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县令最苦恼的是,这粮食现在有钱也难买啊。
之前按顾洲远所说,不压制粮价,让市场自我调节价格。
确实是吸引了一大波外面的粮食运送到了青田县。
本来按照计划,等大量粮食囤积在青田县,然后县衙在市场注入平价粮,裹挟着那些粮商顺应市场,把粮食价格打下来。
可突然县里多出5000流民,这个计划就被打乱了。
这5000流民跟青田县的百姓不同,他们没有存粮,只带了5000张嘴过来。
粮商们心里顿时有了底气,把价格捏得死死的。
“现在白米是什么价格?”顾洲远开口问道。
“前几日是52文一斤,后来郡里的牒文被公示出来,粮商们纷纷涨价,今日已然突破60文大关!”
“粟米如今大概是20文一斤,但是比白米难买许多。”
侯县令愁眉苦脸道。
“我这边有一条途径可以搞来一些粮食。”顾洲远思考再三,还是决定要出手帮一把。
出手的风险是有的,但他有信心应对。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他依然做不到心硬如铁。
圣母便圣母吧,让他眼睁睁看着别人生生饿死在自己眼前,他过不去心中那道坎。
老天把他带到了这荒年,还给了他系统,大概也是想让他做些什么的。
侯县令呆了一呆,随即激动道:“你能搞来粮食?”
他是知晓顾洲远的厉害的,可只局限于佩服顾洲远的智力武力方面。
却没想到他的人脉竟也如此之广。
不过想到镜德先生还有赵云澜这些人,短短时间内,都跟顾洲远相交甚密,他便也释然了。
一个牛逼的人,有着牛逼的朋友,形成一个牛逼的圈子,好像也不是特别难以理解。
“还请县令大人不要问我具体来源,那样粮食的供应才会更长久些。”顾洲远拱了拱手道。
侯县令只思考了半秒钟,便忙不迭点头:“我不问,不问!”
有本事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脾气的,人家想保持低调,亦或者不想木秀于林,都是正常的。
只要能帮他解决流民危机,他才不管粮食是哪来的。
他准备跟镜德先生商议一下,到时候上面问下来,就由镜德先生找理由搪塞过去。
见侯县令没有搞官僚主义以权压人那一套,顾洲远对此很是满意。
他呷了一口茶水,压低声音道:“我这边给县里供应白米,量大管够,价格是50文一斤。”
“哐当!”侯县令手里的茶盏掉在了桌子上。
50文一斤,比市面上足足便宜了10几文!
更让侯县令震惊的是“量大管饱”四个字!
在这个当口,谁敢说自己能够供应这样海量的粮食?
大家要不就是高价买粮,要不就是囤货居奇。
像顾洲远这般量大又便宜的卖粮的,那不是脑壳有问题,那就是真正的心怀苍生,大公无私!
他慌忙起身,对着顾洲远深深一拜:“小先生胸怀似海,侯某佩服!”
顾洲远赶忙把侯县令扶了起来,羞涩道:“县令大人过誉了,草民愧不敢当,其实我卖这价格,还是有得赚的。”
可不是有得赚吗?商城里白米2商城币一斤,转手50文一斤卖出去。
既福泽了万民,还得了实惠,这波双赢!
侯县令心中更是佩服,明明损失了那么多利润,却居功不傲,小先生高风亮节,让人折服。
顾洲远看出侯县令眼中的敬佩,他咳了咳继续说道:“我这50文一斤的粮食大量涌入市场,那些粮商必然也会跟着降价。”
“等他们卖50文一斤的时候,我们就卖40文一斤!”
“他们卖40文一斤的时候,我们就卖30文一斤!”
“总之我这边的粮食永远要比他们的便宜。”
“这样不消几轮下来,粮价就会稳定到正常水准,到时候蝗灾之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侯县令感动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顾洲远此举根本就不是为了卖粮食,他是切切实实来帮他解决蝗灾流民问题的。
顾洲远拥有大量粮食,他却没有借此机会狠狠发一笔财,如此格局,当真是世所罕见!
“还有粟米,不管粮行里卖多少一斤,我这边都少2文,直到把价格打落到正常为止。”
侯县令嘴唇都在颤抖,顾小先生能力魄力俱是顶尖,有他相助,这一波政绩考核,他青田县排第一!
人就是这样,不久之前他还焦头烂额,求神拜佛只要流民不出大乱子就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现在难题解了,他便开始考虑起别的事儿来了。
然而顾小先生给的惊喜远远不止这些。
“还有咱县里的粮种问题。”
顾洲远帮侯县令把打翻的茶盏扶正,然后倒上茶水,不紧不慢道。
“我觉得等朝廷拨发粮种已然来不及了,可以让县里百姓种植木薯。”
“木薯种植很是简单,只要将木薯茎杆浅埋于土中便可。”
“而木薯木质茎杆是不可食用的!”
“不可食用”四个字,顾洲远特意加重语气。
侯县令顿时悟了,当下这种情况,种植木薯是最最完美的解决办法。
他起身帮顾洲远斟上茶水,斟酌着道:“那个木薯之前已经被老百姓抢收殆尽,过了这么长时间,木薯茎杆大概也是丢弃了,这……”
侯县令的意思顾洲远明白,老百姓才没有那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即便是有那么一部分人眼光长远,可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你在山上留种苗,转头就会被别的村民给刨了去。
“木薯种苗我这里也有。”
在侯县令满怀期待的眼神注视下,顾洲远果然开口了。
黄心木薯杆在系统商城里卖0.3商城币一根。
一万根一买的话还有优惠,一根只要0.2商城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