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日报的橄榄枝并没有让汪小海得意忘形,他礼貌地拒绝了对方的邀请。
开玩笑,这才刚在《申报》站稳脚跟,屁股还没坐热呢,怎么能轻易跳槽?
再说,他来这儿可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搞事情,为了在这个时代留下自己的印记!
报社的销量确实因为汪小海的文章一路飙升,刘师傅更是忙得脚不沾地,连轴转地印报纸,嘴里还念叨着:“这小汪的文章,真是有魔力啊,比那什么鸦片还让人上瘾!”
就连一向对汪小海看不顺眼的张总编,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仿佛年轻了十岁。
汪小海以为自己总算在报社站稳了脚跟,可以安心“搞事业”了。
可没想到,张总编这老狐狸又给他挖了个坑。
“小汪啊,你这几篇文章写得不错,报社的销量也上去了,可这还不够啊!”
张总编扶了扶金丝眼镜,慢悠悠地说道。
汪小海心里咯噔一下,感觉事情不妙。
果然,张总编接下来的话差点让他当场裂开:“我希望你下周能写出一篇能让销量翻倍的文章,否则……”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汪小海,“报社的资源可是有限的,你知道的。”
翻倍?
一周?
这老小子是在玩我吗?
!
汪小海心里暗骂,这简直比登天还难!
祸不单行,其他报社眼看着汪小海在《申报》混得风生水起,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他们暗地里串通一气,准备给汪小海来个“釜底抽薪”。
挖人!
他们打算把《申报》的一些重要人员挖走,让报社陷入混乱,从而影响汪小海的创作环境。
陈记者偷偷找到汪小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小汪,你最近小心点,我听说……”
汪小海听完,脸色凝重他深吸一口气,嘴角却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有意思,这才有点挑战性嘛!”
他拍了拍陈记者的肩膀,“谢了兄弟,我会小心的。”
当天晚上,汪小海独自一人坐在桌前,手里转着一支钢笔,目光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他并没有抱怨,而是笑着接受了总编的任务……
翻倍?
呵,那就让它翻两倍!
不就是搞个大新闻吗?
他可是身经百战的网络写手,深谙流量密码!
汪小海利用现代的数据分析方法——虽然只有纸和笔,但也勉强能用——对之前文章的读者反馈进行分析,发现读者对乱世中的小人物故事特别感兴趣。
他决定以此为主题,深入挖掘更多感人的故事,最好再带点爱情的酸臭味,那销量还不蹭蹭往上涨?
他绞尽脑汁,决定从最近的时事热点入手。
恰好,最近上海滩有一桩轰动全城的绑架案,受害者是某位富商的女儿。
这可是个绝佳的素材!
汪小海决定来个“沉浸式采访”,化身侦探,深入调查这起案件。
他先是乔装打扮成算命先生,混迹于街头巷尾,收集各种小道消息。
然后又假扮成苦力,潜入富商的府邸,探听内幕。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竟然真的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原来,这起绑架案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他连夜奋笔疾书,将调查结果写成一篇惊世骇俗的报道,揭露了绑架案的真相,还顺带曝光了几个贪官污吏的丑闻。
文章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申报》的销量瞬间飙升,甚至超过了张总编的要求,翻了不止两倍!
汪小海的名字,也彻底在上海滩打响了!
然而,就在他享受成功的喜悦时,一个神秘的黑衣人却出现在了他的门口……
“汪先生,有人想见你。”
黑衣人低沉的声音,让汪小海心中一凛。
汪小海可不是个闷头苦干的写手,他深谙“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为了挖掘更多感人的小人物故事,他化身“百变星君”,一会儿是街头算命先生,一会儿是茶馆里的说书人,一会儿又是码头扛包的苦力。
凭着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和逗比开朗的性格,他很快就和底层百姓打成一片,收集到了不少“人间真实”。
他听黄包车夫老李讲述为了供儿子上学,每天起早贪黑拉车的辛酸;他听弄堂里的王大妈讲述为了给女儿治病,变卖家产的无奈;他还听小商贩张三讲述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忍受城管欺压的苦楚……
这些故事,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但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让汪小海的创作灵感如泉涌。
回到报社,汪小海一头扎进稿纸堆里,开始奋笔疾书。
刘师傅见他如此拼命,默默地给他泡了杯茶,还提了一些排版建议。
“小汪啊,你这文章写得是真好,就是排版有点乱,不如这样……”
刘师傅指着稿纸,用他那粗糙的手指,比划着,“这里空一行,这里加个小标题,这样读者看起来更舒服。”
汪小海一听,顿时茅塞顿开。
刘师傅虽然是个沉默寡言的印刷工人,但却有着多年的排版经验,他的建议简直是神来之笔!
汪小海欣然接受了刘师傅的建议,文章的质量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终于,在截稿日期的前一天晚上,汪小海完成了他的“鸿篇巨着”。
他揉了揉酸痛的眼睛,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他小心翼翼地把稿子收好,准备第二天交给张总编。
第二天一早,汪小海来到报社,却发现陈记者早早地等在了他的座位旁。
“小汪,我听说你写了篇大作,能不能先让我过过眼瘾?”
陈记者搓着手,一脸期待。
汪小海笑了笑,从包里掏出稿子递了过去,“没问题,老陈,你先看看,提提意见。”
陈记者接过稿子,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他的表情,从一开始的期待,逐渐变成了震惊,然后是感动,最后是……
“小汪……”
陈记者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汪小海,“你这篇文章……”
陈记者看完稿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看向汪小海的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小汪,你这篇文章……简直是神了!我敢打赌,这篇文章一发表,绝对会引起轰动!”
汪小海得意地挑了挑眉,“低调低调,基本操作,基本操作。”
心里却乐开了花,看来这熬夜爆肝的成果还是不错的。
陈记者激动地握住汪小海的手,“兄弟,你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那些小人物的故事,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啊!特别是那个黄包车夫老李的故事,我看得眼泪都下来了!还有王大妈,张三……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但他们的故事却充满了力量,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光辉!这才是真正的新闻,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陈记者不仅提出了几处细微的修改意见,还主动提出要帮汪小海宣传这篇文章。
他跑到其他报社,逢人便说:“哎,你们知道吗?《申报》的小汪写了一篇神作,那叫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啊!不看绝对后悔!”
一些同行记者本来对汪小海抱有敌意,但听了陈记者的描述,也忍不住好奇起来,纷纷打听这篇文章的内容。
很快,汪小海的文章就成了报社里的热门话题。
就连一向对汪小海看不顺眼的张总编,也忍不住偷偷地看了几眼稿子,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却暗暗佩服。
文章发表的日期终于到了。
汪小海一大早就来到报社,焦急地等待着报纸的印刷。
他看着一摞摞新鲜出炉的报纸,心里充满了期待。
“小汪,你这篇文章,我看要火啊!”
刘师傅一边忙着印刷报纸,一边笑着说道。
“借您吉言,刘师傅。”
汪小海笑着回应。
然而,就在这时,报社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几个黑衣人气势汹汹地走了进来,径直走向张总编的办公室。
“你们是什么人?想干什么?”
张总编厉声问道。
“我们老板想请汪先生过去一趟。”黑衣人语气冰冷地说道。
汪小海心中一凛,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