没有被他们的阴谋打倒,反而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二婶悔恨不已,她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和短视。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过错,并且在村民面前公开向小花和小强道歉:“我以前对你们姐弟俩不好,是我不对。看到你们现在这么有出息,我真的很后悔。”
所谓的爷爷奶奶也感到羞愧,他们没想到小花和小强能够在逆境中成长得如此坚强。他们开始主动帮助小花和小强,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弥补过去的错误。
小花和小强看到二婶和所谓的爷爷奶奶的改变,虽然心中仍有芥蒂,但他们选择了原谅。小花知道,恨只会让自己更累,而原谅则是给自己和他人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