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秦淮书的话楚易安满意了。
眼里的怒火顷刻变成了温柔,伸手拍了拍秦淮书的肩膀,她的语气带着几分骄傲和鼓励。
“淮书啊,我觉得你指定行。那这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我看好你,你可一定不能让我失望啊。”
秦胜:……
秦淮书:……
秦胜没忍住差点笑出声来,又被他赶忙憋了回去。
就这样还被楚易安瞪了一眼。
秦淮书也没忍住,桌下的手用力在秦胜腿上拧了一下。
秦胜疼的倒吸一口凉气,一巴掌拍开他的手,扭头对他怒目而视。
秦淮书尴尬的收回手,咳了一声,假装没看到秦胜的眼神:“我,我尽力……”
楚易安和秦胜待在一起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叫秦胜小胜子。
即便是开玩笑,也是比较亲密的朋友间的那种玩笑。
但是谁能告诉他,为什么到了他这里楚易安会用这种长辈对待晚辈或者姐姐对待弟弟的语气?
他才是大哥……
哪怕是朋友那样也行啊。
秦淮书无力的看着楚易安,有那么一瞬间真的很想去到楚易安生活的世界看看。
难道她们那个世界的每一个人说话都是这样?
倒反天罡。
没那么熟的时候还好,真拿他当大哥看,不管是说话还是态度都透着客气的疏离。
熟悉之后这人真是没大没小,胆子肥到没边。
秦淮书无力的强调道:“我才是大哥,你……”
楚易安摆了摆手,打断了他:“那不重要,我们继续。”
秦淮书:……
秦胜这次是真忍住笑出了声。
秦淮书从小重规矩,虽然也重视对他和二哥在规矩礼仪上的教导,却并不是一定要他们循规蹈矩。
在这方面可以说给足了他们自由。
只要基础的做到位了就行。
然后便养出了一个吊儿郎当和一个离经叛道的弟弟。
离经叛道的弟弟娶了个也算是规矩人家教导出来的女儿,谁知道都差点踩到他头上去了。
也不知道秦淮书有没有后悔小时候应该对他和二哥严苛一些。
秦胜看着秦淮书那无奈的表情就想笑。
说实话,秦淮书确实是有些后悔的。
但是这后悔并不是因为秦让吊儿郎当,也不是楚易安倒反天罡。
而是离经叛道的秦胜着实背负了太多东西。
若早知有今日,他当初定要压着秦胜好好学习那些东西,也比他走上如今这条路要好。
哪怕做个循规蹈矩的少年,其实也未尝不好。
等秦胜笑够,楚易安才接着往后讲下边的内容。
芈王妃被尊为宣太后后便放开手脚开始处理起国事,很快将魏冉和几个与她有关系的人都找了来。
与他们约法三章,不得与楚国王室来往,不得与秦国为敌,也不得相互徇私枉法。
宣太后出身楚国宗室,魏冉等人与楚国自然也都有关联。
可如今既然来了秦国,还掌握了秦国国政,便自该为秦国着想。
做好手头之事,芈氏一族定当刻进秦国历史。
三日后,在秦国新君即位后的首个大朝会上,嬴稷与宣太后并坐,为此次平息战乱的人论功行赏。
并在朝会上宣布,大争之世,无功便是过。
任职半年没有功劳的人将会被罢黜。
宣太后眼里容不得沙子,她不允许有人在她眼皮子底下混功劳。
说完这话后她便走了,摆明了不给朝臣们说话的机会,也表明了她的决心。
秦胜不禁有些佩服:“就这点她便已经比很多人都要强了。”
比如上头那位。
要知道大顺每年都要拿不少钱来供养那些蛀虫。
但凡上头那位有能力,有雄心,早就该将这些蛀虫一点点清理掉。
真是上位这么多年,一件好事也没做成。
就守着这一亩三分地了。
不,应该说守这一亩三分地都守不明白。
楚易安笑了笑,没附和他的话,而是接着往后说。
宣太后这一政令发布下来后,最先坐不住的人是甘茂。
只是没过几日外头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齐国起兵要灭了宋国。
他索性上书出使齐国,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还带走了一家老小。
宣太后看在眼里,却没阻拦。
甘茂到了齐国,飞快表明了自己是来投奔齐国的想法和决心。
还为孟尝君献上了自己的计谋,与他细说了秦国朝野局势,权力执掌和现如今的困境。
甘茂认为现在正是攻打秦国的好时机。
秦王年幼,太后秉政,外戚当国,这在战国是从未有过的事。
而且现如今正得重用的那几个人都各有各的缺陷,根本不足为虑。
至于让孟尝君忌惮的白起,这人不读兵书,不拜名师,之所以能功成名就全因魏冉举荐。
一个从没打过大仗的人谈何兵才?
你让他冲锋陷阵可以,但你要让他指挥作战,绝对不堪一击。
孟尝君思考后,让甘茂准备三日后面见齐王。
秦胜写字的手都不自觉多了分颤抖,闭了闭眼,睁开后落下了最后几个字。
白起的兵才是没有太过体现,但是楚易安说过,这人被称为杀神,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号。
若非心够狠,杀人够多,也不会封杀神。
这也就是楚易安没有告诉他白起的另一个称号,不然秦胜真要为齐国掬一把同情泪了。
要知道白起另一个赫赫有名的称号,可是人屠。
杀神在很多话本子里都能看到,可人屠,话本子也不见得有人敢写。
不过尽管如此,也够秦胜和秦淮书为齐国默哀了。
白起的才能有多少他们不知道,但是甘茂有多少墨水,他们还是知道的。
孟尝君敢听,也不知齐湣王敢不敢信。
楚易安很快给出了答案,暴虐乖戾的齐湣王敢信。
不只敢,他还敢用甘茂的计谋,就是没打算用甘茂这个人。
一个逃国臣子,即便再有才,他也不会将之放在眼里。
秦胜&秦淮书:……
两人心情都有些复杂,甘茂在秦国其实并没有到走投无路。
只是害怕被罢免,这才来了齐国,想要得到齐王重用,建功立业。
谁知道来了后也是个坑,人家根本不想用他。
即便看得起他的才能,也看不起他这个人。
不过事情的发展跟他们想象中的多少有些不一样。
甘茂没能得用也并不生气,他毕竟是在秦武王身边待过的人,秦武王同样暴虐,还不是被他哄得服服帖帖?
他看得出来齐湣王只是想威慑他。
让他心怀畏惧,既然没有驱逐他的意思,等适当时机有人为他进言,齐王定用他。
甘茂想借自己的灭秦大计在齐国站稳脚跟。
却不知道苏秦的弟弟苏代也在打他的主意。
齐国想灭了宋国,若是能得到秦国的支持,就不怕其他国家在这个档口搞事。
可偏偏齐湣王那个脑子有坑的只接受别人出兵帮他,不接受把宋国打下来后大家一起瓜分宋国的土地。
人家脑子是有坑吗专门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想想都不可能。
这不只能将主意打到甘茂头上?
到底是秦国的重臣,知道秦国不少秘密。
宣太后真不怕他出去后说些对秦不利的话来?
只是苏代高估了甘茂在宣太后那的价值,她要是怕就不会放走甘茂一家老小了。
宣太后没说拒也没说是同意,委婉的寻了个由头把苏代打发了。
说来也是巧,齐国想与秦国结盟,宋国也想啊。
秦宋不搭界,她们两国若能结盟,则天下无敌。
于是也派了使者过来,甚至来得比苏代还早。
只是那人脑子不是很好使的样子,被魏冉一通忽悠,白白将自己的五座城池变成了秦国的驻军地后开开心心的走了。
直呼秦国丞相是个好人,他完成了宋王交代的事。
秦胜&秦淮书:……
好像完成了一点,又好像没完成。
宋国的愿望是与秦国结盟,不是变成秦国的驻军地。
只是到底都有自己的驻军了,秦国也不可能真看着齐国灭了宋国后一家独大,然后甩开秦国独自发展。
秦胜闭了闭眼,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心思单纯的人真只有被人骗得团团转的份儿。
真是又蠢又可怜,被人卖了还得帮着人家数钱,还要对人家感恩戴德。
他不禁看向楚易安,看着她一副悠然自得吃水果的样子,一时之间老怀欣慰。
楚易安扭头就看到了秦胜怪异的眼神,眼睛眯了起来,塞了个果子到秦胜嘴里:“你小子眼神怪怪的,又在瞎想什么?”
秦胜:……
秦胜咳了一声,把水果拿了下来:“没……”
不等他把话说完,秦淮书接了过去:“他在想你没有像书里那些人一样被人骗得团团转,真好啊。”
秦胜:……
楚易安:……
秦胜用力拧了一把秦淮书的大腿,秦淮书好像没感觉,还冲他笑了笑。
秦胜更气了。
楚易安张了张嘴,有心想为自己辩驳几句,可半天愣是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缩了缩脖子,认怂的跳过了这个话题:“咱们继续,继续。”
秦淮书没忍住轻笑一声,难得看楚易安吃瘪,还挺好玩。
宋国使者走了,连个送他的人都没有,苏代觉得秦国肯定没同意与宋国结盟。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齐国灭宋的宏图。
只要秦国不插手,齐国灭宋,他苏代也将功成名就。
于是兴冲冲跑去见了嬴稷,请求结盟。
谁知秦国突然翻脸。
宋国已经是我秦国的驻军属国,你们要灭宋国,过了我秦国大军这关再说。
秦胜和秦淮书:……
就知道会这样。
现实世界也没有这个世界这么尔虞我诈的。
不对,这本来就是一个真实世界的缩影。
苏代在秦国不只是没能促成秦齐同盟,还被羞辱了一顿,愤然离开咸阳,一回去就向齐王举荐重用甘茂。
于是甘茂被拜为上大夫,在众人因为灭宋之事吵的不可开交之时,他突然提出再次合纵抗秦。
楚易安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秦国好像犯了天条一样,动不动就要被合纵讨伐。
所有人都知道合纵队伍脆弱得跟纸糊的一样,却总有人想促成合纵。
偏偏甘茂的意见很快被采纳,齐王将几个重臣都给打发去各国游说,让他们促成合纵。
谁知这么仓促定下来的事竟还真让他们给办成了,而且仅用了一个夏天。
这次出兵的人数不仅比上一次多,还更为精锐,武器什么的也更为精良。
六十万大军压顶函谷关,遍野旌旗,层层叠嶂。
这次连秦淮书都已经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想当初苏秦费了多大的功夫才促成了合纵,如今几个人这么轻易就促成了,除了有人开创了先河外,跟局势变化也有很大关系。
只是这次不知秦国是要硬拼,还是如上一次一样游说分化各国。
张仪用过一次的计谋,再用怕是没那么容易成功。
楚易安却没有再接着往后说,而是看着兄弟俩问道:“你们说六国这次为什么这么干脆?”
要知道上一次苏秦可是磨了好久。
秦胜和秦淮书对视一眼,秦淮书眼睛弯了弯:“小胜子,小安子这是要考你啊。”
秦胜被调侃习惯了,停下了笔,略一思索,这个问题其实也并不难答。
“就像甘茂说的,秦国新君年幼,外戚当政,除此之外,甘茂出走,老臣凋零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秦国现如今的将领,魏冉,白起,他们或许很厉害。”
“但是名号到底远不如上一任将军司马错来得响亮,六国不知他二人的厉害,低估他们也有可能。”
“司马错退出,张仪退隐,名将名相双双出走,即便有新锐大军也不足为虑。”
“对于六国来说,这可能还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时候的白起还没有磨练出杀神的尖锐锋芒,对于六国来说,不过是个再寻常不过的将领罢了。
秦胜接着道:“六国此次合纵抗秦,就算不能灭了秦国,若能将她打残,对六国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楚易安一脸欣慰的看着秦胜,眼泪汪汪:“我家小胜子就是优秀啊,通过书里这么浅薄的描写还能看得这么透彻。”
秦胜:……
秦淮书没忍住笑了一声,跟着调侃道:“对啊,我家小胜子从小就这么优秀。”
秦胜:……
秦胜翻了个白眼:“你俩真的够了。”
楚易安咳了一声收了笑:“夸你呢,真的。”
她跳过这个话题,继续说书。
六国大军压境的消息传到咸阳,几乎是顷刻便引起了恐慌。
六国商人们争相收拾东西准备逃离,老秦人们纷纷组建队伍扛着农具要与联军拼命。
宣太后柔和又不失刚强的一系列政策飞快下发下去,行之有效的制止了这种从各地升起来的暴动。
不止如此,在秦昭王担心白起过于年轻不能领兵,怕落败时,宣太后更是力挺白起。
她告诉嬴稷,每一场战争都有风险,并不是必须有必胜的把握才能出兵。
若说之前在书里并没有如何描写宣太后的智慧,到这里几乎是将她的智慧和胆魄尽情的展现了出来。
这不只是一个有头脑的女人,她清楚的知道秦国要面临什么。
在嬴稷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她敢站出来担风险拍板做决定,重用白起这个年轻的将领。
刚做下决定还没下命令,白起就被人从外头抬了进来,简直吓得几个人心都差点跳了出来。
生怕白起有个好歹。
好在白起只是出去探查军情过于劳累,很快便醒了过来。
与众人一番商议后,宣太后将自己的马给了白起,送他回蓝田大营。
白起飞身坐上那匹红马,火速出宫。
六国联兵攻秦,大部队都来了,齐王却悄悄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宋国去了。
甘茂给他提供了新的思路。
攻打宋国怕其他国家趁势攻打齐国,也怕秦国从中作梗。
那你们打起来,我不就能安心灭宋了吗?
我简直太聪明了。
秦胜:……
秦淮书:……
兄弟俩几乎是同时闭了闭眼,所以他把局势搞成这样,就是为了灭掉宋国?
难怪对齐王来说这一仗输赢无所谓,他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秦国。
能灭了秦国最好,灭不了也无所谓,啃下宋国他就赢了。
只是这样一来,驻守在函谷关外的六国联军,要乱了。
谁能看着宋国这块肥肉被齐国独吞?
这时候攻打宋国,齐王真不怕联军回过头来攻打齐国吗?
收到消息的孟尝君面色惨白,当即决定违反王令,领兵撤出。
齐国大军趁着夜色悄悄撤了,孟尝君留下断后,却又听到秦军袭击三晋的消息,喜得差点跳起来。
魏赵韩三国与秦国纠缠,根本顾不上齐国,他怎么能不开心?
于是立马率人支援三晋,只是一出去就遇上了白起亲自带领的几万人马,三国军队被杀得血流成河,他又带着齐军溜了。
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欺负白起人手,不能歼灭齐军主力。
天光大亮,函谷关外早已没了联兵。
要么死在秦军利刃之下,要么早已逃之夭夭。
一场灭国大战被白起利用智慧和勇猛化解了去。
这一战不仅守卫了秦国,打出了大将白起的赫赫威名,更是开启了他正式走向神坛的传奇人生。
只是这一战也彻底把山东六国打成了一锅粥。
战争一结束各家纷纷派人来齐国要求瓜分宋国土地,否则他们将举兵攻齐。
明明是联兵讨秦,你卖了我们去打宋国,置我们于不顾,让我们二十四万大军全军覆没,怎能让人不生气?
但齐王嚣张得很。
非但把那些特使全给打了出去,还放言我在这等着,你来打我呀。
旬日快马急报:赵魏韩楚联兵四十万,要攻打齐国。
秦胜:……
秦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