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督察院所有人再三权衡利弊,决定还是将决定权交给自家陛下处置吧。自己只管如实上报便是。

其实若是一州知府、知州这样的地方官,御史们或许还敢操作一下,至少年底不能给自家陛下添堵,免得大家都过不好年。

可这是统辖一省的布政使啊!正八经的封疆大吏,还是隆庆帝的心腹。

御史们也不敢妄加猜测,只能将自己所见所闻如实书写奏折,同各省的弹劾一并呈上。

……

年关时节,百官忙,隆庆帝更忙。

自古以来,皇帝为了分化臣子权利,加强中央集权,会不断的扩大官僚体系,以官僚监察官僚。

如中央废丞相,分化相权,将一个人就能干的活分给三个人,甚至更多的人。

还有地方,实行三权分立,军、政、法三权互不干涉。

明明一个人就能干的活,非要分给三个人,越分越臃肿,越分下去朝廷的效率越低,百姓的负担也就越重。

道理很简单:通过不断精细化,划分地方权利,来限制地方的资源统合与行政效率,从而保持中央权利的绝对至高无上。

自汉朝以来,历朝历代官员数量一直在不断攀升,明明很多职位完全是屁用没有的,但人家就是设立,不但设立了,还弄几个副职位分权。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弊端。

官僚机构的臃肿,皇帝是知道的,但:主不在乎。

相较于家天下权利的稳定,只好再苦一苦百姓了。

华夏自宋以后地方一直就是三权分立,毕竟唐朝前车之鉴在那里。

看似分工明晰,实际上权利一直是处于一种交叉状态,地方官僚集团会自发的组团。

为了避免地方官员结党营私,结拜联姻。于是巡按御史诞生了。

可巡按御史也得有人监督啊。

于是就诞生了极度抽象的,套娃式御史制度。

中央有御史大夫,地方有巡按御史,两者之外还有专门监察御史的御史!

以御史监察官员,御史上面再设御史监察御史,直接归皇帝统领,望风而奏。

当然,这种制度不能说完全没用,只能说是望梅止渴、抱薪救火。

或许在一位明君治理之下,贪腐之事能压抑一时,一但贤明的皇帝死去,上位一个能力不强的统治者,那这样的制度,只不过是凭空加在百姓身上的又一副枷锁镣铐。

历史无数次证明了,官员监督官员,自己监督自己,纯纯是脱裤子放屁!压根没有公平可言。

甚至监察制度衍生出来的御史们,成为了凌驾于地方官员之上的特权群体,以监察权行腐败之事。

以腐败治腐败,只会引发更大的腐败。

隆庆帝因为“穷”,有幸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减缓百姓负担(主要是为了减缓朝廷财政压力,因为刚登基那会是真的没钱)

隆庆帝对监察机构进行了精简、将几个御史部门归于一个。不论中央还是地方,都由皇帝本人直接统领。

这样的好处就是,一年国家可以节约不少的俸禄,但坏处就是,隆庆帝的工作量变的更大了。

所以每年年底,对于隆庆帝而言都是非常难熬的日子。

其实对于权利的监督,华夏古代的先辈们从未断过尝试。

甚至有数次,诞生了鼓励民众监督官员的思想启蒙意识。可最后都因为生产力的限制,以及信息传递不便,而宣告失败。

最出名的便是朱元璋。

无论他的目的是什么,但确确实实,实现过了一段时间百姓监察官员的先河。

甚至朱元璋规定,倘若地方官不作为,或者为非作歹,当地百姓有权利集结青壮,抓了地方官员直接送到京城告状!路旅费用朝廷报销!

别管老朱的目的是什么,但这样的百姓凌驾于官员之上的制度思想,确确实实是华夏社会的一次巨大的进步!

百姓抓官老爷治罪?不敢想,以前从来不敢想啊!

朱元璋以前百姓状告官员的成本之大无法想象,更是经常发生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的荒唐事。

朱元璋担心地方官员官官相护,阻挠百姓进京申冤,于是设下了各种刑法。

阻拦者杀头、剥皮实草,情节严重者,甚至可以诛九族。

当然,古代的交通和生产力限制下,百姓能进京告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且地方百姓除了宗族外,团结性不是那么高。相较于出一时之气,百姓更善于忍气吞声,关注吃饭问题。

就比如之前状告孔府的那位,虽然隆庆帝下旨命太医全力养护,但还是因为油尽灯枯去世了。

万幸的是,这位蒙受冤屈之人,亲眼看到了孔府满门尽灭的下场,这或许是唯一的告慰了。

但不管如何,这种制度是先进的,是跨越时代眼光的。朱元璋看到了属于百姓的力量。这是华夏社会文明的又一次伟大尝试。

隆庆帝将桌子上最后一本奏折朱批完毕后,看着一旁堆积如山的奏折,一股满满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朕好强啊!!!

可下一刻,十几个小太监源源不断的将新的一批奏折搬到了隆庆帝的桌子上。

隆庆帝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心里一阵发狂:朕不要加班!朕要找梓潼!(?﹏?)

可再埋怨,活还得干不是。

隆庆帝闭目歇息片刻后,一头扎进书山图海,继续和奏折搏斗。

而那本巡按御史为难的折子,就在这堆奏折其中。

……

当天晌午,薛虹的折子被送到了太子府,下午太子就召集官员拿出来了章程。

第一,立刻准备材料、粮食,搭设粥棚,与此同时下令顺天知府立刻查清京畿地区受灾情况。

第二,设立救济所,暂供无家可归的流民百姓安身,以免冻毙。

第三,以朝廷的名义号召官员捐献粮食,以供粥棚。凡参与捐献者,会由朝廷立碑,记录捐献数目以及身份,供百姓瞻仰。

第四,为了避免有人浑水摸鱼,冒充流民占便宜,太子还安排了专门的人,去负责检查。

若有发现贪便宜者,刺字罚银,昭告乡邻。鼓励邻里举报,奖励粮食。

最后,太子根据薛虹的建议,征召流民乞丐,以工代赈,负责配合官府清理积雪、救灾、灾后重建等等事宜。

当朝太子亲自下令,次日一早,粥棚便已经有十几处支了起来。

而京郊的破庙也被工部大刀阔斧的开始进行改造。

薛虹又请太子下教,命京城四周的道馆庙宇伸出援手,帮助朝廷赈灾。(皇帝下令称敕、太子王爷下令称教。)

京畿地区道馆庙宇无不响应太子的命令,开门施粥,救济百姓。

这场大雪一下便是三日,但在官员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之下,反而冻死的人数比往年要少了些。

一时间朝野上下,纷纷称颂太子贤名。

而薛府林府只不过响应太子的号召,参与救助百姓。

但宫里的赏赐与皇后娘娘传召黛玉的次数,不知不觉又变得频繁了。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绝品透视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种出一个强宋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大宋异姓王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我爹是奸臣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我在隋唐当暴君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