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书瑞心下一凛,他直觉可能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了。
他跟随左丞来到韦建的公署,后者正在伏案写作,眼角余光一瞟到他,一张脸登时拉下来。
“段校书,你可知为何要将你叫来吗?”
段书瑞沉吟片刻,老老实实地答道:“下官不知,还请大人指示一二。”
韦建“哼”了一声,将一沓纸甩在桌子上,纸张翻飞,还掉了好几页在地上。
“这就是你修订的史书?你仔细看看,简直漏洞百出!”
段书瑞瞳孔猛地一缩,他抢上前去,捡起地上散落的纸张。他仔细查看了一下纸张,这些纸上的确都是自己的字迹,修订的内容也准确无误,那么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他又躬身拿起桌上的几张纸,一番仔细的查看,才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之处。
他清清楚楚记得自己检查了前150页的内容,其中52页都存在疏漏,自己将其誊抄在纸上,一共写了满满当当二十张纸。可现在,怎么数来数去只有十七张纸?
“你再看看张河清修订的内容!人家可是找出了所有疏漏,不曾遗漏半点!”韦建又大力地拍了拍桌上的一沓纸。
段书瑞捧起那一沓纸,再依循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发现此人的确是从151页开始修订的,字迹清晰工整,内容也写得满满当当。
他又拿起自己写的一沓纸,展开一看,心脏骤然停跳一拍。
这份文书从中间开始就有缺页!栽赃之人为了不被人发现,特意没有选取开头和末尾的纸张,只动了中间位置的几页!
秘书省政务划分十分严密,上级安排的任务只能由指定的人选来完成,若是旁人敢横加干涉,轻则被罢官遣返,重则死路一条。这一本书从头到尾都是由他和张河清负责的,因此最可能给他下套的只有张河清!
查明真相后,段书瑞手脚冰冷,嘴唇微微颤抖。他感觉自己待在一个狭窄漆黑的井底,浑身被冰冷的井水浸泡。他自问没有得罪过张河清,没想到还是被他将了一军。
他现在该做些什么呢?即使自己说出真相也无济于事,此人肯定已将藏起来的那几页纸尽数销毁了,没有证据,这就是妥妥的栽赃陷害!
不说的话,岂不是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给韦建留下个“办事不力”的印象?
正当他心中天人交战之际,韦建说道:“幸好这份文书还没有传到圣人那里,要不然不止你倒霉,咱们这儿的人都要跟着倒霉!”
来不及细想,段书瑞连忙屈膝跪地,双手向前伸直,掌心向下,低头说道:“是下官的不是!恳请大人给我一次改过的机会!”
韦建神色稍缓,他站起来,围着桌子走了一圈,这才扶起他来:“念在你是初犯,我就先不予追究,下不为例!你回去将史书修订好,今日酉时之前交给我!”
“是!下官一定牢记今日教训!”段书瑞斩钉截铁地说道。
“行了,拿着你的文书回去吧。”韦建挥手斥退他。
段书瑞将那一沓纸理好,小心翼翼地塞入怀里。他再次行礼后便转身离开,眼神骤然变得锐利。
午时,一群同僚正在膳堂进食。他们看见段书瑞和韩世昌走进来,纷纷搁下筷子。
段书瑞端着餐盘从张河清身边经过,用只有二人听得见的声音说道:“张兄,我要谢谢你啊。”
张河清接触到他的目光,心中陡然一惊:“怎、怎么?”
“谢谢你教会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段书瑞微微抬高音量,让他旁边的几位也能听到。
他的嘴角带着笑意,眸子里却没有半点笑意,眸光冷冰冰的,仿佛里面积蓄着万年寒冰。
张河清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眼神:戏谑、嘲讽、鄙夷……他手腕一抖,一双筷子跌落在地上。
段书瑞又是一笑,带着韩世昌扬长而去。
“段兄,你被那小子坑了?”直到看不见那几人的身影,韩世昌才小声地问道。
“嗯。”段书瑞淡淡应了一声。
“这小子真是欠揍!”韩世昌气得直咬牙,“大家都是刚来不久,他就使阴招下绊子!”
“所以我才要当众揭穿他,让这些人看看他是怎样一副嘴脸。”段书瑞说着,拍了拍韩世昌的肩膀,“泽远兄,不必为我担心。这种事我以前又不是没见过。”
“哎,我以后也得小心些,真怕被这些人盯上啊!”韩世昌抚着胸口说道,“毕竟平时表现也是和官员考课挂钩的!”
段书瑞仔细比对缺失的内容,将文书修订完后交给韦建,后者对照原书审查了两遍,确认无误后,这才肯放他离开。
他走出政事厅大门,抬头一看,天空中残阳似血,云霞变化多端,他的心中亦是百感交集。自己当真是安稳日子过得太久了,忘了“职场如战场”了。想当初这句话还是他亲口告诉崔景信的,没想到自己先切身领会了一番。
他藏在袍袖下的手紧握成拳——他虽然不主动惹事,可也不怕事。既然这次被别人推了一把,险些栽个大跟头,那么下一次,就该他回敬对方了。
连做三次深呼吸,按捺下心头的躁动,段书瑞翻身上马,策马回家。
第二天,他特意早早地起床。他侧耳听着窗外的动静,击鼓三百声后,东西二市便开市了。他骑着马到了东市,想给陈舒云夫妇选一件称心如意的乔迁礼物。
他精挑细选许久,最后选出两样礼物——一盆蝴蝶兰和一套白瓷餐具。这两件礼物各有各的好,他实在无法做出抉择,于是决定两样都送。
餐具不算重,他可以拿在手上带回家。但那一盆蝴蝶兰可不轻啊。正当他左右为难之际,花市老板爽快地拿出纸笔,递给他:“这位公子,您留个地址吧,小店在两日内会派人将植物送过去。”
段书瑞满意地笑了,他留下了陈舒云家的地址,嘱咐他们一定要将东西完好无损地送到。
很快就到了乔迁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