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如今京城疫情已得到控制,也确如小薛大人预想的那般。出现了较多的病患。
大多都是出现在隔离区域内,只有一小部分流落在外。这半个月内,光京城内死于鼠疫者便有两百余人。
万幸加之巡查、预防措施及时,现如今京城内的疫情以及京中惶乱的言论已经渐渐消弭。”
夏守忠正汇报着京城的状况。隆庆帝听后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也微微松了一口气:“京城是控制住了,可陕西、山西受灾面积之大,想要遏制事态继续恶化,所要付出的心血何止京城一地百倍。
但不论如何,朕都相信老爱卿,打朕记事起,他就从来没有办不成的事!
朕现在最担心的,还是这群畜生走私贩卖人口通道路过的那些州府。
一旦不能及时控制传播途径,那对于我大明的百姓,将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啊!”
……
陕西平凉府一间荒废的破庙内,一大片气若游丝的病患无力的瘫软在院子内。病患上方有用草席支起来的草棚遮蔽风雨。
几个浑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身上散发浓烈酒味的大夫正游走于众人之间,查看病情,并将之记录于心。而后根据症状开出方子,或者直接使用达原饮。
破庙外面,到处是已经结板的土地,光秃秃的一片,虽是八月,却不见半分绿意,犹如蝗虫过境之后。
结板的土地之上,依稀可见森森白骨,上面有些清晰的,仿佛被“野狗”啃食过的齿痕。
光秃秃的树木上,盘旋着几只秃鹫,他们死死的盯着破庙的方向,似乎随时准备享受这一顿死亡的盛宴。
衙门内,黄锦老大人原本鹤发童颜的面容,此刻已经变得干枯疲倦,原本虽然花白但却依旧有光泽的头发,此刻也如枯草一般。
发乃人之精血所生,足可见黄锦老大人的心神之损耗。
平凉通判快步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随后便道:“下官参见尚书大人。回大人,现如今各府粮草也已得到充实,应足够本府灾民度过今年。
方才各府各卫也传来消息,也都收到了粮食……”
通判正要继续报告,却被后方进来的平凉知府拦下,并示意对方往座位上看。
只见黄锦老大人一手拄着头,靠在桌子上,另外一只手还捏着下面呈报上来的卷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
黄锦老大人出京后选择了灾情更加严重的陕西坐镇,同时派遣心腹往山西配合。
自到陕西这一个多月来,黄锦老大人先是组织人手,立刻广设救济粥棚,防止灾民四处流窜加大传染人数。
其次,命人带领灾民勘察水源挖掘井水,借机修缮水利堤坝、修建村庄、修补城池设施等等。
并召集当地富商、望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取得了上下一致的配合。
不配合不行啊,天灾疫情这东西可不分你高低贵贱,是真的会要他们小命的。
之后又将病患转移至城外、庄外,统一进行看管和救治。并派兵于各府州之间官路、小路把守,减少人口流动。
一个月的时间,原本乱成一锅粥的陕西、山西两省,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稳定了下来。
鼠疫的传播情况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可即便是各种防御措施到位,加之有薛虹的帮助,鼠疫的死亡人数仅一个月内就突破五十万!痊愈者不足五分之一。
没办法,鼠疫这种病的死亡率太高的,高的可怕!
剩下的这些病患中,能活下来人恐怕也不会太多。
如果不是薛虹发现的早,加上隆庆帝反应及时,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那死的可就不是这几十万人了。
历史上明末华北地区数年间因鼠疫直接死亡的人数保底破千万!
无独有偶,鼠疫这东西不仅仅在东方发生过,在西方也一样。黑死病就是鼠疫的一种,凭借一己之力干掉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
查士丁尼瘟疫,更是干掉了上亿人口。
无论古今中外,甚至是未来,鼠疫都是位列于人类历史击杀数最高的瘟疫之一。
哪怕二十一世纪,鼠疫依旧是华夏最恐怖的天字第一号甲类传染病榜首!!
比他杀伤力大的,传染性没他强。传染性比他强的,没他杀伤力致命!
可以说,如果薛虹没上书隆庆帝早做准备,并做出来一系列的建议。
一旦瘟疫在整个华北地区蔓延开来,那这个有圣君贤臣在朝,有了兴兴向荣之势的帝国,会一朝跌落深渊,再也爬不出来。
人力只能消灭人祸,对于天灾只能选择挨过去,人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平民、富商、贵族乃至于皇帝,在灾难与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无力的。
就连黄锦本人也私下无数次感慨过薛虹的存在是上天赐给大明的礼物。
……
太子的动作很快,立刻派干臣前往人口买卖途经各府州将名单之人一一排查拿下并控制了起来。
即便如此,疫情还是在各府州蔓延开了。
三府之地,尽受波及。其中距离顺天仅一步之遥的保定,已经出现了几百人的疑似病例。
迫不得已之下,太子选择了封锁三府。
这半个月来,三府之地果然爆发了鼠疫,现如今已有近千人死亡,人心惶惶。
太子盛怒之下,将三府所有牵连官员一百余人,尽数就地斩首!
法不责众?在他这没有用!
要不是薛蟠闲谈被薛虹听出了不对劲的地方,那先前隆庆帝所做出的决定和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这群蠢货险些害了整个华北地区的百姓!不杀简直不足以平民愤!
……
各地灾情上报给隆庆帝后,隆庆帝不语,只是一味的赏赐降给薛府。
甚至给薛父的追封职位,以及薛母的诰命又提了一级。
要不是薛父没的早,隆庆帝都想降旨让薛父薛母再努力一下了。
不求再造出来把帝弓,给朕弄个有帝弓一半天赋能耐的也行啊!!
就连黛玉的荣宠也是与日俱增。尹皇后几乎是隔几日便召黛玉入宫赴宴。
就算薛虹以后一谋不出,光是定安南、防鼠疫这两件大事的功劳,都足够隆庆帝心甘情愿养他全家一辈子了!!
因为有事他是真上啊!!
隆庆帝已经不止一次悄悄进太庙跪谢列祖列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