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
数十匹战马,却有千军万马之势。
定安王之名,名震天下,天下人见过定安王的人少之又少。
不要说天下人,就算是神京城的人,也几乎没多少人见过定安王。
定安王很少出现在百姓视野。
贾玓生活很有规律,军营、朝堂、家...
不要说百姓,就算是大宁京都官宦、勋贵,除了有资格上朝的朝臣之外,几乎都没有见过定安王。
所以...
百姓们对于这个名震天下的王爷,极其好奇。
他们,想要看看定安王!
定安王尊贵无比,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居高位,却几乎没有传出定安王欺压过任何人。
也没与谁起过冲突,发生矛盾。
名震天下,却又有些神秘。
百姓们翘首以望,文武百官,也是看向前方。
在无数双眼睛注视下,贾玓带着数十骑兵,纵马狂奔,一人三马,从杭州城到神京城两千多里路,仅仅用了十天。
就如同贾元春所说,他的妻子就要生了...
所以,贾玓听到圣旨,简单交代一下就匆匆返京。
终于...
今天就可以入城。
对于所谓的迎功,其实贾玓并不期待。
贾玓也相信,这一次平定天下归京,以后非国运之战,他应该不用领兵出征。
如今,他已经名震天下,军功超越历代名将。
心胸再广的圣君,对于这种臣子,也会有心理防范。
贾玓自问,自己没有这种心胸。
“也罢。”
这么多年南北征战,没有好好陪着家人,就当是提前退休养老:“这不就是我要的生活?”
荣华富贵已极!
这是真正的位极人臣。
看到四周密密麻麻的百姓,贾玓内心暗叹:“战争阴云,这几年两度笼罩神京城,民心思安呐。”
只有战争的残酷摆在眼前,才知道天下太平的意义。
贾玓内心安慰,至少这些百姓没有人出现那种,我前线打仗,你后方诋毁我的情况。
当看到巨大迎功亭的时候,贾玓双眼犹如鹰隼,看到凉亭中的人。
皇帝....
距离虽远,贾玓却看得清楚。
“皇帝陛下脸色越来越差了。”
因为中毒的原因,乾元帝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他努力的活着,给后继者一个安稳的天下:“兴许就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才造成现在的我名震天下,军功卓着而未曾受到猜忌。”
这种情况,历史中不是没有出现过。
比如...
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的大唐汾阳王郭子仪。
特殊的历史原因,会造成不同的英雄人物不同的结局。
贾玓很清楚,一旦没有了他,现在天下平息的战乱可能再次出现。
如果没有贾玓,当乾元帝驾崩之后,幼主登基i,未必就能坐镇天下...所以,乾元帝看似普通的布局,皆是深谋远虑。
贾玓很清楚,韩承业会被立为太子。
在这之前,他的妹妹贾元春,会被立为皇后。
“所以,该低调了。”
闭门谢客,或者游玩天下。
“王爷千岁!”
忽然,百姓们自发的跪地磕头。
一开始只是一片,后来一批i按一片又一片,百姓们纷纷跪下磕头,口呼:“定安王爷千岁!”
贾玓被吓了一跳。
百姓跪迎!
“定安王爷千岁!”
迎功亭中,百官也纷纷下拜。
贾玓内心一震,涌现一抹古怪:“我有一种年羹尧的既视感。”
贾玓立即下马,距离迎功亭还有数十丈。
亭内,只有王孙公子还站在皇帝身后。
都跪了!
这对于贾玓来说并非好事。
贾玓快步走向迎功亭,却看到皇帝主动走出迎功亭,笑哈哈的很是畅快。
这,都是他安排的!
乾元帝忌惮过、怀疑过贾玓,现在...这种心境虽有些变化,但是...乾元帝很明白,忌惮、猜忌。不如努力与贾玓交心。
他成功了!
“耀升...”
贾玓还没有走过来的时候,乾元帝就踏步迎上去,满脸笑容,大声笑道:“朕,总算是将你等来了。”
贾玓走了几步,弯身行礼。
他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臣贾玓,拜见陛下。”
什么叫帝王心术?
这就是!
乾元皇帝,当真是运用的炉火纯青。
这么多百姓,勋贵、官宦在这里,乾元皇帝如此举动,可以说隆恩浩荡。
展现出博大胸怀,显示出帝王的包容。
“耀升...”
乾元帝举起贾玓双臂:“天下太平之功,全赖以耀升拼死。三个月不到,转战万里,让这原本陷入战火的天下,能够休养生息。”
在皇帝身后,文武群臣,无不骇然。
这种话,皇帝陛下,竟然在这种地方说出来!
这就叫坦荡!
这无疑趁着这种情势之下,在百姓关注中,告诉贾玓,告诉天下百姓:朕,记着你的功劳呢。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高明的心态利用?
朕如此相信你,如此信任你...
你除了忠心于我,一旦有不轨之心,必遭天下人唾弃。
文武群臣,不知道自己的猜测,是不是就是皇帝内心想法...永远不要低估了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唯圣君临朝,才有忠良护国。”
贾玓内心赞叹,皇帝陛下,这向他托底呢:“如无陛下坐镇朝堂,调度天下,岂能有臣安心征战天下?”
这一战,可以说皇帝对他的信任,超越了古往今来历代帝王!
毕竟天下形势,当初的贾玓要是有野心,登高一呼...这个天下就真的完了,彻底陷入动荡与战乱之中。
贾元春笑涔涔的看着贾玓。
这是她这十几年来,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看到二哥哥。
二哥哥变化太大了。
当初少年,如今成长为威震天下的统帅。
真的难以想象。
贾玓也看到了贾元春。
这个原着中,死的不明不白的女子,如今...陪驾左右,这是皇后的待遇!
显然,皇帝陛下已经不再遮掩,与他想的一样,封后已然不远。
再看看,皇帝陛下右手边的贾荀,怀中抱着的韩承业,贾玓脸上浮现一抹笑意。
新老更迭,后继有人。
“来...”
乾元帝示意下,贾元春接过韩承业,乾元帝这才笑道:“朕,在这里,迎接定安王平定天下叛乱归来,荀儿,为你父王斟酒。”
贾荀从小太监手中接过酒壶,他才九岁,但是身高已经比成年人小太监还要高。
倒了三杯酒,贾荀双手捧着:“父王。”
这是贾荀第一次叫父王,这是天下瞩目的时候。
同样,也是君臣有别的时候。
家礼,大不过国礼。
贾玓接过酒杯的时候,就要礼敬天地。
乾元帝却仰头看了一眼苍天:“今日天下太平,乃是你我君臣所创,这老天,北方旱了八年,南方涝了七年!”
“老天,未曾庇佑我大宁啊!”
乾元帝收回目光:“所以,这酒,是你我君臣共饮!”
“哗...”
文武群臣无不动容。
身为天子,说出这一番话,不怕得罪苍天?
不应该!
但是这个时候,文武群臣,就算是心中有想法,也不敢进谏言。
只是憋得脸通红。
贾玓也是内心诧异,他是穿越客,他...
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贾玓张了张嘴,最后还是端起酒杯,与皇帝对饮三杯。
“哈哈...”
也不知道是不是三杯酒的缘故,乾元帝面色潮红,拉着贾玓手腕进入凉亭。
“迎功迎功,既然是迎功,那就表功!”
“夏守忠,颁旨!”
看着意气风发的乾元皇帝,贾玓忽然有一种,皇帝陛下今日有些任性的既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