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分赃大会一时陷入僵局,最后还是王家家主王贵提议道:“平均分配吧!这次行动当中,各家出力都差不多,毕竟一场小小的官司而已。
但是后期面对其他家族的反噬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团结一致,把精力用来对付外面那些有想法的家族。
另外就是一定要保证李逍遥在美丽国把牢底坐穿,最好是让他在里面“躲猫猫”死亡。”
听到王贵说起躲猫猫,其余六人全都笑了起来,刚刚还十分严肃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下来,明珠笑着说道:“那个张俊也要处理好!”
他说的处理,就是字面意思了:虽然张俊有认识有态度,很配合也很老实,但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人才是最老实的,他们永远不会出尔反尔。
“明老哥说得是!”
“老哥说得是!”
“在美丽国我有几个议员朋友,李逍遥的事情可以说上话!这件事情上,大家有力出力,有人出人,容不得半点差错!”明珠继续说道。
今天在这里的几个家主都清楚:张俊这样的小人物,蹍死他跟蹍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不值得多讨论;但是李逍遥不一样,杀李联盟十三家族前车之鉴还在,肖家最后一个人肖全孝还在京城四处奔走呢。
明珠这是提醒大家,万万不能让李逍遥从美丽国的巡捕房里出来了。
明家是勋贵之家,很早以前就跟美丽国有过交道,这么多年累积起来,能够在美丽国有些议员朋友,那是非常了不起的。
其余各个家族在这方面无法跟明家相比,但也是各自出力。
“白家在美丽国跟电视台有过合作,可以请他们做几期关于大乾威胁论的节目,带一下节奏,提一下李逍遥,引导社会舆论。”白晓生微笑着说道。
在美丽国社会舆论是一柄利剑,他们有这么一句话:得舆论者得天下!
白晓生能够这么说,证明也是为了在各位家主面前树立威望:白家可以影响美丽国的舆论,同样也可以挟洋自重。
大乾百年以来的传统都是西洋人为第一等人,东洋人为第二等人,明珠他们这拔勋贵是第三等人,白家这些只能算是第四等人。
白家能够跟影响第一等人西洋人,真的算是跨越阶层了,这一次就连明珠也多年了白晓生两眼,心里想着事后要跟白家多来往一些。
王贵微笑着说道:“我家跟美丽国内的几位电影明星有过合作,可以请他们对李逍遥的事情发表一些看法。”
请这些电影明星发表看法,这些人的看法表面上是个人行为,实际上却是能够影响几百万上千万崇拜者看法的。
明珠点了点头,其余各家纷纷发言:大家都是大家族谁家在美丽国没有一些影响力啊?
有些人是跟电视台主持人有过合作,有些是请歌后来大乾开过演唱会,有些人是跟美丽国的商业大佬合作,他们都在美丽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请这些人对李逍遥非法行医这件事发表看法,引导舆论进行影响司法,完全没有问题。
本来李逍遥无证行医,敛财上万亿已经足够判六十万年的刑期了,这个时候大家只不过是顺水推舟,没有半点风险,还能够收获这些大家族的友谊和报答,相信没有人会拒绝的。
七个家族的主事人们越谈越兴奋,越谈越高兴。
最后大家竟然一致决定成立一个叫作“明峰会”以明珠为会长的组织,从今往后七个家族拧成一股绳,对外的行动一致,对内民主讨论。
这个提议让明珠笑得合不拢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听了肖全孝的话,对梦瑶集团动手,不但得了财,还收了一帮小兄弟。
其他六个家主心里同样高兴,杀李联盟虽然已经瓦解,但肖世立整合了十三个家族势力之后,在大乾国内的影响力大家都记忆犹新,现在他们也会步入杀李联盟的老路子了,这些人谁不高兴?
他们已经吸取了前人的教训,这回无论如何也会让李逍遥从美丽国的巡捕房里面逃出来;他们也相信美丽国的实力,绝对不会让李逍遥从巡捕房里出来。
虽然大家天天都在说大乾超过了美丽国,这些身在高位的人嘴巴里面喊着遥遥领先,身体却十分诚实:后代全部送到美丽国去留学经商。
有能力的后代就在美丽国发展,最没有能力的后代才回到大乾国内来继承爵位,继承长辈传承下来的家业。
他们对美丽国有着盲目地崇拜和信心,这一点比大乾国内那些普通百姓要强烈得多。
如果不是对美丽国的巡捕房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这七位家主在杀李联盟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也不会再次对李逍遥的财产动了心思。
相比明珠他们的动作,钱家的动作就温柔得多,他们甚至什么都没有做:钱老爷子带着儿子到逍遥集团总部去视察了一下。
这次视察还在电视上公开发布出来,钱老爷子对逍遥集团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鼓励逍遥一定要保持稳定高速发展。
稳定!这两个字代表了钱老爷子的态度,是对外界的一种主权宣示。
李逍遥其他的财产随便你们怎么搞,但是逍遥集团要稳定,你们不能搞!
如果李逍遥有事,逍遥集团要稳定,就意味着整个集团的人事都不能够动,那么钱明睿顺理成章就是逍遥集团的合法掌舵人;如果李逍遥没有事情,钱明睿还是逍遥集团合法的掌舵人!
钱老爷子这种蹚过多次大风大浪的老人,应付复杂局面,往往只有最简单的办法。
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办法,往往是最让人无解的办法。
钱明睿虽然从小就耳闻目睹,但她根本没有理解爷爷在公司里面走一圈,表扬自己这段话的深意。
只当这是爷爷静极思动,到自己公司来看看而已。
这一点让钱老爷子有些失望:“终究还是太年轻,根本不懂自己这次视察的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