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不上去打个招呼吗?”绍兴抱着碗,看向王地藏小声问道。
王地藏打量着经过的那队人马,轻轻摇了摇头:“到了成都自然有机会见面。”
绍兴点了点头,还是忍不住去打量,李小凤他自然是熟的,杨孝严他也见过一次,但是记不太清楚了。
刚才看到他们后,还借着跟杨凌霄长得像的由头,主动问的王地藏那是不是靠山王。
王地藏这才回头瞧见了这一队路过的人马,点头的同时疑惑的问绍兴:“你从哪看出来世子跟王爷长得像的?”
满世界都知道,杨凌霄像洛王妃,跟杨孝严长的一点都不象。
绍兴挠了挠头:“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像。”
王地藏就纳闷了,自己好歹对二人还比较熟悉,只要见过杨凌霄的,都会觉得跟洛王妃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从没听人说过杨凌霄跟杨孝严哪里像。
偏偏绍兴觉得像,王地藏看了又看,还是没觉得哪里像。
绍兴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觉得像,看着那一行不过二十多人的便装队伍越行越远,绍兴这才扭过头来问道:“哥,王爷跟老神仙他们去成都干什么?办武备诏吗?”
王地藏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绍兴不知什么意思,只是一脸疑惑的看着王地藏。
想了一会儿,王地藏才开口说道:“估计也是办武备诏,不过可能跟咱们差不多,可能要对文家动手了。”
绍兴一听就懵了,文家?哪个文家?咱不是出来游历的吗?咋就要办什么文家了?
其实王地藏也的确是抱着出来游历的心思,想好好看看这大好河山。
只不过他虽然还不到三十,可是这一辈子只做了锦衣卫这么一件事,职业习惯很难改掉了。
心理想着什么都不管,实际上还是不由自主的往成都来。
文家,自然是文陆鸳那个文家。
自从沈长安受封蜀王,便久居长安。
前面说过他的封地其实连着蜀地到长安,几乎把整个秦岭囊括其中,你就想有多大吧。
所以这蜀地,沈长安一直派文陆鸳打理,最严重的时候,甚至有蜀中头顶无皇帝,只尊文二一片天的说法。
为此,文陆鸳曾经把自己关在囚车里,背上绑着荆条,一路到长安跟蜀王请罪。
沈长安自然没有怪罪,文陆鸳他是相信的。
而且讲道理,文陆鸳其实这个人没什么反心,在蜀中之所以威望如此之高,是人家确实经营的好。
蜀地山路难行,自古易守难攻,也正因为如此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体系。
文陆鸳手持朝廷跟蜀王两道任命,在蜀地重民生轻徭役,终年奔波四处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军队的训练管理。
总之文陆鸳这个人,放在辽东就是曲九江那个级别的,可是文陆鸳虽然同样辽东出身,无奈杨孝严起了疑心。
杨孝严没有明着要办文陆鸳,自从被调去参战,文陆鸳也就明白了杨孝严的意思。
当时他就知道,只要自己打赢了,杨孝严就不会追究自己,最起码不会要了自己的命。
这就看出来文陆鸳的过人之处了,当时整个大秦,有几个人能看出来杨孝严这是安排了一帮人去送死?
当然看不出来!他杨孝严的亲儿子就在军中。
可是文陆鸳看出来了,虽然他没看出来杨孝严要杀河东王父子,可是他能看出来杨孝严也有敲打自己的意思,这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可惜他打输了,杨孝严这个人向来不讲理,他还觉得自己特别讲道理。
后来有几次喝酒还心安理得的往地上倒了几杯,说是敬赵肆的,敬文陆鸳的。
他觉得,这事跟他没关系,他是准备动手的,可是没轮得着他出手,这就也怪不到他头上。
总之文陆鸳死了,这之后朝廷派人顶替了文陆鸳在蜀的职位,兵部侍郎刘飞鹏调任成都巡抚,总领蜀中军政大权。
沈长安也没有再派人,其实沈长安压根不爱管这些事,前面说过,他就是个修仙的性子,跟白起有的一拼,处理这些事物比杀了他还难受。
所以这蜀地实际上,已经半收归朝廷了。
沈长安才不在意这些,当初要不是赢胜硬封给他,他只想在长安当个安乐王爷。
这刘飞鹏虽说是从中央往地方调,但这可是封疆大吏啊!
大秦满打满算也没有几个,从三品直接蹦到正二品,而且是有军政大权的一把手,当即刘飞鹏便一步迈入了大秦的权利巅峰。
要知道,他也才三十出头。说这刘飞鹏的出身也是有意思,刘家可不是什么跟着大秦从辽东起家的老人,刘家的崛起完全是赢胜一手造就。
刘飞鹏跟王地藏还沾着亲戚,王地藏的夫人刘思思,是刘飞鹏的亲妹妹。
大秦开国第一任吏部尚书,是赢胜钦点的刘老爷子,也就是王地藏他老丈人。
不过老头身体不好,比赢胜还早走好几年。
所以刘家这一枝其实算是赢胜的嫡系,不过自从刘老爷子走后,刘家就没什么实际上的掌权人物了。
刘家老大是秦奋手下副将,这几年因为伤病一直卧床。刘飞鹏又太年轻,能做到兵部侍郎已然拔尖,所以这些年刘家一直不温不火,导致很多人都快把刘家忘了。
刘飞鹏被调任成都巡抚,是杨孝严亲自定的。
倒不是杨孝严看重他的能力,这个位置杨孝严大把的人能派去,可是他又觉得派自己的人不合适,老这么安排,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像是要造反。
这就是杨孝严的毛病了,用自己人觉得自己要造反,用别人的人觉得别人要造反,就比如文陆鸳,文家虽然坐大,可是也的确暂时没有反心啊!
不过从以防万一的角度出发,杨孝严的做法也没错。所以啊,所谓伴君如伴虎不过如此,没本事不行,本事太大也不行。
杨孝严认为得用赢夫的人,可赢夫才刚刚及冠理政,这第一批科举还都是小屁孩呢。
赢胜给留的顾命大臣就剩下谭正一个,如今谭正又正坐百官之首,势力也已经实在太大。
用谭正的人?谭正自己怕是都不同意。
所以杨孝严只有刘飞鹏这么一个人选,谭正也觉得刘飞鹏合适。
哪合适?年龄?不合适。资历?不合适。能力?有个屁的能力!
杨孝严把这货叫去问话的时候,就看出来这是个闷骚的性子啊,来的时候看着一本正经,那模样活脱脱老实人一个。
要不是杨孝严手上还拿着靠山王府的谍报,还真就被骗过去了。
这厮不算府上的妻妾,外面光是相好就不下十人。
当然,这种事无伤大雅,反正也没人可派,就把刘飞鹏调过去了,原本没指望他有什么作为,毕竟还太年轻。
可是这刘飞鹏到了成都,如同放虎归山!
杨孝严可是一句话都没交代过啊,这事儿杨孝严都觉得冤枉,他是真没跟刘飞鹏说过要办文家啊。
可是刘飞鹏到了成都,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烧的就是文家,第二把烧的还是文家,第三把烧的也是文家!
一时之间这蜀中可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文家当然是都快哭了,其他人可就乐见其成了,文家只要倒台了,那不得有大把的油水让出来吗?
可是文家也不是好欺负的,你查我家有没有私占民田,我就让人四处给你要钱,补军备修房屋,诺大个蜀中用钱的地方还少?
你查办我家嫡系官员,我就上万民血书到京城参你刘飞鹏二十一条大罪。
反正两边打的是叫一个不可开交,当然不是真刀真枪的干,就是官场上那些尔虐我诈的手段。
可别小看了不可开交四个字,文家那是蜀中土着,现如今是当之无愧的蜀中大族,刘飞鹏是只身空降,所带门客师爷幕僚不过十人,能与文家打的不可开交,足见其以前在京中何等隐忍。
只不过双方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正赶上两广叛乱,一时之间也是没空管他们,也是存在考校刘飞鹏的意思。
谭正的态度一直棱模两可,似乎并不准备插手。
杨孝严呢,也是这么个意思。
双方到最后都闹到了什么地步?蜀中锦衣卫本着王地藏的授意,一直在中间和稀泥,是谁也不帮,谁也不管,就是打哈哈。
结果最后双方竟然同时上书参了锦衣卫一本,这可把大家伙都整乐了。
那成都府锦衣卫千总本来还有点担心,结果王地藏就捎了一句话来:干得好。
瞬间心就放回了肚子里,毕竟咱执行的是老祖宗的命令不是,何惧之有?
这么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现在蜀中的战局可就不一样了,刘飞鹏到底空降二来,底蕴不足。
所以,王地藏这不是准备跟绍兴到成都转转,毕竟要实地看看情况再做决定,而且朝廷那边也还没有命令,所以俩人准备很低调的来。
没成想在这路上就碰到杨孝严,看杨孝严这一行人的样子,似乎也准备很低调的进成都,王地藏心里也就有了底,知道这次必然有好戏看。
话说杨孝严跟李小凤骑马慢悠悠的赶路,杨孝严倒是挺舒服,李小凤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让杨孝严坑了。
那晚杨孝严时说出让他帮忙杀个人的时候,他不仅一口酒喷了出来,还顺道骂了句娘。
所以说杨孝严这个性子倒是真的能带坏人,好好的老神仙愣是被带的又喝酒又吃肉又骂娘的。
不过到最后杨孝严也没说是要他帮忙杀谁,只说自己没想好,想好了再告诉他。
这不难为李小凤吗,李小凤实在不敢想有谁得要自己出手,按理来说以杨孝严的修为,打不过的人并不多。
可是如果是碍于身份情面之类的问题,李小凤就不敢想了。
沈长安?李秀秀?想想都觉得是罪过,反正李小凤最后没答应,杨孝严那个二百五就跟没听到李小凤说不行一样,自顾自的只说我就当你答应了啊。
“王爷,前面就到了。”一名护卫抱拳跟杨孝严说。
“嗯。”杨孝严点了点头,他自然感受道了,前面有一股大道的气息,这气息很淡并不是什么打斗的气息,而是一种遗留下来的,类似感悟的东西。
当然,寻常人是感觉不到的。
杨孝严看了看李小凤,李小凤与他对视一眼,轻轻抚着胡须:“嗯,倒是的确有些意思。”
到底是什么事呢?这就是蜀地最近新出的一大奇景了,远远的就看见前面山崖拐弯之处站了不少人,对着对面的山峰指指点点。
一行人驾马来到近前,杨孝严翻身下马,很是随意的向前走去,并没有赶走别人。
可是后面这些感觉到身后来人,看了看杨孝严跟李小凤,自己就让开了,说不上为什么,就连那些人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要让。
可能是因为气质吧?
反正站在山崖边向对面看,只见对面山峰之上,凌厉的书法赫然刻于山壁之上,世人道某某某笔法力透纸背,不知见了这种书法要如何品评?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老道士。”杨孝严看了看李小凤问道:“这字我认不全,你说这诗怎么样?”
李小凤抚须,有点好笑的说道:“诗是好诗,这山壁之上以剑作诗,堪称潇洒至极。不过这字何以用红漆填色?不知何人所为?”
“哈哈哈哈哈哈哈!”听到这杨孝严就忍不住哈哈哈大笑,一副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
李小凤大概也猜出来是怎么回事了,也是忍不住笑。
怎么回事?只见杨孝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道:“据说,哈哈哈哈,据说那小子,写完之后,自己到成都府买了上好的红漆,飞回来自己上色。一趟没有买够,还跑了两趟,哈哈哈哈哈哈。”
李小凤本就猜测如此,听杨孝严一说,也是忍俊不禁,直道:“诗是好诗,这人也是当真二百五。”
远在长沙的李白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心说这是谁在骂我?
这事儿要是让李白知道了,估计得委屈死。你说我写个诗容易吗!我这不是为了让后人瞻仰的时候能看的清楚一点吗?我这不是为了提高大秦的文学水平吗?
人家谁在山间石壁上提诗什么的,不都有人专门刻石填漆存留?我这不是浪了一下,以剑做笔,以山做纸,这玩意写的时候没想到啊!
李白也是写完了才想起来,自己这么写爽是爽了,这谁有本事来填个漆啊?当世也是写出得意篇章高兴,于是就决定自己填,没成想这事儿就传开了。
期初李白还反应不过来有什么好笑的,后来才发觉,自己这样有点生怕别人看不见的意思,不过李白到也不在乎。
而且讲道理,李白这篇诗可不仅仅就是一首诗而已,里面蕴含了李白三条大道的感悟,如果有跟李白走一样路子的修行者,那么观这篇诗,那是有着极大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