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不由竖了一个大拇指:“还是老余你有魄力啊!”
余大成:“再就是辽东各种物资的采购问题了,温哥你也得帮我消耗一半。”
温体仁闻言,不由哈哈一笑:“老余啊老余,我看你就是一个送财童子啊,跟你一起办事,怎么就如此痛快呢。”
温体仁不太在乎身外之物,但并不代表别人也不在乎。
俗语云,千里为官只为财嘛。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温体仁也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一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提供机会的,其党羽损公肥私、各种敛财的手段,温体仁也是需要持默许态度的。
余大成这次让温体仁帮的忙,一个个的背后都蕴藏着巨大利益,余大成让他帮忙,其实就是在变相帮着温体仁巩固朝廷地位啊!
在明末这种腐败成风的时代,只有能给手下带来利益的首辅,才是大家心目中的好首辅啊!
余大成和温体仁在房间里聊了很久,时不时就有一阵爽朗的笑声传出。
等到余大成离开内阁大堂的时候,温体仁更是笑呵呵的把余大成送到衙门外,直到余大成的身影消失,温体仁这才又乐呵呵返回。
回到房间的温体仁立刻召集各部官员商讨辽东问题。
主题很简单,大家以前在辽东干的那些龌龊事情,老余不会检举,事情全部一律揭过。
辽东那片地方,无论是抚恤金还是军费,以及采购等等,都是有着一大票利益集团的,人家老余不仅把一些事情照旧,还在很多地方给出了更多的利益。
比如四成的抚恤金火耗,战时的两成军费火耗,还有各种物资的采购问题,哪个当官的背后没有相关的商人利益群体。
趁着这次的机会,温体仁把一个个的利益集团相关人物重新的撮合收服了一遍。
当然,人家余大成都各种让步了,大家平时做事情也得靠谱一些。
比如物资采购问题,以后坚决不能以次充好,价格坚决必须公道等等。
移民过路费的事情,温体仁更是重新搞出来了一个新的利益集团。
温体仁出面,替余大成办事,一时间,朝堂诸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温体仁和余大成和好了。
再加上余大成最近也一直都在各个同僚处走动,余大成每次都是大夸特夸温体仁是他的真伯乐,温体仁的伯乐之名逐渐坐实。
崇祯七年八月二十八,朝廷对于余大成的赏赐终于是下来了。
皇帝直接给余大成加了一个太子太傅的尊衔,封了一个伯爵,再就是赏赐了一些金银财宝、大片良田和京城的一处豪华宅邸。
太师、太傅、太保,直接略过太保,封太傅,而且还给余大成加了一个爵位,可见崇祯皇帝的这次的赏赐还是挺大方的。
陈平安则是封了一个正一品的昭武将军,品阶又进了半品,韩凝霜也是从从一品诰命,成了正一品诰命。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金银田地。
好吧,陈平安的封赏也就是这些了。
当然,除了陈平安,陈平安的手下们也有一大批武将被加官进爵。
就比如在山东啥事没干的韩锐宗、韩光武,都有了正三品的昭勇将军、昭毅将军衔。
除了赏赐,抚恤金也是发了下来,在朝廷诸公的一致拥护之下,这次山东阵亡将士们的抚恤金给的标准很高,15两银子一人。
人,这就是两白银,去掉四成分润给各部官员们的好处费,陈平安还能得到两。
好吧,这都是白得的银子,这次对后金的战斗,护商队也就是倒霉死掉了十几个人,轻伤了一两百个而已。
除了抚恤金,大明朝廷还给了30万两白银的军费,这笔军费主要的名目就是开拔银子和各种物资需求。
明末作战时,军队出发前通常有发放开拔银子的惯例。
明末战事频繁,军队调动频繁,为了保证军队的士气和行军的顺利进行,开拔银子成为一项重要的开支。开拔银子主要用于士兵们在出发前准备行装、购买一些必要的物资等,也有部分是作为路途上的补贴,以保障士兵们在行军途中的基本生活需求。
一次作战,能有30万两白银的军费,陈平安也是白赚8成的。
在护商队里可没有开拔银子这种惯例,大明的军队有开拔银子这种惯例,纯粹就是因为平时士兵们的军饷被克扣的太狠,战时要是不补贴一点儿,可就没人愿意真心打仗的。
护商队平时的军饷都是足额发放的,每日三餐还有丰盛的伙食伺候着,这么好的待遇,自然没有开拔银子这一说了。
........
辽东,陈平安接到升官的圣旨之后,看了一眼之后便扔到了一边。
倒是抚恤金和军费,陈平安多看了一眼,这些钱里,陈平安又拿出10万两白银,给了余大成和监军太监一人5万。
发财这种事情嘛,总是见者有份的,平时把人哄好了,别人才不会给你找麻烦。
虽说陈平安现在好像也不怕别人找麻烦,但有些事情,只要是能用银子解决的,那肯定是得用银子来解决的更方便。
在辽东这边等了大半个月,陈平安也没等到皇太极的报复行动,一时间,陈平安也就明白了皇太极这是不敢报复了啊!
眼见在辽东这边已经没什么事情可做了,陈平安决定回趟山东。
山东那边,自己又添了四个孩子,韩凝霜给自己生了一个闺女,云烟和紫嫣也都生了一个闺女,夏月则是生了一个男孩。
好吧,家里一下子又添了四口人,就因为辽东这边的事儿,一直耽搁,陈平安还都没来的及回家看看呢。
这会儿皇太极明显没什么报复行动了,陈平安也就不打算在辽东这边多待了。
10艘蒸汽战船,护送陈平安返回登州城。
有蒸汽战船在,走海路其实要比走陆路要快上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