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人不断变换方式攻击,无非就是想消耗麒麟二师。
西洋人把明人学的通透,攻击中也是虚虚实实。
白天的攻击中,有时攻击异常猛烈,有时则是雷声大雨点小。
至于晚上的攻击,先是每个晚上都会攻击,后来改为不定时的突袭。
这样的攻击,千年前的三国时期,就已经是玩剩下的。
面对西洋人的车轮战,不停地骚扰,麒麟二师也轮流应战。一个旅负责白天,一个旅负责晚上,防守的滴水不漏。
在这期间,王成也主动发起攻击。对于阴谋诡计,明人是他们的祖宗。
文莱没有大船,小船还是多不胜数。
每到晚上,就将小船装满炸药,将小船划入海里,阻挡西洋人的运兵船。
只要和运兵船相撞,船上的水手,就会点燃引线,然后跳入海里。
一旦运兵船被撞,轻的失去动力,无法继续前行。
损毁严重的运兵船,就有沉没的风险。大多土着兵,只有跳海逃生。黑夜,也是土着兵的催命符……
接连吃了几个暗亏,西洋人也放弃了夜里的突袭。
西洋人在黑夜没有动作,不代表王成没有想法。
王成在一万渤泥兵里,挑选敢死之士。直接划着小船,向着联合舰队摸去。
只要靠近战船,就会发动突袭。有的开始凿船底,有的则是扔出抓钩,登上舰船近身作战……
一夜之间,联合舰队有两艘战船被毁,四艘战船上的人员伤亡较大,退出战斗序列。
西洋人不备,吃了个大亏,也不敢酣然入睡。到了晚上就派出土着兵,在外围划着小船执勤。
西洋人有了准备,王成也改变了策略。
又在每个小船里,放上一门火炮。
每到夜晚都会向,西洋人发起攻击。每放上一炮,就划着小船换一个地方。
黑夜,就是西洋人就是还击,也找不到目标。只有点燃火炮,盲目的乱轰。轰了大半夜,才发现小船根本没有还击。
一旦西洋人停止还击,渤泥兵就划着小船,继续过来骚扰……
轰隆的火炮声,虽对西洋人的伤害不大,让西洋人不得安宁。
一夜的反复,接连几夜又是如此。
西洋人也试图,派出土着兵阻止,只是收效甚微。
在茫茫大海,把土着兵丢在黑夜里。一带土着兵脱离视线,哪里会去巡逻,只希望尽快天亮。
有的土着兵一合计,则是划着小船,逃离这片是非之地……
被王成选中的渤泥兵,与西洋人裹挟土着兵不同,这些渤泥兵都是自愿的。
渤泥兵自幼生活的海边,大多都精通水性。对于晚上水面作战,也发挥了奇兵的效果。
洋人不把土着兵当人,渤泥兵也是看在眼里。要是让洋人控制渤泥,他们也会沦为土着兵的下场。
反观王成,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出动渤泥兵。
渤泥兵不懂什么大义,但也不是傻子。就是没有王成的挑选,渤泥兵也会主动请战。
被西洋人裹挟的土着兵,本就对洋人没有好感。
加之洋人的虐待,不反洋人就是良民了,哪还会去拼命。
最后无奈,洋人也只得在白天攻击,到了晚上再退走。使得王成摸不准,西洋人的方位,夜战才转而停止。
洋人不计土着兵的伤亡,不断消耗麒麟二师的火器弹药,洋人的阳谋也极为成功。
火炮发射的弹丸,在文莱城外就可以制作,只是质量差一点而已。
火炮发射的弹丸,在文莱城外就可以制作,只是质量差一点而已。制作火药的原材料,一时间也难以弄到。
接连月余的时间,虽然杀了不少土着兵,火药也几乎没有了。
之所以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是准备给海军师的物资。
麒麟二师的防御,已经开始肉搏战了。
洋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再次发动大规模的登陆战。
与此同时,在文莱十里外的浅滩,大量的洋人开始登陆。
海岸线被洋人控制,可以选择任意地方登陆,都比文莱城外的浅滩合适。
洋人大规模的从文莱边登陆,这也只是佯攻部队,要吸引王成的注意力。
从另一海岸边登陆的洋人,才是这次攻击的主力。
洋人自以为做的高明,在王成眼里极为幼稚。佯攻部队一眼看的清楚,更是暴露出声东击西的意图。
在洋人刚登浅滩的时候,就被王成派出的哨兵发现,几只信鸽也飞入文莱城。
收到消息的王成,也知道登陆的洋人,就想围歼城外的兵丁。王成也不再犹豫,直接让兵丁撤到城里……
王成的快速反应,让洋人的计划落空。
两路兵马合兵一处,对文莱城进行包围。转而又从舰船上搬来火炮,开始炮击文莱城。
城内几乎没有火药,也无法进行反击,任由炮弹砸在城墙上,飞入城内的院落里……
只是一天的时间,城墙就坍塌一大片。
麒麟兵丁冒着炮火,开始抢修倒塌的城墙,渤泥兵丁也自主加入其中。
又是两天时间,城墙已经堵无可堵。一里长的城墙,有一个百米豁口。
在洋人的指挥下,数千土着兵向着豁口杀来……
砰砰……
待土着兵距离城墙,几十步的时候。
二十多门虎蹲炮,来了一轮齐射。土着兵倒了大片,没死的土着兵,躺在地上不断哀嚎。
砰砰……
还不等土着兵反应,第二组虎蹲炮,又来了一轮齐射。这次土着兵反应过来了,开始不管不顾的退走。
洋人本就让土着兵吸引火力,土着兵却不争气的退走。洋人直接拿起火铳,射杀退回的土着兵。
土着兵是退也不是进也不是,楞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要用子母炮轰上几炮,数千土着兵一定会溃逃。
可惜城内火药缺乏,子母炮也成了摆设。
就是虎蹲炮,分配的火药,也只能发射三次。也只有火铳兵手里,才有点火药。
刘芳亮也只有放弃,主动出击的想法……
只要拿下文莱城,胜利就向洋人倾斜,洋人也不再躲在后面。
再次组织数千土着兵在前,千余洋人兵丁在后督战,向着豁口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