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这条坑洼的泥路,董远方一行人,走进那座小学的院子,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影师紧紧跟随,镜头捕捉着眼前的一切。
映入眼帘的,是那破破烂烂的围墙,砖块参差不齐,感觉随时都会坍塌。
本该是校门的地方,没有任何遮挡。
操场是泥地,上面铺着薄薄一层细沙,还有水渍溅出,人走在上面,鞋底立刻沾上更多泥点。
此时,一群学生正在上体育课,他们穿着简陋,有些孩子的衣服上甚至打着补丁。
贫苦的日子,没有遮住他们脸上洋溢的纯真笑容,在这简陋的操场上,奔跑嬉戏。
操场后面,那栋两层的教学楼,外表破烂不堪,墙壁上雨水冲刷的痕迹,纵横交错,格外显眼。
董远方抬头望去,就在这略显破败的楼顶,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在旗杆上迎风招展。
董远方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凝重与关切。
他缓缓转头,看向身旁的教育局局长杨雪华,问道:“杨局长,咱们县还有多少这样的学校?”
杨雪华的神色有些尴尬,低下头,小声说道:“董书记,这样条件的学校,在咱们县每个乡镇都有好几所。”
副县长张杯斌走上前,无奈地说:“这些年,我们也一直想改善学校的条件,可资金一直短缺,很多工作都推进不下去。”
见董远方脸色阴沉,他满脸愧疚,补充道:
“是我们工作没做好,基础教育投入做的不扎实。”
宣传部副部长、日报社党组书记龚颖则若有所思,示意摄影师,把眼前的画面都拍上。
董远方的目光再次回到那飘扬的五星红旗上,沉默片刻后,没有再说什么。
“外边这样,里面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秘书长靳修远这样说,其实也是不太想让董远方再进去。
董远方没有回复,继续往前走,众人跟着,穿过操场,走向教学楼。
很多学生和老师看到这么多人过来,一脸茫然。
估计有人通知了校长,有个身材清瘦、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你好,你是这里的负责人?”
董远方看到中年人,礼貌地问道。
“我是这个牛家湾小学的校长孔繁心,你们是?”
孔繁心也是第一次看到这阵仗,一群人后面跟着摄影师。
“我们是县委的,这是咱们新任县委书记董远方。”
秘书长靳修远介绍起来。
多少年了,这个小学连个副乡长都没来过,怎么今天道口县一把手没打招呼的过来了。
“您好,您好,董书记”
孔繁心紧张的打招呼,双手在大腿上擦拭了一下,伸出手。
董远方伸过手,紧紧的握了一下。
“孔校长,你那年人?”
孔繁心一愣,书记怎么问自己年龄,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回答道:
“我65年生。”
董远方听罢,也是惊愕,沧桑的面容,怎么看都不像三十多岁。
董远方,走进教学楼的走廊里,脚步不自觉地停驻在一间教室的窗外。
向教室里看了一眼,郎朗的读书声戛然而止,学生们瞪着大眼朝窗外走去。
明亮的眼神,让董远方不禁想起几年前那个希望工程的海报,也是一双对知识渴望的眼神。
教室里,桌椅破旧不堪,漆面斑驳脱落,椅面上布满了划痕和缺口,有些地方甚至用粗糙的绳子勉强捆绑着。
黑板高高挂在前方,坑坑洼洼的表面,字迹在上面显得模糊不清,很难想象老师们,在这样的黑板上书写,是怎样的艰难?
教室的地面也是未经处理的泥地,可能是因为近日雨水较多,学生们走过泥泞的道路后,将泥块带进了教室,此刻,地面上到处都是泥渍。
讲台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正站在那里。
他身形消瘦,身上的穿着朴素陈旧。
察觉到学生们停下朗读,看着窗外,他停下了手中的授课,目光透过那副略显陈旧的眼镜,淡淡地看了眼窗外的董远方一行人。
他见怪不怪,拿起黑板擦,轻轻地敲了敲讲桌,发出 “砰砰” 的声响。
原本好奇地望向窗外的同学们,听到这熟悉的信号,齐刷刷地转过头,端正一下坐姿,继续大声朗读起来。
稚嫩的童声,充满了朝气与活力,郎朗的读书声,又在这破旧的教室里回荡。
董远方想起了二十多年前,自己上小学时候的情景,也是这样的教室,这样的黑板和桌椅。
但是,那是二十年前,经济发展了这么多年,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怎么还是这样?
此时,董远方再次想起周研书记和他一起去临隆渠的情景。
他深吸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在道口县干多久,一定要为这些孩子们,改变眼前的这一切。
“走吧,我们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说罢,董远方转过身,走出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