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的“女秘书”事件之后,冷哲多了一个心眼,不再像是以前一样特立独行,而是努力合群,并在集体活动中,细致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很快,第一个怀疑对象就呼之欲出了。
开发区的第一副主任,张志光。
按理说来,他年龄比自己大,职务比自己靠前,不应该对自己有意见才对啊。
冷哲一直保留着美国的工作习惯,对待工作极为认真负责,若有不同意见,一定会摆在台面上讨论清楚,哪怕是在会议上因不同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他都在所不惜,坚信真理越辩越明。
但是,他的原则就是:事情过了就过了,绝不会放在心上,也不会带到人际关系和生活之中。
所以,他是一个将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的人。
他却忽略了国内的官场,并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不仅有“藏拙”文化,更有“枪打出头鸟”的不良风气。
这段时间,他不仅向市委市政府呈报了几个重量级的调研报告和决策参考,得到了主要领导的表扬,有些建议已经变成了政府工作具体举措和行动。
为这,开发区主任鲁未明没少表扬他,不光是大会小会都要点名听他的意见,甚至,将项目审批这么重要的权力都交给了他。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这自然就会动了一些人的“奶酪”,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对于张志光来说,两种因素兼而有之。
本来,他作为开发区的第一副主任,理应占据权力的主要方面,如今,掂量掂量自己手头分管的工作,竟然不如一个排名最末的副主任,是可忍,孰不可忍。
再次,碰到付良和叶旖旎在楼下说话的那次,正是两人在党组会上进行了一番激烈辩论,最终,领导采用了冷哲的建议,忽略了张志光的感受,这让他一张老脸往哪搁?
这个冷哲,既不尊老,也不变通,非得要在大会上跟自己争个高下,就不能维持表面上的一团和气,不同意见可以私下来找我这个排名第一的副主任交流吗?
张志光也是“穷孩子”出身,走上这个位置,全凭自己的摸爬滚打。跟冷哲这样的“官二代”不同,他更懂得竞争,更善于争抢。
何况,张志光对自己的仕途有着清晰的规划,必须要在50岁之前搞定正处,这才能保证他退休之前拼到副厅的位置。这是他多年前就定下的目标。
这些年来,他一直有条不紊的执行着自己的职业规划,任何干扰因素都会被他毫不留情的踩在脚下。
眼下,冷哲的“腾飞之势”已经对他构成了严重威胁。48岁的张志光,副处已经干满了4年,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所以,他将冷哲作为自己的“假想敌”,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家环保企业的老板赵总,本就是他的“兄弟”。
作为一个没有根基的人,培植一些可以助力自己仕途的“财阀”朋友,这是一些官员有意而为、甚至是蓄意而为建立起的“朋友圈”。赵志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赵总就是这个“朋友圈”的其中之一。
那么,兄弟的企业碰到了困难,他能不帮吗?
所以,当他看见冷哲上了叶旖旎的车,这才发出了那句感叹:原来你好的是这一口!
他好心给朋友出了“美人计”的计谋,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赵总很不上路,竟然像个笨蛋一样,带着美女跑去人家办公室去上演一场好戏,差点弄得惹火烧身。
他恨其不争的骂道:“要是你蠢成这样,以后就没人会帮你了!”
赵总一脸苦相的说:那能怎么办,约他又约不出来。
张志光说:“那你就笨死算了,将来有一天进局子了,别想有人捞你出来。”
这个赵总还傻乎乎的问:“有这么严重吗?你不也是好这一口的人?男人不都一样?”
张志光咬着牙说:“人与人能一样吗?人家老子是谁,我老子是谁?人家是什么文化水平,我是什么文化水平?人家到这儿来,是降维打击,我去够人家,是不自量力,你懂吗?
一连串的反问句,把老板给问懵了。”
顿了一下,张志光又恨恨的说:“对待文化人,你就不能用点文化人的手段和方法吗?”
作为一个投机倒把的经营者,他怎么会懂这些官场道理,他只管谁能帮他拿到地,谁能帮自己赚到钱,谁就是大爷。
眼下,自己的大爷就是张志光,他只管将这个“大腿”抱得更紧一些。
生气归生气,骂人归骂人。
酒过三巡,赵总一个唿哨,门口陆续进来了几个亭亭玉立的妙龄女郎,穿着紫色的高叉旗袍,揭开了今晚张主任的“选妃”大幕。
这是每次私人饭局的“保留节目”,也是张志光愿意交这个“朋友”的关键,原因有二:“会来事”,“口风紧”。
这个张志光并不是省油的灯,既贪财,又好色,既要仕途,也图享受。美其名曰:不要辜负每天升起的太阳!
只是,如此下去,恐怕有一天太阳辜负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