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廖校长这话深刻啊……”
现场再次掌声雷动,整个会场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廖正甄感受着的掌声,朝现场观众鞠躬致意。
“诸位,现在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朱允林陛下发表重要讲话”
“大家掌声有请!”
“喔……”
“皇上!!!”
“皇上!”
现场气氛再次沸腾,欢呼声和尖叫声此起彼伏。
朱允林缓缓走上主席台后,轻轻拨动话筒,笑着道:
“老师们,同学们”
“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加长安大学百年校庆”
“朕代表皇室和朝廷,向各位表示真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愿”
“今日,朕有幸站在这长安大学的百年校庆盛会上,心中感慨万千。”
“百年岁月,于国而言,是兴衰交替、风云变幻;于这学府而言,则是知识传承、育人不辍的漫漫征程。”
“朕想起往昔,在那宫廷之中,亦深知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而长安大学,历经百年,培育出无数栋梁之才,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添砖加瓦。”
“你们以知识为笔,以智慧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描绘出壮丽的篇章。”
“百年间,想必学校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守着教育的初心。”
“从最初的创立,到如今的蓬勃发展,这是一代又一代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你们在这里求知、探索,不断突破学术的边界,为科技的进步、文化的繁荣贡献着力量。”
“教育,乃国之大计,教育于国家根基的稳固、未来的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希望长安大学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秉持着优良的传统,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学识、有创新精神的学子。”
“让他们不仅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更能心怀天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而不懈奋斗。”
“愿长安大学的下一个百年,更加辉煌,桃李满天下,成为世界瞩目的学术殿堂!”
“谢谢大家!”
朱允林的讲话落下帷幕,整个长安大学的校庆现场仿若被点燃的炽热熔炉,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
师生们的脸上洋溢着激动与振奋,双目炯炯有神,目光紧紧聚焦在演讲台上,那饱含敬意与热情的眼神,诉说着对这番讲话的深切认同。
他们的手掌用力地相互击打,掌声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连绵不绝。
全体学生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以最挺拔的姿态鼓掌,身体微微前倾,似是想要将内心的热忱,毫无保留地传递出去。
老师们也纷纷面带微笑,不住点头,用掌声表达着对朱允林讲话内容的赞许。
他们的双手因用力鼓掌而微微泛红,但依旧不知疲倦,掌声反而愈发响亮。
现场彩旗在掌声的律动中烈烈作响,校园里的树木枝叶轻轻摇曳。
朱允林微微点头,朝安大师生们示意。
朱允林走下主席台,全体人员起立,待朱允林坐下后,他们才缓缓坐下。
随后,现场大屏幕开始播放海内外知名校友的视频祝福,以及世界各大名校的贺信。
包括安南国会议长,高棉国副首相,蒙国副总统等在职领导人。
高校有哈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牛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夏大学,京都大学,苏离世联邦理工大学,沪城交通大学,龙国人民大学等,都发来了贺信。
播放完毕后,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开始了。
首先登场的是气势恢宏的舞蹈《盛世华章》。
一群身着华丽古装的舞者鱼贯而入,他们的服饰融合了古代不同朝代的特色元素,色彩斑斓且精致考究。
舞者们的动作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轻盈,举手投足间尽显华夏古韵。
就连看惯了前世擦边舞的朱允林,都频频点头。
紧接着,一首悠扬的古筝独奏《高山流水》将现场气氛带入了宁静悠远的意境之中。
演奏者身着淡雅的汉服,端庄地坐在舞台中央,轻抚琴弦。
那婉转的琴音如潺潺溪流,从她的指尖流淌而出,时而清脆悦耳,仿若山间清泉叮咚作响。
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武术表演《武魂》燃爆全场。
表演者们身着简洁利落的练功服,精神抖擞。他们拳脚生风,一招一式尽显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长拳舒展大方,刚健有力;南拳气势磅礴,虎虎生威;太极则行云流水,以柔克刚。
表演中还穿插了各种器械展示,刀光剑影闪烁,枪花舞动如龙,棍影呼呼生风,让台下观众目不暇接,惊叹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最后,大合唱长安大学校歌《长安启航》,为这场文艺汇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舞台上,师生们整齐排列,歌声嘹亮。
“风华山下,皇城湖畔……”
“天恩浩荡,吾辈自强……”
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的歌词,唱出了长安大学师生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
歌声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现场师生也纷纷被这热烈的氛围感染,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鼓掌哼唱,将整个校庆的欢乐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
校庆典礼持续了四个小时后,在一片祥和之中,落下了帷幕。
临别之际,朱允林站在主席台上,与长安大学全体师生,拍了一张大合照。
随后,又与长安大学领导,优秀师生代表,以及参加汇演的学生们,合影留念。
全部活动结束后,朱允林在安大全体师生的目送下,离开大礼堂。
朱允林与师生们依依惜别,频频回头挥手致意。
这让广大师生眼眶泛红,更加衷心的拥护这位年轻的王朝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