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茉莉出生在一个北方的一个小山村,家有兄弟姐妹四个。
她是老二,上有大哥云富,下有二弟云贵,还有小妹云欢欢。
母亲生了七个孩子,最后只剩下四个,只有小妹是七零后,三个大的都是六零后。
兄妹几人都在村里结婚生子,在九十年代后期陆续进城打工,后来都过的不错。
过的不错是因为云茉莉特别喜欢贴补帮衬娘家,到了中老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做的好事,其实没有一人领情,一有烂摊子也都是找她。
自己的儿子结婚生子她都没有帮到多少,到老的时候丈夫和她离了婚,跟着儿子过去了。
她最后孤独终老,娘家的亲人都靠不住,她大辈子打进去钱和感情收不回来。
最后是郁郁而终。
茉莉还在消化原身的记忆。
现在她还在村里生活,和婆婆是东西院的距离,孩子在婆婆家里。
现在的丈夫已经进城,原身的大哥最先进城,给老板找人干活的,他在这些工人的工资抽成。
云富在城里呆了几年,认识的人多了起来,才找到这么好的活,在亲戚里找了几个力气大能干苦活累活的,村里出来的汉子特别能吃苦。
而且工钱还是干完就结,很多人愿意干。
云富当然要找自己人跟着干,找了自家妹夫还有弟弟出来挣钱。
在父母面前他说是提携自家人。
云父云母年龄大了,就种点自家的地,守在家里。
两个人肯定不够,又找两个同村关系好的,还有两个表弟。
跟着出去挣钱的,都有拿钱回来,云富在村里的声望更是好了一些。
云父云母出去都有人夸赞他家大儿子出息。
让云家父母在村里很是受欢迎。
此时的云茉莉已经三十多岁的人,看着镜子里的人影,暗黄色的皮肤,摸着还有些粗糙,看着自己的双手。
已经有了老茧。
这是一双常年干农活的手。
还没有想其他,从外面跑回来一对小萝卜头。
男孩子领着一个小女孩。
穿的很是朴素,两人的身上还能看到尘土。
“这是去哪儿啦?弄的一身土?”
“我们在西院陪弟弟们玩过家家,造房子了,妈,我们饿了。”
两个孩子的脸色也是土黄色,这是每天在外面乱跑晒的。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每天都要喊你们回来。”
“今天老婶给弟弟们做馅饼,奶奶就撵我们回来了,妈,我也想吃馅饼。”
“啥馅的?”
“好像是肉馅吧?我也不知道。”
妹妹陈瑶瞪大眼睛看着哥哥,老婶也没说是肉馅啊,好像是豆馅的。
然后,大眼睛无辜的看着自家老妈。
“陈俊,你是馋肉了吧,我上哪给你整肉去,想吃烙饼给我烧火去,要不然你就饿着吧。”
茉莉赶紧去找面袋子,活了两碗面,够吃的了。
去小园摘了几个西红柿,打了两个鸡蛋。
西红柿鸡蛋汤就好了,茉莉开始给孩子烙饼。
“妈,今天给我们烙油饼吃啊,太好了,哥,你一边去,我来添柴。”
陈瑶挤开自家哥哥,往燥火里添柴。
“行了,不用填了,你们家吃饭吧,这几个马上就好了。”
因为平时吃油水少,两个孩子特别能吃。
“陈俊,这还有小菜还有葱,可以卷饼吃。”
看着大儿子就那么干吃饼子,茉莉提醒道。
“妈,你酪的油饼太好吃了,我能干吃五张饼。”
“别噎到,喝口汤。”
“没出息,哪辈子没吃过吗?”
陈瑶瞪了哥哥一眼,鄙视你。
“我是好久没吃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妈平时多扣。”
“我不扣能行吗?今天都吃完了,明天不过了?现在挣钱多不容易啊。”
“妈,我奶说我爸跟我大舅进城发财去了,以后家里就有钱了,不用那么节省了,以后你对我们好点。”
陈俊忍不住反驳,他奶告诉他,他爸走了快一个月了,快要寄钱回家了,让他看着点他妈,别有了钱就买东西给姥姥家送去。
他爸挣点钱就应该给他们哥俩花。
“你个小没良心,怎么?对你们不好吗?你们怎么长这么大的。”
茉莉看着这个便宜儿子,现在就有怨气了。
这个儿子才十三岁,小女儿也才十一岁。
“妈,我就是提醒你一下。以后对我们好点,长大了我可能会报答您老的,总比你的侄子们强吧,你对他们好,也是白费的。”
“要你说教我,快吃吧,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吃油饼了,油已经快见底了。”
“妈,你要买东西,你的小闺女为你跑腿。”
陈瑶赶紧提醒她妈。
茉莉看着这个小妮子,小时候很是机灵,怎么大了就那么犟呢?
“谁还不知道你的小心思,不就是要赚差价吗?”
“我那是合理收跑腿费,这是我的劳动所得。哼!不用你。”
什么都干不好,毛手毛脚的,还得是我。
“等有时间了我去乡里买吧,反正要买挺多东西的。”
“妈,小姨结婚带上我们俩呗,我们不要红包,做席吃个饭就行。”
茉莉想起来,她的妹妹云欢欢这个周四结婚,她要去送亲,云母想着不要带孩子了,她还要看顾一下其他人。
有几个流程需要小孩子,就要大哥家的孩子去就行,因为小孩子参与有红包。
如果她带孩子这个红包肯定要分给这两个孩子。
这样就被大哥家的三个孩子都分担了,也好看。
云母也不想外人看了说他们偏心。
小弟家孩子还太小,才会坐着,只能错过。
上一世她说上学不能耽误,让两个孩子正常去上课去了。
后来孩子大了都说很遗憾没有参加小姨的婚礼。
因为他们大了,小姨对他们很好。
云欢欢也不知道云母的安排,新人结婚都听家长的。
“你们是馋了吧,要不我打包点剩菜回来,给你们吃也一样。”
两个孩子明显不高兴的神情,茉莉也心软了,他们这一代的孩子最苦。
茉莉最后还是点点头,答应下来。
“哦!耶!”“耶!”
“我们要去吃席了。”
“还有四天呢,这几天我好好预习,争取不耽误学习。”
这小子还挺自觉的吗?
才上初一,学习肯定比小学的时候吃力。
后来,两个孩子学习都下降了,都没有上大学,那是两口子把孩子扔在农村以后的事情了。
既然她来了,当然要看住孩子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