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特点,办事得先找人,否则多大的事情都办不了。
但这对苏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毕竟她有主动上门的人脉。
王贵用茶杯跟苏暖的碰了一下,笑眯眯地说,“小苏医生,咱们先去看房,只要你对房子满意,之后的事儿我来办。”
苏暖大大方方道:“行。”
那还有什么说的......
三下五除二就吃完晚饭,苏暖跟着王贵直奔四合院,胖婶闲着没事也怕苏暖吃亏,便跟着一起去。距离国营饭店不到一公里,沿着主街直向东步行一刻钟便到了。
一条笔直的胡同,左右各坐落着大大小小的院子,虽然比不上京市,但也能看出小县城当年的繁华。
巷子里老式自行车叮叮当当的,人来人往,见到王贵都热情的打招呼,不知道还以为王贵也在这里住呢,可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那时候的住房制度是按福利分房,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租赁单位或者房管所的房屋,只有少数居民拥有自己的房子。
而王贵在房管所一直负责收房租的工作,这一片的四合院的房产大部分属于王贵收房租的范围。他每个月来这里收一次房租,慢慢的和这里人就混熟了。
“这里原来住的不是举人秀才就是高官显贵,寻常人家根本住不进来。”
“解放那会,这附近大部分的房子都被街道收回来重新进行了分配,所以现在好多都成了大杂院,住的都是一些在附近工厂上班的人,白天只有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在家,晚上热闹很多。”
“不过住的人虽然多,但邻里关系都还算不错,街道办还经常组织放电影,小苏有空可以去看看,就在那边的空地上。”
“……听当初为了护住那个宅子,赵家可是搭了人命进去的......”
胖婶挽着苏暖,小声地在她耳边嘀嘀咕咕,边走边介绍。过了一会儿,王贵就在一户门前停住了脚步。
“到了,就是这家,之前和赵婶子约好了,她这会儿应该在家等我们。”说着,王贵便伸手叩响门环,发出“砰砰”的叩门声。
苏暖不着痕迹的抬头望去,院子左右各有两株枝繁叶茂的海棠树从围墙里探出枝桠伸到墙外,配上青瓦灰墙映红门,端的就是那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没过一会儿,院门就被人从里面打开了,只见一位穿着藏蓝色衬衫三十岁左右青年站在那里。
“咦,小赵怎么是你在,赵婶子呢?”王贵上前一步熟络地拍拍对方的肩膀。
“我妈去市里陪我媳妇了。”小赵笑着回道。
王贵给两人介绍,“这位就是我给你介绍的那人。”胖婶就住在附近,经常走动都眼熟的很,不需要介绍。
闻言,小赵看了眼一旁的苏暖,不禁微微皱眉,心里怀疑她有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买下他的四合院,不过还是买王哥一个面子吧。
他犹豫一下,打开门侧身让几人进来:“进来吧!你们随便看!”
这座院子整体布局苏暖很喜欢,坐北朝南,中轴线布局。
大门靠右,进入大门后便是一面影壁墙,直接阻挡了外人的视线,防止别人窥探院子内的情况。但是估计是年头太过久远了,只能隐约看得出影壁上面雕刻的是荷花的图案。
影壁墙西面有一道月亮门,进去后便是由倒座房所居的前院,旧时候倒座房一般供男性用人居住,偶尔也会给客人暂住。
前院的东西两边各有两间厢房,现在已经打通,改成了厨房和厕所。
院子北侧则是一堵院墙用来将前后院隔开,院墙中间是一道通往内院的垂花门。
内院才是主人居住的正院,大概有一个篮球场那般大,很是宽敞,这点让苏暖有些惊喜,比她预想的还要大一些。
“赵同志,这院子多大?”
“460个平方。”
和想象的差不多,“能带我到每个房间看一下吗?”苏暖问道。
“当然可以,请跟我来。”
小赵领着几人从厢房转到正房,介绍道,“我这个院子是标准的二进四合院,没南房,北房三正两耳共七间房,东西厢房各两间。”
苏暖在每个房间中转了一圈,里面摆放着不少家具,但那些老物件,她也分辨不出来好坏,就是看着,嗯,能用。
房屋的质量也不错,梁木结实瓦片完好,柱子上的漆都还在,可见主人家的珍惜。
正房门前还有块小空地,是以前的花园,可能是因为长期没人打理的关系,里面只稀稀拉拉的长了几朵不甚好看的月季,旁边还挨着一口井。
当然,自来水也是有的,在院子的西南角,苏暖拧开看过,水流挺大的,回头可以整个水池,方便洗东西。
以后一个人住的话,一个月也花不了几毛钱的水费。
上了三级台阶,四人走进正房,房里大包小包的行李堆了满地。
王贵有些讶异,“这么快就收拾好了吗?”
“已经搬走一部分了,你要是不来,过几天说不得房子就卖出去了。”小赵请众人坐下,伸手拿着茶壶给每人倒了杯水。
“我就不喝了,你们聊,我去外头再看看。”胖婶和王贵连忙异口同声道,接下来两人要谈价钱了,他们不好在这。
“小苏,不着急,婶子在外面等你。”胖婶慢走了一步。
“好的,辛苦婶子了,王同志也稍等一会儿。”苏暖点头笑道。
见两人离开了,苏暖抿了口水,才再次开口,“赵同志,你开个价?”
“一千六。”小赵顿了一下,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似是没想到真的要买,不过价格可不能少。
其实他心里是舍不得卖的,毕竟这是赵家的老宅,他还记得小时候在院子里和堂哥们打闹玩耍的感觉,那时候父母和叔伯们都在一旁笑着望着他们。
可也是为了这房子,赵家只剩下他和他妈两个人。
苏暖感觉对方在话音落下后精神一下就duang下去了,见他望着门外的花园发呆,眼底淡淡的不舍,心里明了。
不过一码归一码,虽然她现在不差钱,但也不愿做个冤大头,还价的流程还是要走一走的。
这年月,买东西不还价,那能是正常人吗?当然,除了国营还不了价。
两人一番你来我往,最终拍定一千四百,降了二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