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的餐桌上多了一盘猪肉炒酸菜,酸菜是沈老太太做的。
顾氏喜酸,所以最近饭桌上常有酸菜。
一盘酸菜炖粉条一盘凉拌野菜,野菜少油少盐挺健康就是味道发涩。
年一过沈家吃食又恢复了往常,不过因为顾氏怀孕每天的饭菜多了油星,偶尔还会有几片肉。
一日三餐都在前院吃,沈玉姝一看没什么荤腥就觉得不行。
有时会拉上沈安信出去一趟带些新鲜肉回来,米面油更是没断过。
“爹我看地里解冻差不多了,咱家今年又多了两亩荒地,赶上春耕得早点干。”
吃过饭,沈安仁说起田里的事。
“行,早些干多干两天,别把人累坏了。”
沈老爷子沉声道,等入了秋家里便要多添两张嘴,是得早点。
“爹,我明天上午要去镇上办点事。”
说完了田里的事,沈安信插嘴把自己的安排说了。
沈老爷子看了他一眼点头,小儿子脑子灵活时不时便会去镇上打工,这次也以为镇上有活干也没多想。
去年冬天那场大雪把竹圈糟蹋的不成样子。
虽然过年的时候简单收拾了一下可开春了养猪还是得再添一层草帘。
沈老太太唠叨着顺便把鸡窝也整整,到时多抓几只鸡回来,养肥了能赶上顾氏做月子。
稻草帘根根分明有些扎手,沈玉姝看沈玉兰手指翻飞,再看自己,啥啥不是,半个时辰编了有....
她拿手量了量至多两尺,暗骂一声,丢人。
沈玉兰瞟见她的动作,注意到她手上剌了不少红印子。
抿了抿嘴说道:“玉姝,你去给大家烧口水喝吧。”
“大姐....”沈玉姝摸了摸鼻子,虚笑道。
沈玉兰看着她编的帘子摇头,“去吧,往常你少做农活,做不来也正常。”
沈玉姝嬉笑着扔了手里的残次品起身去厨房烧水了。
沈老太太瞅了一眼没说什么,她还记得年前老头子说的话。
二丫头以后只怕是个有本事的,就算为了儿孙也不能再像往常一样。
对于二房这个女儿,要说多不待见倒也没有,只是庄户人家把女儿养的有些娇贵。
农家娶媳妇首要看的就是能干,养的娇娇弱弱怕以后不好寻婆家。
天快黑的时候猪圈和鸡窝才修整好,沈老太太背着手悠悠的出了家门。
她要找老姐妹约时间去隔壁村捉猪崽。
“娘,我回来了。”
沈宁嘉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找顾氏。
“回来啦,今日在学堂如何,夫子讲的可都听懂了?”
顾氏听见院外的脚步声,提早倒好了温水等人进来。
“嗯嗯,夫子讲的我都懂了,娘今日身体怎么样?他们有没有闹你?”
沈宁嘉热切的看着顾氏的肚子。
那模样恨不得顾氏肚子里的孩子立马出生,好叫他也尝尝当哥哥的滋味。
顾氏笑着摇头,拿起做了一半的衣裳继续。
最近她忙着给家里人做夏衣,越往后越肚子越大,怕是没空动针线。
“娘怎么又做针线,阿姐看到了又要说你。”
沈宁嘉皱眉看向她怀里快要完工的衣裳。
“娘看着时辰呢,你阿姐这会儿去了田里还没回来呢。”
沈宁嘉知道他说了也没用,只能多嘱咐两句。
“那娘少做会儿,别被阿姐逮到,我先去做课业了。”
顾氏没想到儿子现在也这么念叨,遂摆手赶人,“快去吧!!!”
.......
“宁嘉,你睡了吗?”沈玉姝给顾氏送完宵夜,顺道敲响了隔壁的房门。
“阿姐,进来吧。”沈宁嘉搁了笔朝外应道。
沈玉姝推门而入,看了眼桌上摊开的书本,轻声问,“宁嘉,你二哥是不是带着滚灯去学堂了?”
沈宁嘉抬头,瞪大双眼,“阿姐,你怎么知道?”
“我今天看到隔壁王叔在砍竹子,什么时候开始的,你二哥敢在学堂卖灯?。”
“就这两天的事,二哥他在学堂外卖的,而且这次他卖小的二十五文,大的三十五文。”
“这臭小子,脑子转的还挺快,你去把他叫来。”
沈宁嘉瞟了她一眼,神色有些一言难尽,“阿姐,你该不是又要和他分钱吧。”
“不会的,快去吧。”沈玉姝无奈笑道,上回那钱她可是悄悄还给何氏了。
沈宁言路上磨磨蹭蹭的走的很慢,显然不想见到沈玉姝。
他一把拉住前头摇摆的袖子,语气里满满的怀疑.
“宁嘉,你说二姐怎么知道的,是不是你告诉她的?”
沈宁嘉抓着他的手加快脚步,“你磨蹭有什么用,阿姐说她看到王叔砍竹子了。”
沈宁言啊了一声,没想到是因为这个露馅的。
再磨蹭也就几步路的事,不情不愿的进了房,恹恹的喊了一声,“二姐。”
沈玉姝在书房等了好一会儿人才来。
看他臊眉耷眼的样子,噗嗤一笑,“怎么,怕我分你的钱啊,还瞒着我,卖出去多少个了?”
“还没卖呢,只说好先交五文的定钱,剩下的等过几天做好了一起给。”
沈玉姝心里松了口气,还来得及,抬眼仔细看他。
一个十来岁的农家小子见识有限,是怎么想出先交定金的法子的?
“这法子是你自己想的?”
沈宁言愣了愣,点头。
“怎么想到的?”
他没想到沈玉姝会问这个,“我看镇上那些买东西多的都是这么干的。
再说我每天要去学堂,没时间做这个。
剩下刚子一个人干做的慢万一别人不要了怎么办,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我就让他们先交钱,说好就算不要灯了这钱也不退,省的刚子白忙活。”
沈玉姝定定的望着他,“宁言,你觉得这个灯好做吗?”
沈宁言点点头,“熟练了做起来很快。”
“那你要是你卖给镇上的人,有心人回家拆开看,你这灯笼还能卖出去嘛。”
“啊,那怎么办啊?”沈宁言没想过这个事,当下便急了。
他还想着靠这个再赚一笔呢。
“很简单,趁着还没人发现制作灯笼的法子,找个铺子把它卖了。
厉害的匠人多看看就知道其中的猫腻了。
眼下村里可是不少小孩子都有这个,万一有人知道了做法,可就便宜了别人喽。”
说到最后拖长了尾音,看着沈宁言的脸色一变再变。
沈宁言听得眼睛一亮,随即想到什么,为难道:“那之前说好的怎么办?”
“之前说好的按时交货,一共说出去多少个。”
“五十二个。”沈宁言展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