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罗棣的第一反应是警惕。
小兵面露喜色,拱拱手,禀告道:“是那位名叫楚青山的读书人,他三岁便可作诗,五岁便可诵经,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远近闻名呐!”
田威听了楚青山的名字,亦是惊喜万分,眼睛一下子睁大了。
“楚青山?真的是他?听说他智勇双全,能够解答世间所有难题,宛如文曲星降世!”
“燕王殿下,想必是您近日名声大噪,楚青山听闻后前来投奔……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殿下,这就是您要找的谋士的最好人选!”
楚青山是谁?
罗棣满脸茫然。
原身只在乎吃喝玩乐、骄奢淫逸,对人才丝毫不关心,自然没听过楚青山的名字,罗棣在脑瓜子里搜寻遍了,也没想起和此人有关的信息。
看眼前两人兴致勃勃的样子,想必有很大可能是个人才。
不过,古人口中的人才,和他想要的谋士并不能相提并论。
他要的,可不是那种只会背书的书呆子,而是能够洞察事物本质、灵活应变、辅佐他成就一番大业的真正的聪明人。
将信将疑之下,罗棣挑了挑眉头:“是吗?带上来给本王瞧瞧。”
“是!”
不多时,一名穿着白衫、仙风道骨的男子款款走入大殿之中,对着罗棣毕恭毕敬的行了礼。
虽然是一介平民,但走入宫殿之中时,男子神情不卑不亢,举手投足平静有度,浑身散发的气场的确不是成人才能比拟。
“草民楚青山参见燕王殿下!”
“免礼。”
罗棣打量着面前的白衣男子,也不跟他废话,开门见山道:“听说你是远近皆知的读书人,才华横溢,千年难得一见,如今来到燕王殿,是来投奔本王的?”
“是。”楚青山拱拱手,声音低沉沉稳,“草民从小便立志报效家国,为天下百姓请命,如今听说燕王乃是一代贤王,故特来投奔。”
男子冷哼一声,眼睛里酝酿着些许怀疑神色,警惕的望着他。
“既然你如此有才,又想要为民请命,为何不通过科举考个状元探花,当个高官,既能实现愿望,还能家财万贯,何不妙哉?”
言下之意,如果真如楚青山所自称那般,他早就是当朝高官了,怎么可能还是个只穿得起素衣的平民百姓?
自相矛盾,不对劲。
楚青山似乎早已猜到罗棣会如此想,只是微微一笑,解释:
“很简单,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草民虽然有报国之心,但朝廷所作所为实在让人心寒,我若去了,恐怕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群顽固不化的老东西置百姓性命于不顾,束手无策。”
“如果大势无法改变,草民便只有通过远离庙堂反抗暴政,另一方面也能眼不见为净,此生逍遥于山水之间即可。”
“但燕王殿下,您率领军队打败匈奴、护一方百姓平安之事让草民重新燃起了希望。”
这话绝对不是楚青山在拍罗棣马屁。
从他早年所做的诗里便可看出对入朝为官的渴望、以及对朝廷腐败的憎恶与无可奈何。
这话让罗棣有些动摇。
京都朝廷有多腐败,他身为皇子,虽然被流放到了边疆,但多多少少也会听到些消息。
的确不忍直视。
如果楚青山所说为真,是因为官场腐朽才拒绝入朝,那么,他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
才不才华的放到一边暂且不谈,此人对京都皇帝、王爷不满,却偏偏对他一个私生子赞赏有加,若以后双方发生冲突,楚青山便能像田威一样坚定地站在他的阵营,不必担心他被对方收买反戈一击。
沉默片刻,罗棣继续开口。
“那本王问你几个问题。”
“如今镇远城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数量都在下降,若不干预,人口将会大大流失。对此,楚公子可有什么高见?”
这是镇远城近年来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
本以为多多少少会难到楚青山,没想到楚青山只是沉思了三五秒,便给出了他的答复。
“回燕王殿下,物资不足,气候恶劣是一方面。”
“但真正的症结在于,民众卫生意识不高,不懂得如何照顾新生儿,才导致新生儿夭折现象普遍发生,新增人口率年年下降。”
“只要倡导宣传婴儿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便可有效改善。”
这话一针见血,直直说到了罗棣心坎里。
刚刚穿越来时,罗棣便发现此地居民生活习惯草率不堪。
成年人倒无所谓,孩子不一样。
尤其是刚出生的婴儿幼儿,免疫力弱,若不细心照顾,很快便会产生疾病。
“不错,那你再说说,本王想要发展势力,第一步首先要做什么?”
“回燕王殿下,草民私以为,燕王殿下和其他几个王爷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地势。”
楚青山面不改色,对答如流。
“您地处边塞,若能再御敌或攻城方面有所建树,为大齐保卫边界甚至开疆扩土,解决朝廷十余年来的心头大患,皇上想必会愈发看好殿下,大肆奖赏,升官加爵。”
“而与此同时,殿下手中也积累了兵权和左右干将,若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恐怕连皇上都要忌惮,更别提那几个王爷了。”
“只有手中掌握实权,才能不被其他王爷踩在脚下。”
这些话,换做其他人,绝对不敢随随便便说出口。
古代讲究的就是一个君臣之礼,三纲五常。
如此大逆不道,但凡碰到一个上纲上线的皇子,都是掉脑袋的大罪。
楚青山能够光明正大的在罗棣面前说出来,足以证明其观念并不被世俗规矩所裹挟,也算是交给罗棣的投名状。
“好好好,本王也是这样想的。”
罗棣摸着下巴,心中对面前白衣男子的看法逐渐改变。
看得出来,他不是腐儒,而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家伙。
“正好本王近日也打算招揽谋士,负责后勤和管理民生事宜,本王才好腾出精力来带兵作战,拿下北疆地区的中间平原。”
“即日起,本王任命你为主簿,为本王分忧解难!”
交给楚青山,他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