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南行的全力支持下,刘备军主力除了冀州方向田豫统帅的十营步兵和五营骑兵,徐州方向黄忠和刘宠共同指挥的十五营步兵,五营水兵和五营弓兵之外,正规军全部集结到了东郡。共计是有五十五个营的步兵,十五营骑兵和十五营弓兵,以及五营的水军,算上辅助人员,是真正的十万精锐。
而这样一支大军背后,那也是刘备军顶尖的将领和谋臣尽数集结。武安国和鲜于辅这样在历史上留过名的将领,就只能在徐州和冀州参与守备作战。审配这样的谋士也只能是在冀州安排针对袁绍的防御。
刘备军在这场战争里也把主力分成了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主攻方向,向河内的荥阳,这一路由刘备亲自率领。
这荥阳可是天下交通要害,南北交通都集中在这里,拿下荥阳,就等于是切断了河南和河北的关联。这样之后,袁绍的魏郡就彻底失去和南方袁氏的主要沟通渠道,很难再互相支援了。
这一路,刘备亲自率领张飞、赵云、于禁、高顺等人,带领三十营步兵、十营弓箭手和八营骑兵,再加上甘宁率领的五营水兵构成。给他参谋军机的是陈宫、庞统和诸葛亮,以便更顺利的发动进攻。
第二路也是向南进攻陈留,主要目的是阻碍袁术提供的援军,并且策应第一路主力和第三路的友军。所以,这一路由关羽率领,手下更有太史慈和魏延这样善于作战的将领,率领六营骑兵和十营步兵,担负牵制敌军之责任。
当然,刘备也深知对手难以对付,把贾诩这个自己手下最重要的谋士安排和关羽配合,希望他们能够合作取得战果,拦截袁术可能派出来的大军。也是一支机动兵力,随时支援其他战场。
第三路兵马由徐晃率领,主要目的是进攻定陶,牵制袁术的兵力,吸引袁氏的注意力,并且策应徐州方向的友军。刘备军可没人真的要把孙氏不会为袁氏出兵当成是真的,这一路策应也是必须的。
为了更好的攻取袁氏腹地的城池,这一路的主要谋士是兖州陈宫和擅长与各路豪杰沟通的徐庶,而随行的将领包括臧霸在内,都有一些指挥攻城或者结寨的经验。
大军在九月初一出征,正好赶在秋收时节,分别从驻地大举出发。
率先进军的是关羽所部。
关羽亲率士兵乘小舟过河,趁着夜色杀入袁术军设置的营垒,一夜之间攻破袁术军沿河设置的三座大营,然后是大举进攻。
以骑兵的机动性在整个陈留郡和济阴郡北部收缴袁氏的粮草和税收。
这就是长期作战的基础,粮草和辎重,甚至是人民。
这也是为什么保持攻势具有如此大的优势,让军事家们趋之若鹜。守城当然比攻城容易的多,少数兵力加上民夫守城,可要比能够用于进攻的士兵便宜多了。
可是,只是防守一方面对士气不利,更重要的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对方会夺取你城池防御所依赖的生产能力。没有了生产能力支持,城池就起不到防御的作用,反而是消耗物资的黑洞。
从一座城池向另一座城池大量运输物资,在不能借助水路运输的情况下,那就意味着巨大的消耗。
除非,这座城池能够庇护后方极大范围的区域,否则不能靠自身维持防御的城市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
这也是刘备军在规划战术的时候,死守的防线就是泗水沿线,而且要防御徐州方向。因为唯有如此,才能维持沿线城市的后勤给养,并且保证后方青州作战补给基地的安全。
可是,随着鄄城被攻破,濮阳被刘备军控制,如今整个兖州腹地自然就完全被刘备军的兵锋覆盖。在刘备军的骑兵面前,几乎没有什么天然的阻碍,阻止他们在秋收时节将袁氏的收入洗劫一空。
原本刘备军不经常这么做,背后的原因在于刘备本人的理想主义。但是如今到了战事最关键的时期,正如庞统所说是决定天下的战斗,甚至可以说是足以最终决定天下的走向。
当然,这也有另一重原因,那就是顾南行会继续接受来自袁氏的难民。他们会有效的把所有人都安置好,这是刘备的信心的另一重开源。
而且,刘备军所使用的方式是非常文明的,相比于那些野蛮抢夺的军队来说。
例如,刘备军会在来到村口,很礼貌的召唤来乡老或者世家望族的代表,然后拿出有刘备和顾南行签章的敕命。
以大汉大将军和大司农的名义向他们收取今年的税赋,用于和叛逆袁氏进行战争。
当然,敕命里也会说清楚,如果不把这些交齐,那么刘备军就会对背叛大汉的这些官员和世家进行惩戒。而且,收取之后还会给予对方收据,保证刘备军不会反复前来骚扰。
总而言之,只要袁氏不是刮地三尺,那这些村庄肯定还是可以过下去的。
当然这种做法在这个时代,也只有如刘备军这样的脱产军队才能够实施。其他诸侯的大军,既没有足够的人力,也没有足够的执行力,更没有足够的纪律。
而就在关羽率领的刘备军在河内郡、陈留郡和济北郡活跃,到处收缴粮食的同时,刘备军的两路大军分别已经前进到了白马和定陶。
这两地,白马是袁绍手下的大将张合率领两万多人马据守,防止刘备军渡河进入到河内地界。
而定陶则是从鄄城逃过一劫的吕范,带领两万新兵是指挥整条防线上的袁术军进行防御。
虽然张合的实力和领兵能力都要强于吕范,可是刘备军主力和徐晃军的偏师实力相差也很巨大,定陶城和白马的营寨坚固程度也相去甚远。
是以,张合面对的局面要比定陶城严峻得多。好在张合面对刘备的大军还算沉稳,第一天挡住了刘备军的进攻。
但是,这也只是开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