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着实未料到,他们拥有奇药的消息,到底没能隐瞒住,不过短短几天,这消息竟如同插上了翅膀,传得如此迅速而广泛。
父亲虽自幼便对习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他并没有习武的天赋。
尽管他也曾坚持煅炼了一段时日,但即便如此,他的身手也只是比那些平日里只知埋头苦读的文人稍强了那么一丁点儿,始终无法达到他心中所期盼的高度。
站在那些日夜苦练、武艺高强的练武之人面前,父亲的身手实在是相形见绌,根本不够看,更别提与那些名震江湖的武功高手相提并论了。
如今,这奇药的消息一传开,父亲就好似突然间怀抱着一大块金光闪闪的金子,瞬间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而周围,则是一大群目光贪婪、虎视眈眈的人。
相信,在这繁华喧嚣的尘世之中,无论是明里还是暗里,觊觎这奇药、妄图将其据为己有的人,定然不在少数。
黛玉越想,心中那股焦急,便如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急得她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能立刻插上翅膀,化作一道流星,瞬间就飞回到父亲的身边,守护他的安危。
黛玉识海中的几个小不点,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那难以言喻的焦急心情,它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嬉闹,相互对视一眼,眼神中同样闪烁着忧心。
刚刚,黛玉与唐鹤、清虚真人的那番对话,她们几个小不点在识海中听得一清二楚,每一个字都敲打在她们心上。
故而,黛玉的焦急,她们感同身受。
风灵一向机智灵活,此时在识海里与黛玉传音道:“主人,我知晓你此刻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回京。请让我助你一臂之力吧!我有着穿梭云霄的能力,定能助你快速回京,守护老爷”
黛玉闻言一怔,心中恍然,她几乎忘了,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她并非孤军奋战,还有几个忠诚可靠的小帮手呢。
眼下情况紧急,容不得半点迟疑,黛玉也不再推辞,直接在心里干脆地应了声:“好!风灵,我们一同速速回京!”
下一刻,风灵从她识海中轻盈地飞出,宛如一抹灵巧的幽光,悄无声息地跃上了黛玉略显瘦削的肩头。
紧接着,只见那小不点依旧保持着八风不动的模样,未见其有任何动作,可其身后却猛然间升腾起一股奇异的气流。
气流婉转流动,像是春日里轻拂过面颊的微风,带着几分柔意;又似乎与平常的风截然不同,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力量。
这股风只吹在黛玉身后,像是被诡异地限定了范围,距她两米远的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其树叶竟没有丝毫晃动,好似这风与它们无关,被一种莫名的力量隔绝在外。
然而,身处这奇异气流中心位置的黛玉,却感觉一切都不一样了。
她敏锐地察觉到,这股风虽未惊扰外界一物,却在她周身织起了一层淡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风幕。
身旁的树木如同被加速了一般,飞快地向后掠去,黛玉几乎无法看清两旁的景物,它们就像是一幅幅快速翻动的画卷,转瞬即逝,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化为一串串模糊的影子。
马儿虽然依旧稳健地踏在官道的尘土上,每一步都格外坚实有力,但黛玉却仿佛脱离了尘世的束缚,有了一种腾云驾雾、穿梭于云端之上的奇妙感觉。
四周的风景在她眼中变得既遥远又虚幻,唯有身下马儿,以及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让她感受到一丝真实。
枣红马的速度,较之先前,已然快了数倍不止,如同离弦的箭,迅猛地划破官道上的宁静。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黛玉骑在马上,却并未感受到多少颠簸。
就好似这匹马儿,突然间拥有了神奇的魔力,能将奔腾的狂野与乘坐的平稳完美融合,让她与小宇轩在疾驰中仍能保持着一份难得的舒适。
没看小宇轩,那圆溜溜的眼珠子都已开始灵活地转动,小脑袋兴奋地四处张望起来,对周遭的一切充满了他这年龄段该有的好奇。
官道之上,行人稀疏,偶有几位路人慢悠悠地走过。
当黛玉骑着枣红马疾驰而过时,只见那些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目瞪口呆地望着那快速远去的奔马,口中不由自主地惊呼出声:“好惊人的速度,那马儿怕不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吧?”
“不知道,马匹和马上的人都看不清,只听得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待我们循声望去,马儿已如同一阵狂风般,卷着尘土与疾风,眨眼间便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如此惊人的速度,一定是日行千里的宝马……”
黛玉耳尖,不止听到了路人的惊呼,还敏锐地捕捉到了怀里小宇轩肚子“咕噜噜”的细微声响。
她低头望向小宇轩那张稚嫩的脸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惜。
这时,她才恍然发觉,自己也已是饥肠辘辘了。
黛玉四处张望,目光所及之处,左前方隐约可见一片小树林,虽不算广阔无垠,但枝叶茂密,绿意盎然。
她仔细打量了四周,发现这附近并无其他更好的歇脚之处。
心中有了决断,她没再迟疑,轻轻提了提缰绳,枣红马会意,逐渐放缓了奔腾的步伐。
黛玉轻拍马背,指引着它奔入那片小树林,找寻了一处静谧之地,以便稍作歇息。
黛玉将马拴在了一棵粗壮挺拔的树下,这棵树不仅枝干坚实,而且周围密布着鲜嫩的青草,郁郁葱葱,估摸着足够枣红马饱餐一顿了。
她之所以选择此地,还因为这树林中格外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更添了几分清幽与宁静,实在是歇脚的不二之选。
黛玉从玉葫芦中取出一个木桶,在桶中倾注了半桶早就储存在玉葫芦中的水,置于马头之前,供那枣红马解渴。
之后转身,黛玉轻轻地抱起小宇轩,身形轻盈如燕,飞身掠上了树梢,寻得一根相对粗壮的枝丫,稳稳地坐了上去,将小家伙紧紧地抱在怀中。
小家伙先前在姐姐忙碌时,一直表现得乖乖的,安安静静不添乱。
这会儿见姐姐还用一只手搂着他坐,他立时来了精神,小脸上写满了抗议:“姐姐,我自己坐,我已经长大了,我自己能行。”
边说边挣扎着,他两只小手紧紧抓着树干,小脚丫也蹬着树枝,往前奋力爬了两步,终于脱离了姐姐的怀抱,稳稳地坐在了树枝上,小脸上一脸得意。
黛玉着实没想到小家伙的胆子竟这般大,这树枝离地面足有十多米高,风一吹过,还微微有些摇晃,可小家伙却像是浑然不觉一般,脸上没有半点害怕的神色,反而满脸兴奋地四处找鸟窝。
黛玉看在眼里,尽管心中仍是有些不放心,生怕他有个闪失,但见他如此兴致满满,到底还是忍住了没再去拘着他。
只是,她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过小宇轩。
看他耷拉着两条小短腿,一晃一晃地坐在树枝上,好奇地四处张望的样子,明亮的眼眸里,不见半点怕掉下去的胆怯害怕。
见到这般勇敢无畏的小宇轩,黛玉心中还是很欣慰的。
她心中存了事,片刻也不敢耽搁,直接从玉葫芦中取出一笼小笼包。
小笼包在她识海之中已借火灵之力加热,黛玉拿出来时还冒着热气,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小宇轩十分乖巧,知道姐姐心中焦虑,懂事地也不吵闹,默默地跟着姐姐,小手抓起热腾腾的包子,大口大口地往小嘴里塞,吃得津津有味。
为防接下来路途上小宇轩生病或是困倦,黛玉特地准备了经过木灵精心稀释的药泉水,这水不仅清澈甘甜,还能提神醒脑,增强体质。
很快,姐弟俩都吃饱喝足,脸上的疲惫逐渐消散,精神也随之恢复。
黛玉刚欲抱着小宇轩下去继续赶路,却眼尖地发现不远处有三个人影,行踪诡秘,正鬼鬼祟祟地向他们停在树下的枣红马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