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妤到徐园的时候陆宴辞安排的人也到门口了,他们刚要进去,徐暖就出来了。
“表嫂。”
江妤听到声响后,缓缓地转过头朝着门里面望去。只见徐暖脚步匆匆地朝这边走来,她的手上紧紧握着一块散发着淡淡香气的米糕。
由于走得急,徐暖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步伐速度。
眼看着徐暖就要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了,江妤赶忙伸出手去扶住她,并小心翼翼地帮助她顺利越过门槛。
徐暖站稳之后,江妤关切地问道:“怎么这么匆忙就跑出来?”
徐暖定了定神,微笑着看向江妤说道:“表嫂,你下午有时间,我实在是太高兴了!”
江妤听后微微低下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她轻声解释道:“其实我们来到京都都已经有两三天了,但是因为各种事情缠身,一直没能抽出空来看外婆还有你们大家。一直到今天才好不容易有点时间,可以过来看看。”
徐暖连忙摆摆手,表示理解,安慰道:“表嫂,没事,大家都知道你和表哥这次来京都是工作,所以能够抽空来已经非常难得了。”
说着,她亲昵地挽起了江妤的手臂。
就这样,两人肩并着肩慢慢地走进了家门。
徐暖一边走着,一边和江妤说道:“现在这个时间点,老太太应该正在午睡。等会儿她要是醒来看到你来了,肯定会很开心。”
江妤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
忽然间,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江妤才开口问徐暖:“对了,那如意呢?是不是也睡午觉了?”
话音刚落,江妤又细心地提醒身边的徐暖注意脚下的台阶,以免不小心摔倒。
徐暖跟着表嫂的脚步,抬脚上了台阶,才说:“大哥和大嫂带着小如意回嫂子娘家了,前天去的,估计一会儿下午点也会回来。”
说起小如意,徐暖忍不住说:“小孩子生病好吓人,前一次小如意发高烧全家人都跟着着急,小小一个,发起高烧好可怜,当时吓得大哥和大嫂抱着小如意去医院。”
江妤平日里的生活圈子里并没有太多小孩子的身影,但即便如此,她多少还是了解一些关于孩子尤其是处于婴儿时期的孩子们有多难照顾的情况。
此时,徐暖领着嫂嫂朝着客厅走去,并关切地问道:“对了,表嫂,你中午吃过饭吗?”
听到徐暖的询问,表嫂微笑着回答道:“我已经吃过午饭了。”
“我已经吃过了。”
“我还说没吃的话让阿姨给你准备呢。”
说着徐暖打了一个哈欠,到她睡觉的时间了。
江妤说:“刚刚还说无聊呢,现在知道困了。”
徐暖手掩住又是一个哈欠,“我也没想到能这么困。”
江妤刚准备说话呢,自己也跟着打了一个哈欠,眼泪都要出来了。
“哈欠会传染。”
江妤点点头,确实是这样的,一下子自己就来了感觉,自己也控制不住。
徐暖拉着表嫂的胳膊,说:“要不我们先去睡个午觉?”
江妤又忍不住打了一个,伸手擦了擦自己的眼泪,觉得暖暖这个建议很不错,“我觉得可以。”
然后姑嫂俩就没去客厅,而是直接各自去睡午觉了。
江妤去上次她和陆宴辞住的那个房间,徐暖则自己回自己的房间。
下午,徐老太太午睡醒来,按这习惯吃一碗小米粥,阿姨说:“老太太,今天陆少夫人来了。”
徐老太太一听是小辞媳妇,满脸慈笑,放下勺子问:“那现在阿妤在哪?”
阿姨老太太高兴,说:“陆少夫人和小姐都去睡午觉了,估计要一会儿才醒了。”
“外婆。”
刚刚在说她呢,江妤就走了进来,见到外婆在,就先喊了一声。
然后继续走进来,往徐外婆的方向去。
徐老太太看见真的是阿妤,笑着站了起来,伸手去要牵阿妤的手。
江妤也很配合的把手递了上去,又喊了一声:“外婆。”
徐老太太拉着外孙媳妇儿的手,满眼慈爱笑意,“什么时候过来的呀?怎么过来也不和外婆说一声呢?自己来的吗?”
江妤搀扶着外婆坐下,徐老太太马上让阿姨也给阿妤盛一碗小米粥。
江妤回外婆的话:“前两天就过来了,来京都出差,一直忙工作才没有过来看外婆。宴辞也来了,但是今天没时间过来。”
外婆知道陆宴辞也一起来了才放心,但是还是说:“你月份在慢慢大了,最好是不要出远门了,也最好出门的时候带几人出门,万一出了什么状况还有人在身边。”
江妤乖乖的点点头,说:“嗯,好的,外婆,我会注意的。”
说着阿姨就把小米粥端到了江妤的面前,江妤道谢后伸手去拿了勺子。
习惯性用勺子搅了搅,外婆说:“这次的小米是他们特地去农家收的,味道非常不错,你尝尝。”
江妤微笑着点点头,然后一只手撩着头发,微微低头下去吃了一口。
香糯微甜,入口顺滑,这个小米粥熬的很好吃。
“怎么样?”
外婆期待的眼神看着江妤,希望能符合她的口味。
江妤舌头微微舔了舔唇角,说:“确实很不错。”
“不错多吃点,等你们时候回去了,我让人给你们寄点。不过这个小米可不能熬时间太长,但是也没事,到时候让御华水湾的阿姨加一下家里阿姨的微信,让阿姨教她。”
“好。”
为难外婆还关心她的饮食。
陪着外婆吃完之后江妤和外婆就慢慢地出去院子里转了转,边散步边闲聊着。
外婆问到小姝:“小姝和景年怎么样了?”
江妤其实对陆小姝的事情并不太清楚了,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自己和她的没有怎么联系。
“他们俩好好的,中秋节回金港陪爸妈他们过年。”
外婆拍拍阿妤的手,说:“既然他们已经有女儿陪过中秋节了,你和宴辞就不回去了,留在京都陪我们过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