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莉感激的对老爷子说:“叔叔,我可不可以休一周,我到小姐家周末几乎都还没休过假”。
老爷子笑了笑,点点头说:“去吧,好好的陪孩子和老人家\",说完,接过巧莉手上的行李箱就走了。
老爷子清楚,如果巧莉把行李箱带走了,再要回来就难了,以小莉的人品和经验找个更好的家庭也是分分钟的事,他必须想办法帮女儿和优优留住这个得力的助手。
巧莉坐地铁来到妈妈家,刚好妈妈和小宇正在吃饭,小宇看到妈妈可高兴了,他很少在周末以外的日子见到妈妈。
晚上吃完饭,巧莉带小宇去楼下的小公园散步,晚上给他冲凉,讲故事,小宇真的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他不知道妈妈为什么回来陪自己,但是他喜欢待在妈妈身边,喜欢被妈妈抱着、搂着。
巧莉觉得很亏欠小宇,明明在同一个城市,自己却不能正常的陪伴小宇,对于小宇来说,妈妈更是一种称呼,而不是可以随时撒娇、任性、贴贴的人。
即便周末跟优优一起户外,小宇也很懂事的顾及优优的感受,从来不会粘着妈妈。小宇越懂事,巧莉越愧疚。
妈妈问巧莉是不是工作上遇上难事了?巧莉说就是觉得累了,想休息一下。妈妈没有在追问下去,只是安安静静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巧莉特别感激妈妈,虽然这个从农村出来没有什么文化的女人,在经济上在事业上给不了自己任何帮助,但是她清楚这么多年,不管是结婚还是离婚,或是帮她带孩子,妈妈从来没有过抱怨和指责过,总是心疼的默默支持着她
看到过刘先生家的鸡飞狗跳,看到了陈小姐家两代人的隔阂,巧莉觉得自己也挺幸福的,一家人相亲相爱,即便目前经济上不是很好。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祸福旦夕,万事古难全,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每个人在看不到的地方都有缺憾。
这天夜里,巧莉睡得特别的香,虽然早上五六点钟,城中村一群讨生活的人就已经开始奔波在路上,街道吵闹而繁杂,巧莉却一觉睡到7点10分。
小宇看见妈妈醒来了,便跑过去跟她说:“妈妈,今天你能送我去上学吗?\",巧莉赶紧起来洗漱换衣服,牵着小宇就下楼了。
虽然去学校的路没有小区里平坦干净,路上的人和车也行色匆匆,但是这里比小区更有烟火气。
小宇牵着妈妈又蹦又跳,像只快乐的小鸟,碰到同学和老师还骄傲的介绍,“这是我的妈妈\"。
巧莉很享受这种快乐,她甚至想是不是该换一份工作,可以经常接送小宇上下学,不错过孩子的童年,珍惜母慈子孝的生活。
巧莉送完小宇送顺道买菜回来,正碰上妈妈,带饭去出租房打扫卫生,巧莉一直不知道妈妈每天早上是带饭去工作。
巧莉接过妈妈.的背包,打算跟妈妈一起去,看看她的工作环境。
出租房离她们的住处大约两个公交站的距离,妈妈说如果下雨的话,就坐公交车,如果不下雨的话就走路去。其中四栋房子是挨着的,另外两栋需要再走十几分钟路程才能到。
巧莉原本以为只是扫一扫走廊和楼梯,没想到还要拖地,擦窗户和楼梯,楼顶上还有晒台,经常有租户扔的垃圾,所以隔三差五的还要把这些垃圾从楼顶背下来。
两个人忙了一上午,总算把这四栋搞干净了,妈妈让巧莉回去吃饭,剩下的那两栋不大,她自己去就行了。
妈妈带了饭,巧莉给自己叫了一个面,吃完之后又赶向下一站。巧莉觉得应该给妈妈买一辆电动车,这样就不会在路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搞完卫生,巧莉跟妈妈说,接上小宇一起到外面去吃吧。妈妈从来不是一个扫兴的人,对于儿女的建议基本上的支持。
晚上躺在床上,巧莉的腰隐隐约约的有些痛,妈妈每天一个人打扫六栋楼,还要带娃,巧莉觉得妈妈挺不容易的,永远对自己和弟弟都是报喜不报忧,却不知一个人咽下了多少苦和累。
第.二天,巧莉没有跟妈妈一起出发,而是先去买了一辆电瓶车,然后做好饭给妈妈送去。
下午她骑着电瓶车带着妈妈,想起了以前在老家,妈妈也是这样,用电瓶车带着她和弟弟往返于农村与县城之间。
时间过得真快啊,她都已经当妈妈了,她突然间觉得很失败,同学的妈妈都已经坐上小汽车了,自己妈妈还只能坐在电瓶车上笑。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同学跟自己的距离就是飞鸟与鱼的距离。
这天晚上,巧莉正准备上.床睡觉,余师傅打电话叫她下来,他在楼下的公交站等她。
巧莉很奇怪,余师傅为什么这个时间找她?也许他还不知道陈小姐叫她下户的事。
可是这个时间段,两个单身的中年男女去干嘛呢?虽然巧莉从心底里面感谢余师傅,也希望有机会报答他,但是她不希望有不清不白的事发生。
巧莉正在犹豫怎么拒绝回复他,这时余师傅的电话又打过来了,催她赶紧下去。巧丽想了想,换了套运动服下去。
余师傅的车打着双闪,见到巧莉出来便按了喇叭,巧莉上车刚系好安全带,余师傅没说话启动车就走了。
一路上两个人都没说话,余师傅把车开到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门口停下跟她说下车吧。
从外表看,这是一栋很普通的房子,分辨不出是用来做什么,余师傅按密.码打开门,巧丽迟疑了一下,还是跟着进去。
走过一个带长廊的院子进入到大厅,大厅里有山有水,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茶几沙发和吧台。
见有人进来,吧台里的人走过来,笑容可掬的用白话对余师傅说“洪哥,来了,6号包厢\"
余师傅回头看了一眼巧莉,点点头说跟我来,看来来这之前余师傅安排好了。
巧莉有些忐忑的跟着余师傅走进六号包厢,里面是个不大不小的房间,装饰得古色古香,雕栏玉砌,里面有红木沙发,泡茶的茶桌、麻将桌和一个小方桌。
余师傅在小方桌坐下,不一会儿,服.务.员端来一个煲汤的纱锅和三四个小菜,服.务.员总要给他们盛汤,余师傅挥挥手让他们出去。
巧莉一下子就放松了,坐下来开玩笑的问余师傅是请自己吃宵夜增肥吗?余师傅边盛汤边问她“这个假休得怎样?”
巧莉很惊奇地问余师傅:“你怎么知道我在休假?”
余师傅放下手中的勺子,很认真地看着巧莉说:“我不但知道你在休假,我还知道你为什么能够两次巧遇刘老爷子一家”。
“是什么原因呢?”巧莉一下子收住了笑容急切的问。
余师傅低着头默默的喝了几口汤说:“想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