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郡。
沈青盼她们还没到南海郡,沈遇安最先收到南越发动攻势的战报。
沈遇安在府衙中辗转,但岭南的一切事宜离不开他,尽管再担心,也不能就这么撂下担子去关隘口。
下了值,沈遇安回到家中。
在进前厅前,沈遇安面色变幻,最后嘴角噙着笑走了进去。
“奶,今日府中做了什么好吃的。”
“都是你爱吃的菜,渔村送了些今日捞上来的海货,陈厨娘做上了,鲜美得很。”
王氏笑盈盈地和孙子说着,转头吩咐下人上菜。
尽管只有祖孙两人,但桌上的菜满满当当,沈遇安胃口大,没一会儿桌上的菜就被沈遇安扫荡干净。
饭后祖孙俩聊了一会儿,沈遇安便去书房忙碌了。
看着孙子离开的背影,王氏轻轻叹气:“家中没了刘氏这棒槌,倒是安静得很。”
“老夫人这是想夫人和大小姐了。”
“家中人口不多,遇安每日有公务要繁忙,刘氏和盼姐儿一走,剩下老婆子一个可不就觉得安静了些。”
往日刘氏日日在跟前,没少因为嘴笨被她捶,这会儿见不到人了,倒是想念起来。
回到书房的沈遇安并没有忙公务,反而有些坐立难安起来。
次日,沈青盼和元奇峰在路上碰到了。
“大小,公子。”元奇峰改口道。
沈青盼随口一问:“元护卫怎么到这来?”
“大人有事让属下到关隘口,公子,司徒少将军的伤势如何了?”
“解了毒,余毒和伤养几日便可,关隘口昨日发生战乱,情况紧急,我便带着人打道回府,也不知战况如何了。”
听到关隘口发生战乱,元奇峰面色有些着急,没多久便带着人离开了。
沈青盼等人也没耽搁,在天黑之前匆匆赶到南海郡。
此刻,一行人早已疲惫不堪。
“大人,大小姐她们回来了。”李小平激动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沈遇安披着外衣疾步往外走去,见到浑身疲惫不堪,但没有受伤的家人,沈遇安提着的心落了下来。
“怎么样?此次关隘口之行没有碰到危险吧?”沈遇安上下打量着刘氏和沈青盼。
“去的时候好像有人放了麻绳想动我们,不过青盼不惧危险表明身份,那些人并没有动手。”
沈遇安听到刘氏的话放心之余,又对刘氏说的话有些介怀。
“三郎,你们在何处碰到的危险?”
“黑风岭。”
沈遇安皱眉,黑风岭是有个寨子,看来这黑风岭的寨子已经成土匪窝了。
不过对方倒是知晓轻重,没有劫官府之人。
他现在事情多,黑风岭之事日后再说吧。
“陈厨娘已经在做汤面了,你们先去洗漱。”王氏走了过来。
沈遇安看着面前疲惫的几人,轻笑道:“是我疏忽了,还是奶细心。”
王氏摇头,“你担心家人无可厚非。”
等刘氏和沈青盼洗漱完到膳厅,王氏和沈遇安心疼地看着母女俩埋头苦吃。
王氏更是对之前的打算有些动摇起来。
阿璟那孩子哪哪都好,就是不安稳,若是日后成亲,难不成让孙女日日担忧奔走?
可,孙女好像有意司徒璟,想到这,王氏又皱起眉头。
沈青盼吃了两碗汤面,长舒一口气,和王氏说起此行一路上的事来。
“也就是说你们没到关隘口?”
沈青盼点头,“是,虽想救人,可母亲和我的安危更重要些。”
王氏看向平静的孙女,满意笑笑:“盼姐儿顾全大局,不错不错。”
沈遇安看着满面笑容的王氏,眉眼带出笑来。
哦豁,看来司徒璟追妻之路日后难上加难啊。
在沈青盼等人回到南海郡时,元奇峰等人也到了关隘口。
他们并没有一下就去军营,在城中观察了几日,见关隘口并没有什么动乱,临走前,元奇峰这才到军营拜访。
“少将军。”
司徒璟见到元奇峰,笑着上前:“可是你家大人有事交代?”
“大人怕南越贼心不死,关隘口后方乃岭南一众百姓,大人忧心百姓安稳,命属下前来探查战况。”
司徒璟眼神变动,按说南越发动之时,斥候到南海郡报信,元护卫他们再过来,时间可对不上。
按照元奇峰等人到关隘口的时日来算,他们来得太快了,而且关心战况为何又在城内几日,今日才来拜访询问战况。
至于司徒璟怎么得知元奇峰等人前几日就到关隘口,如今关隘口可是在他的掌管之下,几人又带着官府腰牌,并没有掩人耳目。
“前几日本将军身受重伤昏迷不醒,南越接机发难,幸陛下对母亲信重,有虎符在手,母亲临阵上阵,挡住南越的猛攻。”
最后,司徒璟写了关隘口的战报让元奇峰拿回去。
“属下定会亲手交到大人手上。”元奇峰拿着信一脸郑重道。
司徒璟颔首,接着拿出几封信来:“刚刚是公务上的事,这是我给沈老夫人和沈夫人的信。”
元奇峰看着面前的四封信,这可不止是给老夫人她们的信啊。
“劳烦元护卫了。”
元奇峰看着之前的上司,如今正眼神闪躲不看他。
“属下定会代劳。”
元奇峰等人回南海郡之前,沈遇安便收到关隘口战乱被平息,还是年迈的国公夫人亲自领兵上阵。
回到沈家,沈遇安忍不住和家人吐槽道:“国公夫人可比司徒璟这家伙靠谱多了。”
沈遇安的话,沈家人非常赞同。
“可不是,要不是国公夫人和善,我也不会,”沈青盼说到此处,见家人都看过来,沈青盼咽下口中的话。
“国公夫人行事果断心胸宽怀,若不是她,说不定司徒璟这次没那么容易脱险。”
别人不知道,但南越攻打关隘口的时候,沈青盼打算转道回南海郡的事沈家是知道的。
而沈遇安更是知道其中的内情,他姐本是给一些药给郑三郎送去关隘口,可若是如此,司徒璟体内的毒便没有那么容易解开了。
被沈家人夸赞的国公夫人,此刻正在和儿子商议事情。
见儿子面容不佳,国公夫人宽慰道:“你父亲手握兵权,因你之事,京中又没有武安公府要害在,陛下心存疑忌乃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