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水师舰队,出现在闽江水面。
早已经得到消息的众人,已经在船政码头等待。
“老郭,快看,那就是咱们自己的铁甲舰!定北、定南、平北,哦,后侧那一艘和平北舰差不多的,应该就是俘虏回来的倭国扶桑舰了!”
56岁的丁日昌,感觉自从上次教案事件来到福建,见到宝岛花莲如火如荼的建设,再见到自己的铁甲舰舰队,特别是将一直觊觎宝岛的倭国,打的落花流水。
曾经因为官场倾轧和宝岛瘴气侵蚀而阴郁的情绪,早已经一扫而空,整个人好像都年轻了好多。
而他身边站着的,是一个看起来比他还要年长几岁的人。虽然一身便服,但是身上从容的气度显示着他的不凡。
此人正是清国第一任驻英公使,郭嵩焘。
“老丁,没想到,我们还真能看到自己的铁甲舰!你看那军舰上炮击和灼烧的地方,那都是我水师官兵英勇作战的痕迹啊。”
和丁日昌一样,郭嵩焘满脸的感慨与振奋的神色。
“哈哈哈,老郭,你还别说,楚辰这小子确实有两下子。你来到这里,算是来对了!”
郭嵩焘望着丁日昌,望着眼前的福建水师舰队,最近所遭受的一切,仿佛都烟消云散了。
回顾自己的一生,郭嵩焘感慨万分。
他曾在浙江见识过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列强的坚船利炮。
他曾助力曾国藩创办湘军,平定太平天国。
他曾得咸丰赏识在帝都整顿吏治,主张重用汉人。
他曾协助僧格林沁帮办军务,却因文气太足、查处贪污而遭受排挤被降级使用。
他曾在一片谩骂声中,代表清国赴英为“马嘉理案”而道歉。
他也曾担任驻英公使,广学欧洲工业革命和政治体制,撰写《使西纪程》,想要让清国人开眼看世界、设立领事馆、禁绝鸦片、发展商业,却被国内顽固派攻击谩骂。
今年他在国内一片谩骂声中黯然回国,回到家乡湖南却遭到冷眼、攻讦,顿感“忍苦耐劳,终成一梦”。
在对世界的认知,对工业发展的渴望,对腐朽制度的剖析方面,郭嵩焘已经做到了清国封建官僚能够做到的极致,可是终究还是逃不出这个牢笼。
本想做个普通的教书匠了却此生,可是却接到在英国有过深厚情谊的严宗光的书信,说是水师提督楚辰点名邀请他。
本以为楚辰也和清廷大部分官员一样,是一个活在“天朝上国”美梦中不可自拔的人物。
可是来到福建之后的一切,让他内心熄灭的火焰,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工厂,冒着浓烟的巨大烟囱,将倭国打的落花流水的福建水师……
好一番自强自立的新景象!
……
军舰缓缓靠岸,自强军开始登岸,军舰也依次进入刚修建好的巨大船坞进行修理。
最先下船的一群士兵,神情肃穆,手里捧着一个个木质小盒,小心翼翼的模样,仿佛在捧着最珍贵的珍宝一样。
这些都是在作战中英勇牺牲的将士,楚辰跟在这支队伍之后,缓缓下船。
众人望着缓缓走下定北舰的楚辰,还有那在码头上纪律严明、整齐列队的自强军,特别是对于战死将士的重视行为,心中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一支军队,怎么可能不打胜仗?
“送……兄弟们……回家!”
楚辰一声高喊,让队伍附近本来嘈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下去。
最前面的队伍,手捧木盒,迈着缓缓的步伐,向船政局内专门腾出来的厂房走去。
这些牺牲的将士,将会等待家人的认领,而后,葬在鼓山上专门设置的英雄陵园中。
送走了队伍,楚辰才有空和前来迎接他的人员碰面。
福州、宝岛方面,无论是衙门官员,自强军将领,还是重点企业的商人,都在楚辰提前派回来的人员的通知下,聚集到了福州。
当然,得知楚辰已经正式出任福建巡抚后,福建巡抚衙门、福建各个知府也都一同前来,想要先在楚辰面前露露面。
望着眼前一幅幅熟悉的面孔,离开福州数月之久的楚辰,仿佛有种回家的感觉。
“翁同知,你通知一下,所有人不用在这里等着了,先回到住所,我们接下来几天会进行一系列的会议。”
“遵命。”
大胜而归的楚辰,现在在福建和宝岛的声望已经达到了巅峰,没有人敢反抗楚辰的命令。
除了和楚辰最亲近的人留下以外,众人逐渐散去。
人群中,楚辰望着两个年龄较长的老人,快步走了过去。
“丁大人,这码头上风大人杂,你怎么也过来了。”
看到楚辰这副样子,丁日昌面露笑容,眼神中满是欣慰。
“哈哈哈,楚辰,我们水师的铁甲舰载誉而归,我肯定要来看啊,你忘了,铁甲舰比我的命都重要。”
丁日昌满脸灿烂的笑容,和楚辰开着玩笑。
然后拉住郭嵩焘的手,向楚辰介绍着:“不止我来了,这位曾经的驻英公使也来了。”
哦?
楚辰面露惊喜之色。
郭嵩焘果然来了!
“丁大人,郭大人,你们这一个巡抚、一个公使,让我感觉万分的荣幸啊,两位一同相迎,今天我的待遇可是不下于总督了。”
楚辰的玩笑,让郭嵩焘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
他可知道自己现在在国内的处境,所有的官员对自己都是避之不及,生怕和自己沾边,会一同被谩骂和攻击。
即使是曾经赏识过自己的李鸿章,也不敢在朝廷发声支持自己。
可是看楚辰的样子,竟然没有一点介意?
“楚大人,我郭嵩焘现在可是戴罪之身,来到福建,怕是会给大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啊。”
郭嵩焘的话说出口之后,眼神便紧紧盯着楚辰。
他虽然处境艰难,虽然被攻讦谩骂,但是他体内的傲骨仍在,只要楚辰和其他官员一样,畏手畏脚,不敢做事,他也不会有任何勉强!
楚辰望了望丁日昌,又看向郭嵩焘。
望着郭嵩焘期待、犹豫、又有些小心翼翼的眼神,楚辰竟然莫名有些感慨,也有些心疼。
曾经一身傲骨、书生意气,敢和官僚集团斗争,敢和僧格林沁掰腕子,甚至敢和左宗棠有冲突的人,却因为想要清国自强、改制而落到如此境地。
楚辰用力握住郭嵩焘的手,眼神坚定而自信。
“郭大人,只要你不嫌弃我这里庙小,那就让我们一起,将福建和宝岛搞出个样子,让这天底下所有人看看,谁才是对的!”
一时间,郭嵩焘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