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建安七年五月十日酉时二刻,李孚终究是扛不住了,他派人去通知了东城的刘治来帮忙。可是,去通知的人一直没回来。
李孚不知道的是,东城的刘治已经没头了,刘治的头颅已经成了甘宁的功绩,而这个功绩本来应该是马振的。因此,这会儿甘宁正站在漳水河畔等着诸葛亮和马振的部队,他需要一个很有效的理由告诉诸葛亮和马振,自己抢功的原因。
硬要说原因,其实就一点,刘治太蠢了。甘宁不过是给这个“死太监”刘治输了些钱,刘治就真把甘宁当“凯子”了,居然时不时就来找甘宁玩乐,就想从甘宁这炸点油水。
今晚也一样,说是一起吃饭喝酒,可刘治还是冲着甘宁的饷银来的,审荣纯粹是被拉过来打掩护的。然后,刘治就被甘宁当着审荣的面给砍了头,审荣被看押起来,刘治的手下大部分都直接投降了,那帮家伙就是一群墙头草,谁强跟谁混!
诸葛亮在第一眼看到甘宁的时候,就知道甘宁没有遵照规定的战略行动,十分头疼。
“马统领,甘校尉大概率把你的人头给抢了,你这次很可能没有‘传首’的功劳了。”甘宁算是诸葛亮推荐的人,这会儿他必须跟马振说明清楚。
“诸葛军师不用介怀,新人总喜欢抢些功劳,我能理解。”马振完全不在乎甘宁的抢功行为,因为他是袁熙钦定的邺城城守,无论发生什么,他只要保证邺城在他接手之后不被攻破就行:“我现在倒是有点担心鞠路悟那边,老李急着封锁信息,提前清理了斥候,导致梁期城发觉了我们的布局,虽然没有传令兵进入邺城,但也导致梁期城更难攻破。
“是啊!梁期城离邺城太近了,唇寒齿亡啊!不过,我倒是相信鞠将军的能力,而且使君已经从邯郸城调了近卫营去给鞠将军帮忙了,应该不会有大问题。”诸葛亮知道马振更关心梁期城的原因,宽慰道。至于近卫营,一开始按照袁熙的意思是直接来邺城帮忙的,诸葛亮跟袁熙分析过局势之后,袁熙果断让鞠六在十日晚上直接带着近卫营去梁期城跟鞠耀汇合。
诸葛亮在甘宁还没开口的时候,就直接吩咐道:“甘校尉,你抓紧时间把东城和南城的守卫工作跟马统领对接一下,把你的人撤下来,到城外扎营。刘治的人头,你来‘传首’!”
甘宁一听这边的功劳给他了,也就不在乎邺城的守备权,除了东、南二城的守备权,他甚至连审荣的西城守备权都交给了马振,沮宗的北城守备权必须袁熙说,才能动。
交接完,甘宁就急轰轰地去大将军府报自己“传首”的功劳,结果袁熙根本就不在大将军府。
袁熙去哪了呢?
那就要从袁熙看完甄荣换衣服,就立刻离开了,倒不是袁熙对甄荣这样的“人间尤物”没兴趣,而是他必须跟司马懿的后五队干支营汇合,打开武备库。由于不知道马振他们什么时候到,又不能全指望甘宁、沮宗的城守军,袁熙决定用干支营,将李孚率领的“袁尚近卫营”击破,解救还在郑家的鞠家族人,特别是袁熙知道了鞠灵儿也在郑家大院里参与了刺杀袁尚的行动。
袁熙在大将军府留下第一队干支营守卫大将军府,剩下的二至五队合计二百四十人一起前往武备库。在武备库门口,司马懿带着六至十队的干支营成员已经控制了武备库,袁熙到了武备库门口几乎没跟司马懿多说什么,就把“日钥”拿出来跟司马懿的“月钥”一起打开武备库。
然后袁熙吩咐六至十队干支营装备虎贲铠,二至五队干支营装备鱼鳞甲和弓弩。装备完毕后,袁熙和司马懿带着干支营成员前往郑家大院。
李孚终究没有等来援军,不过郑家大院的院门也终于要打开了。但是,李孚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就要来临的时刻,他和“袁尚近卫营”就被包围了,很奇怪,明明对方人更少,但就是在包围这边?
袁熙只在外围指挥弓弩手放箭,司马懿指挥着“虎贲军”一步一步地压缩着李孚率领的“袁尚近卫营”部队的空间。而“近卫营”的人立刻意识到对面的虎贲军是要把所有人都绞杀在这,可是他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因为“进”会被“虎贲军”大盾上的长枪戳死,“退”会被“虎贲军”后面的重箭射死。只有一条路还有可能活下来,就是冲进郑家大院。
于是,李孚更加疯狂地让人把郑家大院的门撞开,可能是生存的压力终于提升了“近卫营”的战斗力,郑家大院的大门终于还是被攻破了。然后,刚才还稀稀拉拉射出箭矢的郑家大院里,突然迎面射出一面墙的箭矢。
李孚刚想庆祝攻破郑家大院冲进去,就被那面墙给撞倒了,当场暴毙,冲进去的人也没有活下来的。“近卫营”其他人看到李孚死了,立刻就没了士气,既不敢冲进郑家,又不敢去冲击“虎贲军”,就这样在恐惧中一点一点被绞杀。
直到袁尚的近卫营最后一人被捅死,邺城当晚的杀戮才算是暂时停止。
袁熙终于见到了鞠灵儿,一把将爱人抱进怀里,恍如隔世。
鞠灵儿早在袁熙从许昌回来前就已经醒了,张仲景可谓妙手回春,到邯郸就把鞠灵儿的伤情给治好了。鞠灵儿听说袁熙被困许昌,差点又跑去曹操那救袁熙,因此,鞠义干脆把鞠灵儿带在身边,防止她再干出荒唐事。
“熙哥哥,我终于见到你了,我好想你!”鞠灵儿每次见到袁熙总是泪汪汪的,而袁熙最心疼地就是她这一点。
于是,袁熙也不怕老丈人鞠义笑话,赶紧哄着鞠灵儿。
司马懿看到袁熙在跟爱人温存,很是有眼神地找到鞠义商讨接下来的事宜,因为干支营的这些家伙都是群“杀才”,不适合当护卫,司马懿建议先让鞠家人去往大将军府当护卫,等鞠六把袁熙的近卫营带来,再做交接。鞠义当场就同意了意见,袁熙也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