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地方债专项评审需遵循严格流程,包括项目筛选、申报、初审、复审等。评审要点涵盖前置条件和评分细则,重点评估项目收益覆盖情况、成本合理性及用地手续等。项目需满足公益性、有收益、合规性等要求,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是否纳入发行备选库。
城投地方债专项评审的项目筛选标准主要包括:项目需为公益性且有一定收益,优先支持纳入国家和地方规划的重点项目;项目成熟可行,已取得立项批复且能形成实物工作量;项目收益能覆盖债券本息,通常要求本息覆盖倍数在1.2倍以上。同时,项目不得列入专项债券负面清单。
城投地方债专项评审的项目不一定必须是政府主导的。
造价人员转型参与地方专项债评审工作,可以从以下步骤入手,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并补充必要的新知识:
**一、明确地方专项债评审的核心需求**
地方专项债主要用于政府公益性项目(如基建、民生工程),评审重点关注:
1. **项目合规性**: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区域规划、专项债支持领域(如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等)。
2. **收益自平衡**:项目收益能否覆盖融资本息(需编制《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方案》)。
3. **成本合理性**:工程造价、资金使用计划是否科学,是否存在虚高或漏项。
4. **风险控制**:还款来源可靠性、项目进度风险等。
**造价人优势**:熟悉工程估算、预算编制、成本审核,可精准评估项目投资合理性,发现虚报造价或设计缺陷。
**二、补充专项债评审必备知识**
1. **政策法规**:
- 财政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
- 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最新目录
- 地方财政厅发布的专项债申报指南(如《xx省专项债项目评审细则》)。
2. **财务与融资知识**:
- 学习专项债发行流程、期限结构、利率机制。
- 掌握《项目收益与融资平衡方案》编制方法,熟悉现金流测算、偿债备付率等指标。
3. **项目评估能力**:
- 了解可研报告、财承报告、物有所值评价(VFm)的核心要点。
- 学习政府投资条例、ppp模式与专项债的结合应用
**三、切入评审工作的实操路径**
1. **从造价角度参与项目前期**:
- 在现有工作中主动参与政府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审核,积累项目收益测算经验。
- 协助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明确工程分阶段用款需求,与专项债的“专款专用”要求对接。
2. **加入第三方评审团队**:
- 地方专项债评审常委托咨询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工程咨询公司),可应聘相关岗位。
- 发挥造价技能,重点审核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依据、成本合理性(如材料价格、取费标准)。
3. **考取相关资质**:
- 注册会计师(cpA)、咨询工程师(投资)、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等证书提升竞争力。
- 参与财政部或行业协会的专项债专题培训(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课程)。
**四、关键能力提升方向**
1. **政策敏感度**:
- 跟踪专项债政策动态(如2023年新增“新能源、新基建”领域),避免项目因政策变动被否决。
2. **跨领域协作**:
- 与财务、法律、行业专家配合,综合评估项目风险(如土地权属、环保审批)。
3. **案例复盘**:
- 研究已发行专项债项目的《评审报告》,分析常见问题(如收益测算过于乐观、资本金比例不足)
**五、资源与渠道推荐**
1. **官方文件**:
- 财政部官网“政府债务管理”专栏、地方财政厅专项债专栏。
2. **行业平台**:
- 中国债券信息网、明树数据(专项债项目库)、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中心。
3. **实践机会**:
- 通过行业协会(如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获取评审专家库资格,或参与地方财政局的专项债辅导服务。
**总结**
造价人员转型需以“工程成本管控”为核心抓手,逐步扩展至财务测算、政策合规等维度。初期可通过参与项目申报、加入评审团队积累经验,后期向“技术+财务+政策”复合型评审专家发展。地方专项债涉及政府信用,严谨性和专业性要求极高,需持续学习并保持对政策的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