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力心中暗笑,自己后来想起合同有漏洞,便用了隐形墨水让宠物猫帮忙补充进去。
但他假装委屈反驳道:“我没动什么手脚,请不要冤枉我!我可以告你诽谤。”
赵小龙见状也是一脸困惑,低声问道:“爸,你写完合同后是否离开了?”
“当然没有。”
老赵斩钉截铁答道。
既然他们一直都在现场,张大力根本没机会篡改合同,那么这个所谓的“合同”
肯定是提前预谋好的陷阱。
“爸,这次是真的被坑了!”
赵小龙痛苦地说道,觉得自己家又要蒙受巨大损失。
“当初签约时,张大力肯定早预料到你会违约。”
赵小龙继续说道:“因此他才在合同时做了安排。
你一钻这个空子,结果就成了他设计好的圈套。”
赵小龙提醒道,“你现在要是还想避免坐牢,只能认栽。”
听了儿子的话,老赵陷入了深思,似乎觉得有道理。
这种隐藏文字的方式他以前从未见过,说明对方非常精心准备,针对他家进行图谋。
老赵悲愤交加:“张大力,我家到底怎么得罪你了?”
张大力假装不解回应:“我说错了吗?一切按规矩办。
若遵从合约,我怎么能为难你们?”
老赵强笑道:“不如这样,先还你三分之一的钱,余下分批……”
“我不接受分期,只要房子,立刻给我!”
“但我现在也没有能力交出来!”
老赵还不死心。
这两年房价暴涨,他对这栋房子价值的认识更为深刻,想要用各种手段拖住,稳住了之后还是占便宜的。
张大力毫不在乎地答复:“随便,反正欠债事实存在,卖掉抵押的房子是既定实情。”
“再不守约就要考虑后果了。
说不定还能去狱中重逢你的朋友易中海呢。”
父子俩明白这次真无法抵抗张大力的决心。
“好吧,我去找亲戚们商量,尽快过房给你。”
老赵只得妥协。
“太晚了。”
张大力依然紧逼。
“即便现在交出房产证,也无法弥补我对贵方的信任损伤。”
“一大爷,我们家东西不多了,请您宽恕。”
赵小龙恳求道。
张大力看着许家父子玩心思,并不想将此事逼上绝路。
“多年邻居,不会让你们露宿街头。
许大茂可以卖你们的房子给我,然后租房住,我们签分期买断的合同,我会每月支付10块,分期购得。”
父子俩听完,脸色一黑。
一个月给10元,这要等到猴年马月?简直就是趁火打劫!
林大海知道这套计划早就安排好了,只能继续商议道:“卖房子我们也同意了,但是分期付款能不能免了?我们清楚您不差钱,希望能高抬贵手。”
“你美得了吧!”
张大力果断拒绝,“这个方法本来是你们提出的,老人家觉得很好,决定坚决执行。”
父子二人纠缠了很久,最终张大力考虑不宜逼人太急,松口提议:“那要不按你说的,先付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分期付款?”
“再推诿就别怪老人家无情了!”
林家人明白这是张大力最大的让步,只得无奈接受。
老林懊悔不已,早知如此,他就直接过户房子算了,不至于这样周折。
父子二人黯然返回家拿房产证进行过户。
老林还特意找来了一位亲戚帮忙,其实房产目前在亲戚名下。
老林这人心细如发,给亲戚诸多好处,签下严苛的协议,才把名字挂在他身上。
结果这次过户进行得非常顺利,没想到张大力不仅得到原定的一套房子,还意外收获了两套。
交易时为了防止作弊,双方一起去供销社买纸笔,认真书写并互相监督合同内容,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等双方收好合约文书后,都松了一口气,感到双眼无比疲累。
最后完成签约时,老林数完张大力当面交来的钱款无误后,发现对方又递过来五元。
他惊讶之下还是坦然收入囊中。
既然敢给,那我就敢收。
张大力诚恳解释说,这就是本月的分期款项,并保证以后每月准时给付。
“不对啊!”
林大林突然站了起来,“我们的约定不是每月十元吗,为何只给我五元?”
张大力笑着解答:“你看,你现在居住的是我家的屋子,需不需要支付房租?我那边的房子一间起码两块钱,而你占了三间呢,给你打个折扣算上多年的邻居情谊也就五块钱。”
老林的儿子半点不信,打折还能便宜成这样?
可是他又无法反驳因为确实住在这房子里理应缴纳租金。
于是他装可怜说,“大叔您看,我才搬进来不久您就要收房租,有点不合适吧?”
张大力思考了一下:“也行!刚付过三分之一的款项再立即还款确实是不妥。”
“这样吧,下个月起我会收取房租和返还分期款项。”
问题解决后,林家讨论如何解决房子的事情。
看到前车之鉴阎某的例子,他们不愿留钱不动。
房价现在波动频繁,趁早买下来放心。
他们在城里找到了合适的三间厢房,位置稍微偏一点,但在行情带动下价格也不低。
问题是手头的钱不够用。
尽管拿到了一部分,但想买到心仪的三居室还是差一点。
等待凑齐更多资金也是个选择,但他们不愿意经历像阎某般的困境。
老林建议采用分期方式付款。
主人并不愿意分期付款,最终在他们承诺额外利息后成功交易。
然后他们商量谁会住进去。
林大林想想自己已经没有四合院房子,不如直接搬走不再面对那些邻里。
但考虑到每个月可以从张大力那里收到一定数额的钱款(包括房租抵扣),他认为还是应该留在原来地方。
老林听从儿子的建议,同意搬到新房里,并表示不能让院子里的人知道自己住哪里特别是张大力。
“或许会有用。”
事情搞定,父子俩回家整理行李去了。
与此同时,张大力这两年已经趁着房改的热潮购置几十套房作为未来子女嫁妆用,多余房屋用来经营或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