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这突然的一跪,属实是让在场的其他总兵们措手不及。
蒋韬、钟春华等人满脸诧异,他们记得,在之前的会议上,萧军还口若悬河、大放厥词,怎么下跪的比俺们还快啊?
那些原本与萧军达成默契,甚至信誓旦旦要一同赴汤蹈火的人,更是一脸茫然,怎么个情况?你这浓眉大眼的小子竟然率先叛变了?
但众人皆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反应极快,几乎在瞬间,他们便也,纷纷 “扑通” 跪地,高声呼喊:“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舟望着这一幕,脸上浮现出一抹玩味的笑容,他的目光捕捉到一个有趣的细节,以萧军为首的几位总兵,头顶上的颜色由橙色急转成蓝,然后又转变为绿色。
好快的翻脸。
沈舟暗自摇头:“都起来......呃不,众卿平身吧......”
总兵们纷纷起身,钟春华第一时间上前询问:“陛下,这二位是.?”
“哦,这两位是朕从土里挖出来,从今日起,他们便是我朝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与诸位同朝为官,共保社稷。”沈舟随意解释道。
虽然之前沈舟还觉得自称‘朕’很别扭,但是面对众臣朝拜的这一刻,他下意识地就来了范儿。
唉,没办法,看来他果然是天生当皇帝的料啊......
土里挖出来的......从土里还能挖出来两尊宗师?
众总兵虽然不解,但也没敢细问。
沈舟将目光又投向带头下跪的萧军,脸上带着几分调侃,笑道:“你莫非就是传说中的魏骏杰?”
“啊?不是啊,微臣名叫萧军,是熙宁省的总兵!” 萧军一脸茫然,急忙自报家门,心中暗自揣测陛下这话的深意,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和这些不懂梗的古代人聊天真是惆怅......沈舟微微摇头,随即一挥手:“好,进去说吧。”
萧军连忙跟着招呼:“快快快,陛下让咱们都进去!”
片刻之后,南镇抚司大厅内,沈舟高坐主位,各省总兵左右侍立,身姿笔挺。
林烈、高尚、莫天行三位宗师,则是静立在沈舟身后。
这是沈舟荣登皇位后,首次召集炎国一众高层议事。
“都坐吧。” 沈舟神色温和地开口。
“陛下,这不合规矩。” 林烈反应极快,率先出列:“上朝之时,哪有陛下与微臣同坐之理?”
其余总兵纷纷点头附和。
“尽是些繁文缛节。” 沈舟手肘支着下巴,轻轻嘟囔了一句。
他本就不是拘于小节之人,也懒得多费口舌争论,索性话锋一转,直入主题,“如今天下初定,诸位爱卿不妨各抒己见,共商这治国安邦之策。”
如今贵为天子,沈舟也只能强迫自己说些文绉绉的话。
“陛下,按理来说,是得尽快修缮皇城,选定国号昭告天下,并挑选良辰吉日,举行一场盛大庄重的登基大典,如此,方能正陛下之位,安万民之心。”
姬天奇率先站出来说道。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钟春华紧接着开口:“只是内忧虽已被陛下雷霆手段解决,但外患仍旧严峻。”
“冰原蛮族虎视眈眈,东南诸国也蠢蠢欲动,臣建议,登基诸事不妨一切从简,或者暂且推迟,先集中精力应对外敌,保我炎国百姓太平。”
沈舟这次的篡位行动,可以说是简单粗暴,长驱直入皇城,全程未惊扰百姓分毫。
加之此前他在各地斩妖除魔,护佑苍生,早已在民间积累起极高声望,国内局势一片向好,可国外形势却不容乐观......
“臣也赞同钟总兵所言。” 林烈也神色凝重地开口,他常年镇守边疆,对外部威胁的感受更为深刻。
“微臣却不这么认为!”这次说话的是萧军:“如今陛下神威盖世,又有三位宗师大人辅佐,我国战力放眼天下,亦是顶尖之列!”
“依臣看,就该大张旗鼓操办登基大典,让周边诸国都知晓陛下天威,如此方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反应各异,随后,又有几名总兵陆续发表看法。
沈舟默默听着群臣谏言,察觉到一点,那些长期饱受妖魔侵扰的各省总兵,无一不将抵御外敌视为首要任务,
反之身处和平之地的总兵们,日子过得相对安逸,危机感也没有这般严重。
不同的人生境遇,代表了他们不同的态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
沈舟身后的高尚和莫天行,因为才刚刚出土,对目前的形势根本一无所知,所以只能默默站在一旁,安静聆听。
片刻思索后,沈舟心中已有决断,他抬眸扫过众人,沉稳开口:“好,各位爱卿的意见,朕都已听进心里。”
“不过,朕可是头一回当皇帝,登基大典怎能一切从简?那必然得办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
此言一出,蒋韬、钟春华等人略微拧眉,而萧军则面露喜色。
沈舟接着说道:“大典就定在一个月之后,你们务必精心筹备,还有,将朕的皇城重新修缮,但无需像从前那般庞大,原有面积的三分之一足矣。”
炎国旧皇城比广汉州城还大,太过奢靡浪费,即便他沈舟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也住不了这么大地方。
“另外,传朕旨意,通告全天下,即便是周边诸国也不能落下,派人将消息送到重邀请他们共襄朕的登基大典。”
“周边国家也要邀请?” 林烈满脸惊讶,忍不住出声问道。
周边诸国向来与炎国敌对,如今邀请他们参加登基大典,实在有些难以理解。
“那是自然,参与的人越多越好。” 沈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如此,方能称得上万国来朝,尽显我朝盛世之姿!”
众人对于沈舟的这个决定虽有些不解,但也都没敢反对。
“陛下,那国号您打算定为?” 蒋韬又问。
“国号吗……” 沈舟陷入沉思,上辈子他熟知那些帝王,大多以发家之地、封邑封号为国号。
比如刘邦刘邦受封汉王,国号便为汉,李渊袭爵唐国公,国号便为唐。
还有的就是讲玄学,元朝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皇太极将 “金” 改为 “清”,据说是认为原国号 “金” 会被 明朝“火” 克,改成 “清” 便能借水克火。
按照这个思路的话,他灭掉了炎国,其实也可以叫【清】......
不过这个称号可太丢脸了,沈舟毫不犹豫地将其否决。
“嗯,就叫‘夏’吧。”沈舟最终做出决定。
夏......乃是他上辈子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就以这个字,作为他国家的国号吧,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纪念。
众臣纷纷行礼:“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