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畿,王城内。
当初,王孙策趁着太宰刘向奉诏出使楚国之机,抓住这一机会开始大肆活动起来。
他巧施手段,不断地拉拢那些一直保持中立态度的贵族们。
与此同时,他还得到了周天子在背后默默给予的支持,如此一来,王孙策的势力如滚雪球般迅速膨胀,日益壮大。
而另一边,由于太宰刘向远在楚国执行使命,其所属派系顿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王孙策瞅准时机,果断出手,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对这些失去主心骨的势力展开猛烈进攻。
最终,原本强大的太宰刘向一派,在王孙策的凌厉攻势下逐渐土崩瓦解。
待到太宰刘向完成出使任务,风尘仆仆地返回周王畿时,眼前所见令他大吃一惊,陡然发觉其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范围竟然大幅缩水!
曾经的辉煌已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衰败之象。
此时此刻,王孙策凭借着迅猛发展的势力,几乎完全掌控了整个王城。
尽管太宰刘向不甘心就此认输,奋起反击,接二连三地向王孙策发动攻击,但可惜的是,所有的努力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未能取得丝毫实质性的成果。
眼见局势愈发紧张,周王室内部动荡不安,周天子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保存王室实力以及平息这场愈演愈烈的内乱,不得不亲自出面干预。
于是,他特意传召太宰刘向与小宰王孙策二人一同进宫,试图居中调解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
然而,在这次调停会议上,周天子明显表现出对王孙策的偏袒之意。
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太宰刘向纵使心中有万般委屈和愤恨,却也无可奈何。
权衡利弊之后,他只得忍气吞声,默默地咽下这口苦果,然后黯然神伤地离开了王城。
自那之后,每当面对王孙策那咄咄逼人的挑衅时,太宰刘向所领导的派系都选择了一步又一步地忍耐退让。
时间就这样缓缓流逝,终于在大约一个月之前,太宰刘向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亲自上书给天子,表示由于自己年事已高且身体日渐衰弱,实在难以继续胜任太宰这一要职,恳请天子准许他辞官归隐。
然而,深谋远虑的天子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轻易答应了太宰刘向的请辞请求,那么小宰王孙策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将会急剧膨胀,从而导致朝堂之上的势力失去平衡。
因此,尽管太宰刘向言辞恳切、理由充分,天子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驳回了他的请辞申请。
太宰刘向对于天子这番心思自然也是洞若观火,明白得很。
但他毕竟也是个有血有肉之人,有着自己的尊严和脾气,既然天子不肯让他如愿以偿地辞官离去,那么他干脆就赌气般地称病在家,从此对朝廷政务不闻不问,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
随着太宰刘向的淡出,朝堂之中顿时少了一股能够与小宰王孙策相抗衡的强大力量。
如此一来,王孙策便犹如那脱缰的野马一般,变得越发肆意妄为起来。
如今的他真可谓是春风满面、志得意满,甚至开始公然主导起朝政来,不仅如此,他还毫不客气地向天子进言献策,强烈要求天子必须依照他个人的意愿推行一系列的变法措施。
面对王孙策如此嚣张跋扈的行径,周天子心中虽有诸多不满和不情愿,但无奈此时此刻的朝堂之上确实缺少能够有效制衡王孙策的人物存在。
迫于形势所迫,周天子也只好咬咬牙,违心地同意了王孙策提出的那些变法主张。
眼看着朝堂局势发展到这般田地,周天子不禁懊悔万分。
他深深地自责当初为何会如此过分地偏袒王孙策,对太宰刘向施加过多的压力和逼迫,以致于如今整个朝纲都陷入了严重失衡的尴尬境地。
可事已至此,再多的悔恨也已于事无补,如今应该思考如何制衡王孙策才是首要之事。
王孙策的府邸内。
当王孙策看到晋国的暗使找上门的时候,心中立刻明白,晋国是有事情让他来做了。
王孙策之前不过是一个继承了父位的贵族子弟,所拥有的实力更是在周王室的一众权贵之中不算起眼。
所以当初在晋国的暗卫找上王孙策的时候,王孙策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这些年晋国对王孙策的支持力度的确很大,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所以王孙策的实力才能膨胀得这么快。
“楚国日前已经出兵郑国,已经兵临新郑城下,晋国虽然已经出兵援郑,但晋国希望我们说动天子,让天子下诏要求楚国退兵,并对楚国进行申饬,你们怎么看?”,小宰王孙策接见了晋国的暗卫之后,就将晋国的要求告知其心腹和门客,想要听听他们的想法。
众人在听到楚国已经对郑国动兵的时候,都是一脸惊讶的神色,都打到郑国都城了,但他们居然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主公,晋楚两国对峙之际,楚国居然还有余力去讨伐郑国,可见楚国的实力,下臣以为我们周室还是不要参与晋楚之战为好”,这时,王孙策的一个家臣起身说道。
王孙策虽然是个仇楚份子,但其属下却也不是清一色的无脑反楚。
王孙策的家宰看到王孙策眼中隐晦的不悦之色,心里立刻明白了自家主公应该是已经有了决定,于是张口说道:
“据臣所知,郑国乃是楚国的盟友,如今郑国也没有过错,楚国骤然对郑国兴兵,实在是霸道,臣以为,让天子下诏调解楚郑两国的矛盾,也是合理的”。
听到家宰的话,王孙策的神情立刻舒缓了不少。
“王先生,你怎么看?”,这时候王孙策又将目光看向家宰对面的王用。
王用是王孙策在两年前招募的门客,原吴国的王族支脉,算是与王孙策同源。
这两年为了分辨王用到底是不是楚国派来的内间,给王用分派了不少的任务做为试探,但王用都能很好的完成。
所以现在王孙策对于王用也是多了几分信任。
王用此人唯一的一点就是过于沉默,很少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专研剑术,不过这也符合其想找楚王熊章复仇的心思。
听到王孙策出声询问自己,王用起身回答道:“下臣以为,楚国的实力比起晋国实在是强出太多,若是坐看晋楚决战,那最后结果极有可能是晋国战败,晋国一败,楚国的实力又会膨胀许多,到那时,楚王张目四望,举世无敌,下臣斗胆猜测,这时的楚王会不会觉得周王室很碍眼啊”。
王用的话让整个厅堂都震动了起来,家臣和门客都在议论纷纷,就连王孙策这个首席敌楚头目此刻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王用的话虽然很大胆,但王孙策却觉得说得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