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 年,杂交水稻在推广过程中面临资金困难。当时需要大量资金来培育足够多的不育系种子,以加快杂交水稻的推广和应用,但获取资金支持并非易事。】
看到这里,刘彻的怒火慢慢平息。
这后世华夏发展比大汉要快的多的多,这些连华夏都难以克服,那以大汉的水平来说当真是那些蛮夷说的痴心妄想了。
更何况这不育系种子是何物?他一个皇帝竟连看都看不明白!
……
大唐位面。
李世民看着光幕中的内容,面色渐渐凝重起来,冷声道。
“这后世之困境,实乃艰难。那杂交水稻,朕虽不明其具体之妙处,但定是华夏之人智慧之结晶。。”
“那些西域人竟敢小瞧我华夏,实乃可恶。”
想当年,大唐铁骑威震四方,蛮夷皆来朝拜。
如今这后世之人面临困境,却被蛮夷轻视,真是奇耻大辱!
当李世民看到光幕中的内容变成杂交水稻费时费力时,微微皱起眉头。
“这杂交水稻之困,竟如此棘手。朕之大唐,虽盛世繁荣,但若遇此难题,怕也难以轻易化解。”
房玄龄上前道:“陛下,臣等观后世之困境,可见科技创新之路,崎岖艰难。”
“想当年我大唐推行均田制,鼓励农耕,方有如今之盛世粮仓。可即便如此,若遇此等难题,怕也不易。”
长孙无忌接着道:“陛下,我大唐平东突厥、征高句丽,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最终成就赫赫武功。如今面对这未知之难题,当集众人之智,全力攻克。”
李世民点头道:“爱卿说的极是,凡事开头难,朕若不开这个头,如何让后世子民安居乐业?”
“传朕旨意,加大对农业及科技创新之支持,为我大唐之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
大明位面。
朱元璋愤怒道:“这些佛郎机人当初来我华夏,不是一个个乡下人进城的模样吗?!”
“如今认为风水轮流转了?竟敢骑到头上来!”
“亏朕当初以“不征之国”为外交政策,将一些周边国家列为不主动征伐的对象,到头来见华夏弱,则以为民弱?!”
“井底之蛙!孤陋寡闻!一孔之见!狗眼看人低!”朱元璋几乎把能想到的狭隘之词,全部骂了个遍。
见朱元璋发疯,众大臣一个个都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直到马皇后出声:“好你个朱重八,人家袁老都没说什么,你倒是生气了。”
“你忘记了?袁老可是做出了杂交水稻的。”
朱元璋反应过来,立马闭嘴了。
对啊,袁老都已经把杂交水稻做出来了!
看尔等佛郎机人还如何嚣张!
吐槽完佛郎机人后,随即,朱元璋的目光落回在光幕上,开始感慨袁老做出杂交水稻的艰难。
“朕观这杂交水稻之成,绝非易事。那袁老在困境之中,遭无端批判指责,身心受创,却还是一心为民,坚持钻研此术,实乃大忠大义之人。”
众大臣此时也纷纷点头,对袁老的坚韧表示钦佩。
朱元璋又道:“再者,资源匮乏,资金短缺,人员不足,此般困境,犹如巨石压身。这袁老竟能不屈不挠,寻得破解之法,当真令人赞叹。”
马皇后听的不对劲,这咋还在夸呢?
不会是太感动了吧?
她试探道:“朱重八……陛下,可还要再为袁老立个像?”
朱元璋红着眼睛大声道。
“善!”
……
光幕继续。
【当时“文革”强调“又红又专”,袁老一心扑在杂交水稻研究上,被一些人认为是只重业务、不关心政治,走“白专道路”。】
【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严重的罪名。袁老被批判走“白专道路”,遭受无端批判和指责,身心承受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实验条件遭到严重破坏,秧苗被毁、科研场所被占,实验进程中断,正常科研秩序被打乱。】
【同时,研究资源匮乏,资金短缺、人员不足,制约着研究进展。此外,杂交水稻推广困难,人们思想观念保守,对新技术存在怀疑和抵触,又缺乏政策支持。】
……
大清位面。
康熙皇帝在朝堂之上看到这一幕,皱了皱眉。
“这文革是何时期?朕之大清,虽历经风雨,却也从未有此等乱象。那袁老一心为民,钻研农业之术,竟遭如此磨难,实乃不公。”
“那洋人瞧不起我华夏人才就算了,他们目光如豆,怎知我华夏人才心思?”
“我华夏儿女当团结一心,共御外敌,方为正道。”
“那袁老之遭遇,让朕痛心。若在我大清,朕必重用此人,让其才能得以施展,为我华夏百姓谋福祉。”
康熙轻轻摇了摇头:“不过,好在结局总归是好的,人生总有不如意啊,国家亦然!”
群臣闻言,皆俯首称是。
【如今生活美好如画,城市高楼林立,街道车水马龙,公园欢声笑语。科技带来便捷,手机连接世界,购物轻松高效,交通四通八达。都要感谢各位前辈!】
镜头接着给到高楼大厦,快递上门服务,手机5G,车水马龙。
看到这一幕,本来各个朝代的古人还哭成一团,抱怨华夏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
下一秒,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的脑子里都默契地冒出同一个疑问。
这是何仙境?!
感情他们才是最不容易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