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等以河曲为基,开启大业。我王嘉胤自立为王,乃顺应天命之举。”
王嘉胤身着一袭黑袍,身姿挺拔,昂首而立,其声音沉稳而有力,仿若洪钟大吕,回荡在庭院之中,令在场众人皆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威严与决心。
“王自用,你智谋过人,犹如那诸葛再世,我封你为左丞相兼军师,望你能为我出谋划策,定夺军机。你之智慧,乃我义军之瑰宝,日后诸多军政要事,皆需仰仗你之高见。”王嘉胤目光诚挚地看向王自用。
王自用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其动作干脆利落,尽显军人风范。
抬起头时,眼神中满是炽热的忠诚:“臣定当竭尽所能,以毕生所学,不负大王所托。哪怕肝脑涂地,亦要为大王成就霸业铺就坦途。”
“白玉柱,你才情出众,深谙谋略,我封你为右丞相。你之谋略与王自用相得益彰,你二人共辅朝政,犹如双璧辉映,为我义军规划长远之路。于这乱世之中,需你等为我剖析局势,制定良策,引领义军走向光明。”
白玉柱微微欠身,衣袂随风轻动,他恭敬地回应道:“多谢大王信任,臣必鞠躬尽瘁。愿将心血倾洒,为大王之宏图伟业添砖加瓦,使我义军威名远扬,令那昏庸朝廷闻风丧胆。”
随后,王嘉胤又将目光投向一位身材魁梧、战功赫赫的将领。只见那将领虎背熊腰,站在那里犹如一座巍峨小山,散发着浓烈的杀伐之气。
“陈猛,你作战勇猛无畏,冲锋陷阵犹如猛虎,我封你为虎威将军,统领我军精锐,征战四方。往昔之战绩,众人有目共睹,你于沙场上的赫赫威名,便是我军士气之柱石。”
陈猛闻听此言,满脸兴奋,那粗犷的面容因激动而涨得通红。
他大声应道:“末将遵命!承蒙大王厚爱,赐予如此重任。末将这条性命,早已献给大王,定当为大王效死疆场!刀山火海,亦绝不退缩半步,必以敌军之血,铸就我义军之荣耀!”
接着,王嘉胤又依次分封了其他将领。每一位将领在受封之时,皆神情庄重,感恩戴德,誓言效忠。
在政权初立之后,王嘉胤开始着手治理河曲城。
白玉柱进言:“大王,当务之急乃是安抚百姓,使其归心。可开仓放粮,救济贫苦,同时整军经武,招募新兵,扩充我军实力。”
王嘉胤点头称是:“此计甚善。”
于是,义军在城中张榜告示,开仓放粮之事轰动全城。百姓们纷纷前来领取粮食,对义军感恩戴德。
许多年轻人看到义军的作为,主动报名参军,义军队伍迅速壮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嘉胤以河曲城为中心,向黄河两岸拓展势力。他派出多支小队,四处出击。
一支小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靠近一座官兵驻守的小镇。“兄弟们,此次行动务必隐秘迅速,抢夺粮食后即刻撤离。”队长低声叮嘱道。
他们趁着夜色翻墙而入,与官兵展开了短暂而激烈的战斗,成功夺取了粮食,满载而归。
另一支小队则在黄河岸边设伏,准备袭击过往的官府船只。
当一艘装满物资的大船缓缓驶来时,义军们突然杀出,经过一番激战,成功截获了船只。
崇祯 4 年,明朝廷调集延绥东路总兵尤世禄、副总兵曹文昭,山西总兵魏云申三路大军,气势汹汹地向河曲城进剿。
王嘉胤得到消息后,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王自用率先发言:“大王,敌军来势汹汹,兵力众多。我军若坚守河曲,恐难抵挡。
不如暂避锋芒,撤离河曲,再寻战机。”白玉柱也点头道:“左丞相所言极是。我军可先退往他处,利用地形与敌军周旋,保存实力。”
王嘉胤沉思片刻,最终下定决心:“好,就依此计。我军今夜便悄悄撤离。”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王嘉胤率领义军悄然离开了河曲城,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三路官兵赶到河曲城时,却发现城中空无一人,扑了个空。尤世禄皱着眉头:“这王嘉胤果然狡猾,看来我们还得继续追击。”
王嘉胤的义军如鬼魅般出现在晋东南之泽州(今晋城)潞州(今长治市)之间,活跃在阳城南山一带。
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地势极为险要。王嘉胤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与官兵展开了游击战。
曹文昭率领官兵紧追不舍,但在这复杂的山地环境中,官兵们常常迷失方向,不时遭遇义军的突袭。
一次,官兵们在山谷中行军时,突然两侧山坡上喊杀声四起,义军们如潮水般冲下,箭如雨下,官兵顿时陷入混乱。曹文昭见状,心中焦急万分。
就在此时,曹文昭的部下张立位向他献上一计。原来,张立位与王嘉胤有着特殊的渊源。
王嘉胤在攻下皇甫川时,曾娶张立位的姐姐为妻。张立位向曹文昭表示:“将军,我愿率部诈降王嘉胤,取得他的信任后,作为内应,助将军将其擒获。”
曹文昭听后,心中大喜:“若能如此,你便是大功一件。”张立位遂率部佯装投降王嘉胤。
王嘉胤见张立位前来投降,心中并未起疑。他热情地接待了张立位:“贤弟,你能弃暗投明,实乃我军之幸。今后你我便是兄弟,共同为推翻明朝而努力。”
张立位连忙道:“多谢大王收留,我定当效犬马之劳。”
此后,张立位在义军中表现得极为积极,时常向王嘉胤献计献策,王嘉胤对他也越发信任,委以重任。
而张立位则暗中与曹文昭保持联系,将义军中的一举一动都详细报告给曹文昭。
在张立位的“协助”下,王嘉胤在晋东南的活动看似顺利,实则危机四伏。
他依旧在谋划着更大的发展,准备与官兵进行长期的对抗。然而,他却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张致命的大网正在悄然向他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