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周林没课,他就堂而皇之的坐在办公桌前看信。
他先拆开了第一封。
里面的内容分成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大伯母很喜欢周林送的大米跟白面,还让他在这里一定要好好的,成了家就是大人了,让他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行,不用惦记他们。
另外一部分就是核心内容了。
周大伯写这封信的目的,除了报平安外,主要就是为了讲述给陈思安姐妹送信的事情。
他们回到沪市后,第二天周大伯就通过陈家姐妹提供的电话号码跟两个陈爸爸电话联系了。
不过陈思安的爸爸出差在外地,暂时回不来,还好陈思乐的爸爸表明,侄女的信件可以一起给他,他帮忙转交。
于是,周大伯跟他约好,礼拜天上门去送信。
到了那一天,周大伯准备出发去陈家。
不料,堂哥周雷死乞白赖的也要跟着去,周大伯被缠得没办法,只得带上了这个拖油瓶。
他们也没空手上门,顺便从带回去的土特产中挑拣了一些带上。
东西不多,只是表明个态度,那就是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事情到人家家里,空手上门肯定是不可以的。
正好他们刚从农村回去,带点农村的土特产刚刚好。
只是父子俩都没想到,陈思乐的爸妈对他们会这么热情,简直让他们有些受宠若惊。
一进门,陈思乐的妈妈就忙前忙后,给他们端茶倒水,摆小点心,还摆果盘,热情得不行。
她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打听女儿在乡下的情况,在听到周大伯说两个姑娘一切都好,邻居们对她们也很照应之后,她才抹着眼睛说道,
“这孩子,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年纪又小,思安就更不用说了,胆子还没我们家思乐大,这两个丫头在外面,我真的很担心。
可我们家老陈,他非说孩子也需要锻炼,还不让我去乡下看她们,说去了反而不好……”
而陈爸爸则是很亲切地问候了两人,还关心了一下他们是做什么的,在哪个单位。
当他知道周大伯刚刚完成三线的工作回沪时,还比了个大拇指道,
“我们国家就是需要多一些像周同志你这样有奉献精神的同志,因为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老百姓才能有更安稳的日子。”
然后还拍拍周雷的肩膀,“小伙子也不错,不管是在哪行哪业,都是在为咱们国家做贡献,都是有用的人!”
“很平易近人的一个人,一点架子都没有。”
这是周大伯信中对陈思乐爸爸的评价。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见面还是很愉快的,至少周大伯这一方是这么觉得的。
周雷可以说是如愿以偿,因为他成功地跟九棉的领导搭上话了,距离给他老婆调动工作又近了一步。
信看完了,周林也乐了。
真没想到,他这个堂哥会这么有意思,上辈子他怎么就没发现呢?
他笑着摇摇头,接着拆开了第二封信。
他也很好奇,大伯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着写了两封信过来。
打开一看,他就更乐了。
他这个堂哥,可真是个人才!
这才多少天啊,竟然真让他找着机会把堂嫂的工作问题给解决了,可真有他的。
不过据周大伯信中所写,这是堂嫂的运道来了,也是那夫妻俩会钻营。
自打知道周雷认识了九棉的副厂长,他老婆孙月红这心里就跟长了草似的。
在第九棉纺厂里,孙月红也有认识的姐妹,她就长了个心眼,让姐妹们帮她注意一下,看最近九棉有没有招工计划,或者是哪个车间特别缺挡车工。
要是有的话,及时通知给她。
真没想到,距离周家父子上陈家门才过了一个多礼拜,九棉的姐妹给孙月红传来消息,说是九棉的新厂房要投入使用了,将会招收一批新工人,熟练工优先。
一听到这个消息,陈月红可就坐不住了。
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于是她就去磨周雷。
周雷没办法,就去磨周大伯。
可周大伯觉得有些不好,这才刚认识人家,就去求人办事,好像特别功利似的。
他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出面不太好,还不如让周雷自己去,年轻人冒失一点没关系,更何况孙月红的困难是确实存在的,而且从六棉调到九棉,平级调动,工种也是一样,不存在谋私利的情况。
于是,他就让周雷自己去。
然后周雷跟孙月红私底下一合计,直接上门找人帮忙确实太冒失,还是得找个借口。
想来想去,周雷就想起来,上回他们送的那些土特产陈副厂长两口子挺喜欢的,要不还是从这上面入手。
陈月红一听,就一拍大腿,这个好办,因为她外婆家就住在松江农村。
于是,她特地回了一趟娘家,说动她妈跟她一起回了趟外婆家,花钱请大家伙儿帮忙凑了些土特产,主要就是土鸡蛋、竹盐风鸡还有农家土糕这些。
然后,周雷就厚着脸皮又上了一趟陈家的门。
具体经过周大伯没有写,反正这事儿啊,愣是让他给办成了,而且还没有破坏自己原先竖立的忠厚工人子弟的形象。
周大伯是如此猜测的。
可能还是因为这事儿对陈思乐她爸来讲,是再小不过的一件事情吧,而孙月红调动工作,并没有侵害任何人的利益,反正对九棉来说是好事,毕竟能多得一个优秀的熟练工。
而对六棉来讲,少一个工人对它并没有什么影响,毕竟六棉的人才济济,本就人满为患了。
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总之事情是真的办成了,周大伯写信过来的时候,孙月红已经接到了调职通知,下面按部就班去办手续就行了。
就是这样,戏剧般的,短短二十多天内,周林堂嫂的工作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周大伯写这第二封信,是应了周雷两口子的要求。
他们觉得,这次还真是托了周林的福。
要不是周林提出让他们帮那两个小姑娘带信,他们就不可能这么碰巧认识九棉的领导,调职工作也就不可能这么顺利。
因为有的时候,上面人的一句话能起的作用,可能远比下面的人跑断腿起的作用要大上许多。
现实很无奈,可现在的周家人很高兴。
孙月红如愿以偿,连带着她对家里人的耐心都好了许多。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周大伯在末尾还加了句,说是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周林还是多照应照应那俩姑娘,毕竟他们老周家算是受了人家的恩了。
周林看完信,心情变得美好起来。
看来,这未来也不是那么难改变的嘛,最起码,因为他的一个小小举动,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再加上堂哥堂嫂都是有心人,堂嫂的工作问题就这样很容易的解决了。
现在大伯家日子过好了,他也为他们高兴。
至于周大伯说的,让他对小姐儿俩好一点,周林觉得这点他是很难做到了。
不是因为他不乐意,而是因为人家两人现在日子过得很是逍遥,压根就没有用得他的地方。
而且她们现在也不用愁做饭,因为她们已经把自己所有的口粮连同蔬菜的配额全都并入了刘家,在刘家搭伙儿,吃现成的,对这两丫头来说,这可能是除了能回城以后,最幸福的事情了。
……
当天下班回家,周林又见到陈家姐妹等在门口说想换书看了。
周林很是惊讶,
“我说你们俩,这看书速度可够快的啊,这才多久,书又看完了?”
听他这么问,陈思乐突然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
“周哥,不瞒你说,本来我们是想慢慢看的。
可是我们昨天晚上突然有点想家,一直都睡不着,于是我姐就提议说干脆看书吧。
只是没想到,这书实在是太好看了,看起头来就没忍住,就这样一直看到了后半夜。”
周林:“你俩不想要眼睛了?
这煤油灯再调,也就只有那么亮,做些不费眼睛的事情还行,要是看书的话,时间长了,这眼睛准得废掉!”
陈思乐一捂眼睛,
“怪不得呢,我就说今天看什么东西都模模糊糊的了。
我可不想跟周哥一样戴个眼镜,丑死了。”
周林摇头,这丫头,他人还在这里,就当着她的面说起他的坏话来了。
可他能怎么办呢,只能当童言无忌了。
他刚想张嘴说话,那陈思乐又咋咋呼呼地说起来,
“不对啊,我们不是点的煤油灯,前面几个姐姐给我俩留了很多蜡烛,不点白不点,我们昨天是点着蜡烛看的,一下子点了四根呢,亮得很!”
周林一听,更是无奈,
“亏得我这书好看,要是你俩看着看着睡着了,那蜡烛倒了怎么办?
要是着火的话,你俩就要变烧猪了。”
周林的语气有些严厉,这两个丫头怎么就这么不省心呢。
刚刚在回来的路上,他还在想大伯白嘱咐了,这两个丫头压根用不着他照顾,可这才过去多久,现在就开始打他的脸了。
这要是真着火了,那可不是小事,作为借书方的他,可能就要受一辈子良心的谴责了。
想到这里,他就高声说道,
“你俩以后不准再这样点蜡烛看书了,听到没?”
不光姐妹俩,就连周林都被自己声音中的严厉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