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我来交建房申请书,请问排在我前面的人有几个?”
宋宣给苏书记散了两根烟,尽管他不喜欢抽烟,不过这不妨碍他拿烟做人情。
现在香烟是凭烟票计划供应,送男人烟比送糖果更得人心。
苏书记皱着眉头,脸上带着些许不悦,目光触及到香烟时,所有郁气都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小心地伸出手接过来放置在耳朵上,一边耳朵各挂上一根烟,打算一会儿出去巡视大家的干活儿情况。
“我刚才翻看了登记表,上面显示有三户人家准备建房,你排在第四位。虽说你刚刚给了我两根烟,但我事先说好,我不会给你开后门让你插队!”
“前面那几户人家早已经登记在册了,如果我把你安排在他们前头,他们肯定会闹腾起来……”苏书记一脸严肃地说道。
“嗯嗯,我明白的,你就当是我这个做晚辈的一点儿小小心意。 ”
宋宣回头瞄了一眼门外,确认没有人之后,迅速从兜里掏出了一整包烟,再次塞到了苏书记的手中,压低声音恳求道:“书记,我有个事儿想麻烦您一下。”
“您也知道我是第一次处对象,刚跟对象在一起没多久就得分开。我家小莹她是城里来的娇姑娘,以前从来没有干过农活,所以书记您看看,能不能帮忙给她安排一些稍微轻松点儿的活计?”
-
“乡下哪有什么轻松活儿?学校那边工作岗位已经满了,我没那本事给你安排。”
苏书记推过去还给他,一整包香烟虽然对自己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他也不可能为了一包烟就违背当初定下的规矩。
谁处对象还处多次的,这不是耍流氓吗!
哪个知青不是城里人?苏书记都快被他这混球的话给气笑了。
宋宣侃侃而谈,“我也没说让您把她安排到学校,我听说县里开办了流动卫生学校,书记您给个机会让她去试试呗?”
“小莹是高中文凭,读书时期成绩常年排在班级前几,脑子反应快学习能力好,你让她去学习肯定不会浪费学习的机会。”
“这哪里行?要培养也是培养自己人。”
苏书记听到他离谱的建议,摇了摇头,心里有些无语,“就算我答应,社员们也不会答应。”
宋宣没有死心,再接再厉,“书记,你不要有内外之分,知青来到大队就是咱们自己人。再说了,张莹以后肯定是要跟我结婚的,结婚后就是我们山河大队的人。”
“你不要心存顾虑,就算以后政策变了知青可能会回原来的地方去,但是你可以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留下来,为我们大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宋宣:“社员们大聪明没见着小聪明倒是不少,你让他们学习是为了他们好,他们不领情不愿去,还得劳烦您用工分威胁他们才肯上扫盲班。”
“即使他们上扫盲班也不干正事,聊天做衣纳鞋底,除了学习没有什么是他们不做的。”
“你把这种好机会给他们,他们也学不进去。学医跟读书不一样,读不好书只会影响自己,医术不精害人害己。”
苏书记无话可说:“……”
-
宋宣见他开始动摇起来,继续说:“你想想看,咱们大队有几个人有高中文凭?他们没有顺利升学,原因有以下四点:一、孩子家庭贫困无力承担学费,二、孩子不聪明读不进书,三、家长不重视学习不让孩子读书,四、孩子家逢变故无法继续读书。”
“如果你怕知青学会了技能就离开白白浪费了这次机会,你可以让他们学成后给你培养一些人手再放人离开。”
“他们在大队的时候,你们对他们好一些留点香火情,往好处想他们有了更好的前程,以后出息了不也是大队的人脉吗?”
“咱们大队还是有很多人上不起学,有些人舍不得掏钱觉得读书没用,但是如果用工分抵学费,大家是不是接受度会更高一些?”
“大队那些知青虽然支援建设的口号喊得响亮,但是确实没有做出什么值得嘉奖的事情来,然而这却不代表他们真如社员们说的那样无用只会吃白饭,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
“你可以挑几个聪明的知青去学校教书,咱们大队的老师拿十个工分,年底还有些钱票福利。但是知青你给七八个工分就行了,总比他们下地拿五六个工分养不活自己,最后结算还欠生产队的钱强。”
“……”
苏书记沉默下来,开始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虽然宋宣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张莹过得轻松一些,但是他所说的话确实很有道理。
-
宋宣看出他心动了,便说出自己找工作时的艰难,让他重视起孩子们的教育来,“书记,您知道吗?这次出去看病,我其实也去厂里碰过运气,看能不能找个活儿干,结果无一例外全部都拒绝了我。”
“有些介意我是农村人,他们只招城市户口,有些嫌弃我文化水平低,说厂里招工考试的报名资格,最低要求初中文凭。”
“下地有多苦您也知道,我这一代是没办法改变了,总不能让下一代还吃同样的苦吧?”
“我要去城里上班了,以后不说能帮多大的忙,但若是知道哪里有招工消息,给您递个信儿还是没问题的。招工消息有了,结果卡在文凭上那多吃亏呀!”
“我得跟其他干部商量一下,流动卫生学校还没到我们这来。我可以给张知青安排轻松的活儿,但是工分不高,这点你能接受吗?”
苏书记点点头,确实挺亏的,眼睁睁地看着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这么错过,所有人都会悔不当初。
这事稳了,宋宣松了一口气:“能,上班以后我养家,家里不差她那点工分。”
“行,我回头看看哪些轻松活儿有空缺。”
苏书记听到宋宣这话赞赏地点点头,算他有个男人样儿。
好男不吃软饭,哪有人以吃软饭为荣的?以后带坏了大队风气,人人都觉得宋宣这样的日子很好,继而向他学习不奋斗,他们大队就完蛋了。
-
张莹出钱给宋宣建房这件事目前还没人知道,等大家知道的时候宋宣都已经上班了。
以后大家不想努力干活用宋宣举例,他还可以说人家拿工资养家,你不干活儿拿什么养家。
想到这里,苏书记神色凝重道:“宋宣,答应我,不要到处跟人宣扬让女同志顶家里半边天那一套歪理邪说,主席说这话的时候,可不是让四角齐全的好男儿吃软饭。”
“不好意思已经说出去了,我不知道这事儿不能往外讲,您事先也没特别嘱咐我不许说。”
宋宣这么做就是为了断了那些一直把张莹钱包当作他们私人银行的人的念想,当然要宣扬得人尽皆知。
“行了,你赶快走吧,晚了恐怕赶不上车了。”
苏书记脸色顿时黑了下来,瞬间觉得宋宣有些面目可憎了。
他希望宋宣立刻从眼前消失,省得在这里碍眼,以后宋宣还是在县里丢脸吧。
最好忘本称自己是城里人,他们这些老老实实、靠着力气吃饭的农村人,可不会像宋宣那样理直气壮地吃软饭!
宋宣看到苏书记眼中一闪而过的嫌弃,心中暗乐只当自己没有发现。
极品就要有极品的样子,宋宣忍笑开口道:“书记,请给我开一张采购石头的介绍信。”
“我知道你会过来,早就已经开好了。”
苏书记将介绍信递过去。
宋宣想到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拜托他:“书记,麻烦您帮我照看一下张莹,我走了。”
“知道了,走吧走吧。”
等宋宣出去后,苏书记才将那包烟收起来,然后取下烟嗅了嗅,继续放置在耳朵上,准备出去看看大家的劳作情况。
-
大队部外面有很多孩子围绕着吉普车打转,过来看汽车的大人也有不少。
林常衡被热情地孩子们包围了,宋宣出去的时候,看到他在跟几个孩子说军中趣事,气氛十分和谐。
“抱歉,常衡让你久等了。我刚才跟苏书记说了点事,耽搁了一点时间。”宋宣走过去说道。
“没事,你接下来没有别的安排了吧?”林常衡询问道。
宋宣:“嗯,可以出发了。”
“小朋友让一让,叔叔要开车离开了。”
林常衡微笑着对围绕着他的孩子们说道,然后看向不远处的大人,“你们是孩子们的家长吗?麻烦你们带着孩子站远一些。”
“这就来。”
家长们闻言纷纷上前拉走了自己的孩子。
大人虽然对汽车充满好奇,但是不敢随便地触碰车子,生怕自己弄坏了赔不起。
小孩子倒是没有这种顾虑,只要制造出的问题不大,大人一般不会跟孩子计较。
-
车子驶出大队一段距离后,宋宣开始跟林常衡聊天。
聊着聊着,林常衡忽然说道:“宋宣,其实我跟张莹算是亲戚。”
“嗯?你俩见面时,怎么看起来很陌生的样子?”
宋宣惊讶地侧身看向他,没想到两人拐着弯还有这么一层关系。
林常衡笑了笑:“关系有点远,是她外公家那边的远房亲戚。她算是我表妹吧,我们小时候见过面,其实也不太熟悉,她可能已经忘记我了。”
宋宣:“……”不用疑惑,她肯定忘记了。
小莹有原主记忆,若是有印象肯定会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