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当看到朱由检点名让自己帮忙的时候,王承恩和曹化淳全都惊讶的瞪大眼睛。】
【“主子,奴才不明白您什么意思?”曹化淳小心翼翼的问道。】
【朱由检耐心的解释道:“刚刚我已经说过了,皇帝和文官集团的斗争,就像是在拔河,皇帝这边,只有我一个人,而文官集团则是源源不绝。”】
【“所以,你们这些宦官就需要扮演帮我跟他们拔河的角色。”】
【“魏忠贤就是这样的角色,皇兄并不愚钝,他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平衡宦官与文官集团的关系,最终导致权力失衡,魏忠贤一家独大。”】
【“不只是魏忠贤,英宗时期的王振,成化时期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嘉靖时期的吕芳,还有我皇兄天启时期的魏忠贤,个个都是重量级的宦官。”】
【“由于内阁和文官集团的做大,皇帝一个人无法制衡,只能依靠身边最信任的宦官帮他一起对抗文官集团,这就是为什么我大明宦官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现在,轮到我执掌大明权柄,而你们两个是我最信任的心腹,也该轮到你们登上这个舞台了。”】
【“这也就是为何我要让你们拜魏忠贤为师的原因。”】
【“想要当忠臣,不难,难的是当一个有用的忠臣。”】
【“奸臣奸,忠臣要比奸臣还要奸,否则怎么对付得了他们?”】
【王承恩和曹化淳醍醐灌顶。】
【他们终于明白朱由检的良苦用心,作为奴才,他们绝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主子被文官集团所胁迫。】
【“奴才万死不辞!”几乎毫不犹豫,二人纷纷跪地叩头。】
奸臣奸,忠臣要比奸臣还要奸。
当听到这句话之后,大明各个时期的人们纷纷感慨万千。
朱由检的话看似简单,但却入木三分。
忠臣如果不比奸臣更奸的话,他们又怎么能对付得了那些奸臣?
魏忠贤为什么可以权倾天下?
还不是因为他足够奸诈狡猾,可那些大臣们往往自诩正直,可说到底,除了手捧圣贤书,骂骂魏忠贤是个奸贼之外,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如果有人能比魏忠贤还要奸,他一个太监怎么可能会耀武扬威?
永乐位面。
“这一步棋走的真妙。”
黑衣宰相姚广孝盘坐在山峦宝刹,情不自禁的赞叹了一句。
没有人比他更能体会朱由检说的这句话。
朱棣能靖难成功,开创永乐盛世,姚广孝可以说是最大的功臣,没有之一。
没有他,朱棣就不可能在近乎绝境的情况下,及时改变策略,兵锋直指京城,一战而定天下。
世人都说他是一个扰乱太平盛世的奸贼,可只有他心里清楚,自己是一个大明忠臣。
只不过他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大奸大恶之徒。
“小小年纪,心思如此缜密,真是难得啊。”
姚广孝赞叹朱由检的高明,让自己的心腹太监学习魏忠贤的手段,让他们成为比奸贼还要奸的忠臣。
这种人往往最难对付。
不难想象,王承恩和曹化淳出师之后,再去对付朱由检口中所说的文官集团,将是何等的轻松写意。
……
洪武位面。
“东厂、锦衣卫、皇宫禁军,还有徐光启、曹文诏这些得力的文臣武将,这孩子还没正式登基,就已经初步掌控皇权了。”
朱标情不自禁的赞叹。
或许对于普通人而言,看天幕只不过是个乐子。
但朱标不一样。
他是当今的太子,未来的皇帝,从小到大学的一直都是帝王之术,还有朱元璋的言传身教。
在他的视角里,能更加体会到朱由检的恐怖之处。
纵观历史上下几千年,除了开国天子之外,真正能掌握实权的皇帝其实屈指可数。
有人可能不太理解。
明明是皇帝,掌握实权不是天经地义吗?
这有什么难的?
但实际上,权力交接往往是最凶险艰难的事情。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在权力交接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实权的并不是胡亥,而是赵高。
还有东汉时期宦官和外戚轮流把持朝政,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十常侍和何进。
唐朝时期李治传位,最终让武则天窃取了权利果实。
历史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抛去皇帝的神圣光环,他们也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想要掌控实权,最基本的一件事,就是要有人听他们的。
能做到这一点都很难。
像唐朝后期的那些皇帝,就连一个小小的宫女太监都无视他们的旨意,丝毫没有帝王的尊严。
反观天幕里的朱由检。
进入皇宫之前,就有三百王府侍卫护佑,还有曹文诏、曹变蛟这样的虎狼之将听命,单单是这一点,就已经超越历史上大部分的皇帝。
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也仅仅只是依靠几百名死士,还有长孙无忌、尉迟敬德这些文臣武将,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改变了华夏的历史走向。
有这些死忠于自己的心腹,随后利用这些人清洗魏忠贤一党,逐步将皇宫最关键的两个机构东厂和锦衣卫全部收入囊中。
至此,大明帝国的最高权力中心紫禁城,完完全全落入朱由检的手中。
上一个掌控这里的人,还是魏忠贤。
他还仅仅只是一个太监,就可以利用皇宫这个帝国权力中心兴风作浪。
而朱由检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他掌控了皇宫,就意味着掌控着皇权的第一步。
而第一步往往是最艰难的。
朱由检没有依靠任何大臣的帮助,只靠着自己的力量完美的做到这一步,这是很不容易的。
“我就说这小子能干吧?”朱棣叉着腰,得意的哈哈大笑。
他确实有资本高兴。
有这么一个给自己争气的子孙后代,谁看了谁不高兴?
可一向喜欢说话的朱元璋,此刻却陷入了沉默。
他出神地望着天幕,在脑海中不停的重复同一个想法。
咱真的错了吗?
废除宰相制度,所以内阁诞生,所以才有宦官当政,所以大明才会灭亡?
朱元璋开始疯狂脑补,他自己都觉得好有逻辑,不得不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