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丁逸和王琦的支援,这让文虎所率领的队伍更是如虎添翼,战斗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在经历了两日紧锣密鼓地休整之后,这支精锐之师便马不停蹄地朝着平寿城挺进。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边的战场上,邓文率领青州的援军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营陵。至此,双方的兵力对比变得十分微妙,随着邓文的支援,此时晋军与陶璜所统领的魏军兵力上不相上下。可惜的是,石苞他们终究还是错失了最佳的进攻时机,此时魏军陶璜和文虎已经形成了对青州晋军的夹击局面。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坐镇中军帐内的石苞眉头紧锁,苦思破敌良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石苞让邓文带领一部分兵力火速前往平寿城增援,以期能够扭转当前晋军腹背受敌的不利局势。
此时,晋军犹如陷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之中,形势岌岌可危。连续多日的鏖战早已使得晋军将士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如今又面临着敌军的两面夹击,石苞清楚,如果继续坚守下去,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即便要选择撤退,也必须精心谋划,否则稍有差池,这场撤退很有可能会演变为一场灾难性的溃败。
如今的局势,晋国其他几个战场此刻同样自顾不暇,根本无法抽出多余的兵力前来支援,青州、并州、幽州以及凉州等地早在大战前夕,兵马就已经被抽调走了一部分,剩下的兵力则肩负着镇守边疆、防范胡人趁火打劫的重任。这部分人马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调动,正是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石苞对于可能到来的援军几乎不再抱有任何奢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石苞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放弃胶东、即墨以及挺县等地。这些地方虽然重要,但分散兵力防守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而且一旦营陵和平寿被攻陷,这些城池将处在魏军的包围中。正因如此,石苞决定将所有兵马集中在了营陵和平寿这一条战线上,希望能够凭借此处的地势和兵力优势抵挡住魏军的进攻。
于是石苞也不犹豫,直接派遣使者前去通知位于胶东、即墨和挺县等地的守军,要求他们尽快向胶东聚集。一旦各路人马集结完毕,便可一同突破下密的魏军防线,从而抵达营陵,与主力部队会合。
然而,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尽管石苞精心策划了这一系列行动,但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还未等到各地的兵马全部完成集结,文虎便率领着大批魏军对平寿发动了进攻。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平寿守将司马青和刘春毫不畏惧,他们挺身而出,带领守城的晋军奋起抵抗。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相交声响彻云霄,双方在平寿城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战。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陶璜也指挥着另一支魏军对营陵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此刻,齐国的大部分晋军也已被紧急调到营陵支援,形势变得异常危急。如果晋军在此战中失利,那么整个青州将会轻而易举地落入魏军之手。如此巨大的压力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每一个晋军将士的心头。
魏军所面临的压力丝毫不逊色于晋军,特别是对于魏军主将陶璜而言,此次战役不仅是他加入魏军后的首次参战,更是一次展现自身能力、证明自我价值的绝佳契机。因此,他心中暗自下定决心,绝不允许自己在这场战斗中有任何闪失或失败之处。如此一来,魏军与晋军之间便形成了一种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紧张局势,双方皆怀着击败对方的强烈决心。
伴随着魏军汹涌而至的猛烈攻势,石苞迅速下达指令,要求守城的晋军将士们务必尽最大努力保护好自身安全。凭借着过往抵御魏军攻城时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他深知魏军在发动进攻之初,必然会先动用投石机对城池展开无差别地狂轰滥炸式攻击;紧接着,大批魏军步兵将会护卫着云梯和冲车等攻城器械向城门逼近;与此同时,魏军那威力强大的弓弩手们亦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火力掩护,以确保攻城部队能够顺利推进。
面对魏军这般狡猾且狠辣的“老六”行径,晋军尽管事先已有所防备,但依旧难以完全规避伤亡情况的发生。即便他们早已严阵以待,可在魏军凌厉的攻势面前,仍不时有士兵不幸负伤甚至献出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军的攻城行动愈发激烈,整个战局逐渐陷入白热化状态,双方均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大量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
随着营陵攻防战的持续进行,营陵城这座原本坚固的城池,也因遭受魏军接二连三的猛烈轰击而出现了多处触目惊心的裂痕。当双方最终鸣金收兵之后,魏军立刻忙碌起来,一方面积极救治受伤的士兵,另一方面则紧急召集将领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与此同时,晋军同样不敢有半分松懈。战场上弥漫着紧张与忙碌的氛围,士兵们争分夺秒地行动着。一部分晋军正全力以赴地救治那些受伤的战友。而另一部分晋军则马不停蹄地投身于修补城墙的艰巨任务之中。每一处崩塌的缺口,都需要他们迅速修复,以期能够赶在下一轮魏军进攻之前,重新巩固防线。
然而,平寿这边的情况相较于营陵而言,则要好上许多。曾经在都昌见识过魏军凌厉攻势的司马青,此时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猫着腰悄悄地躲藏了起来。尽管他竭力劝阻其他晋军,但仍有不少人对他的警告置若罔闻,依然固执的不听劝阻。这样的晋军战士,很快便为他们的轻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中一些人甚至已经踏上了前往地府投胎转世的不归路。
就在晋军尚未从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中回过神来的时候,丁逸和王琦率领的魏军汹涌而至。伴随着漫天飞舞的箭矢,魏军势如破竹地向城下推进。晋军仓促应战,匆忙组织起抵抗力量。但一切都显得太晚了,魏军的先头部队借助云梯迅速爬上了城墙。眨眼之间,城头之上喊杀声四起,刀光剑影交错纵横。
尽管晋军奋力反击,但无奈魏军还是逐渐占据了上风。随着越来越多的魏军源源不断地登上城墙,晋军的防线开始土崩瓦解。最终,晋军只能无奈地选择撤退,纷纷涌入城内,企图依靠城中的建筑和街巷继续抵御魏军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