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种子入地,叶明意识到,要实现长期稳定的高产,必须引入更科学的种植方法。
他决定向佃户们推广轮作制度,这是一种通过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种植顺序,提高土地肥力和产量的农业技术。
叶明知道,这需要佃户们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因此他决定亲自讲解,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并接受这种新的种植方式。
叶明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召集了全庄子的佃户,聚集在庄子的晒谷场上。
他站在人群前,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乡亲,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想和大家聊聊一种新的种植方法——轮作制度。”
佃户们听了,纷纷露出好奇的神情。赵大伯摸着胡子,问道:“三公子,轮作制度是什么?和我们以前种地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样?”
叶明笑了笑,说道:“赵大伯,轮作制度其实很简单,就是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顺序。比如,今年种小麦,明年种豆类,后年种蔬菜。这样,土地的肥力不会被耗尽,庄稼的产量也会更高。”
接着叶明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说道:“大家看,土地就像一个人,种庄稼就像干活,干久了就会累。如果一直种同一种作物,土地就会越来越累,肥力也会越来越差。但如果我们换一种作物,土地就能休息一下,恢复肥力。”
他接着说道:“比如,豆类作物,像大豆、豌豆,它们的根部有一种特殊的东西,可以固定空气中的士氮气,变成肥料。种完豆类后,土地里的氮肥就会增加,再种小麦或其他作物,就能长得更好。”
佃户们听了,纷纷点头。叶田补充道:“三公子说得对,虽然不知道什么氮气,但是我听人说过,豆类作物能让土地更肥。”
叶明继续说道:“另外,轮作还能减少病虫害。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病虫害,如果一直种同一种作物,病虫害就会越来越多。但通过轮作,病虫害就没有了生存的环境,庄稼也就更健康。”
佃户们交头接耳起来,不少人眼里已有跃跃欲试之意。
这时,一位年轻的佃户站了出来,有些担忧地问:“三少爷,这听起来确实不错,可是咱们没这么试过,万一失败了咋办?全家老小可都指望着这点地糊口呢。”
叶明早有预料般点点头,说道:“这位兄弟担心得有理。所以一开始,我们可以先拿出一小部分田地尝试。我也会全程跟进,若遇到问题,我会及时解决。而且,我家中还有些余粮,就算真的收成不好,我也保证不让大家饿肚子。”
众人听闻此言,心中大定。
只见叶田激动地涨红了脸,扯着嗓子大声喊道:“三公子如此设身处地为咱这些穷苦人着想,俺叶田第一个响应!”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在这空旷的田野上传得老远。
其余众人见此情形,也都受到感染,纷纷附和起来,表示自己同样愿意尝试这种新的耕作方式。一时间,人声鼎沸,场面好不热闹。
站在人群前方的叶明看着眼前这一幕,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他微微点了点头,朗声道:“既然大家都有这份心,那咱们现在就好好商量一下具体该用哪些田地来试行轮作吧。等确定好之后,我会再仔细给大伙讲讲每种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注意事项,确保咱们这次试验能够顺顺利利、取得成功!”
说罢,他大手一挥,示意众人围拢过来,共同商讨这件关乎民生大计的重要事宜。
于是,众人围绕着叶明,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晒谷场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氛围,仿佛丰收就在眼前。
叶明拿起一张纸,上面画了庄子的田地分布图。他说道:“我们把庄子的东边田地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按照不同的顺序种植作物。比如,第一年,甲区种小麦,已区种豆类,丙区种蔬菜;第二年,甲区种豆类,已区种蔬菜,丙区种小麦;第三年,再轮换一次。”
他指着图,详细解释道:“这样,每块土地都有机会休息和恢复肥力。而且,通过合理安排,我们还能保证每年都有足够的小麦、豆类和蔬菜。”
佃户们听了,纷纷点头。赵大伯说道:“三公子,这方法听起来不错,但会不会很麻烦?”
叶明笑了笑,说道:“刚开始可能会有些不习惯,但只要大家按照计划来,很快就能掌握。而且,我会安排人定期检查和指导,确保大家都能顺利实施。”
叶明看到佃户们还有些疑虑,便说道:“我知道,改变种植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问我。”
一个佃户问道:“三公子,如果按照轮作制度种地,会不会影响收成?”
叶明说道:“不会的。相反,轮作制度能让土地更肥,庄稼长得更好,收成也会更高。而且,通过减少病虫害,我们还能节省很多农药和肥料。”
另一个佃户问道:“那我们怎么知道哪些作物可以轮作?”
叶明回答道:“一般来说,小麦、豆类和蔬菜是常见的轮作组合。我会给大家一份详细的轮作计划,告诉大家每块地每年该种什么。”
叶明看到佃户们对轮作制度有了初步的理解,便说道:“接下来,我会安排人把每块地的轮作计划写清楚,贴在庄子的公告栏上。大家按照计划种地就行。”
他接着说道:“我会定期组织培训,教大家如何实施轮作制度。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或者李天宝。”
佃户们听了,纷纷表示愿意尝试。赵大伯说道:“三公子,既然您说有好处,那我们愿意试试。只要能让庄稼长得更好,我们不怕麻烦。”
叶明点了点头,说道:“赵大伯,您说得对。只要用心,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情。”
随后在叶明的组织下,庄子上的轮作制度正式开始实施。
随着叶明在庄子东边的田地上推广轮作制度,佃户们开始按照计划种植不同的作物。
叶明深知,轮作制度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科学的规划,还需要佃户们的理解和配合。因此,他决定亲自监督和指导轮作计划的实施,并解决佃户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叶明站在庄子东边的田埂上,拿着一张详细的地图,向佃户们解释轮作计划的具体安排:
“各位乡亲,咱们东边的田地一共分成了三个区域,分别是甲区、乙区和丙区。今年,甲区种小麦,乙区种豆类,丙区种蔬菜。明年,甲区种豆类,b区种蔬菜,c区种小麦。后年,再轮换一次。”
他还是按照昨天的说法给安排了下去。
叶明带着佃户们来到甲区,说道:“今年甲区种小麦。大家先把土地翻松,然后用播种机均匀地撒种。记得播种深度要控制在三寸左右,这样麦苗才能长得好。”
佃户们按照叶明的指导,开始翻土和播种。赵大伯一边播种,一边说道:“三公子,这播种机确实比手工撒种快多了,省了不少力气。”
叶明点了点头,说道:“赵大伯,这播种机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让麦苗生长得更整齐。只要大家用心,庄稼一定能长得好。”
来到乙区,叶明说道:“乙区今年种豆类。大家先把土地平整好,然后按照每行一尺的间距,挖好播种沟。豆类种子要一颗颗地放进去,覆土后浇点水。”
佃户们开始忙碌起来。张老四一边播种,一边问道:“三公子,豆类种下去后,需要施肥吗?”
叶明回答道:“豆类不需要太多肥料,它们自己就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不过,可以在播种前撒点草木灰,这样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张老四点了点头,说道:“明白了,这就去准备草木灰。”
最后来到丙区,叶明说道:“丙区今年种蔬菜。大家先把土地翻松,然后按照每行八寸的间距,种上青菜、萝卜和茄子。蔬菜需要的水分比较多,记得定期浇水。”
佃户们开始种植蔬菜。李二嫂一边种菜,一边问道:“三公子,蔬菜种下去后,怎么防止虫子咬?”
叶明说道:“可以用草木灰和辣椒水混合,喷洒在菜叶上。这样既能防虫,又不会影响蔬菜的品质。”
李二嫂听了,说道:“这个办法好,我这就去试试。”
很快在叶明的指挥下,三个区都分别种上了不同的农作物,然后他又找了一趟赵旭和李君泽,让他们两个也把各自的庄子都改造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