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广袤无垠、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之上,只见楚军大营之内,营帐林立,军旗飘扬。
此时,白毅将军面带微笑,对着刚刚踏入楚营的燕军主将樾禁将军拱手作揖,轻声问道:“樾将军,昨夜睡得可好?”
樾禁将军听闻此言,亦是微微一笑,回应道:“承蒙白将军挂念,本将昨夜倒是睡得颇为安稳。想来是近日心中再无繁杂思绪萦绕,这睡眠自然也就深沉了许多。”
说罢,他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起来。
白毅将军微微点头,明白了樾禁话外的意思。
接着,他迈步向前,靠近樾禁将军,压低声音说道:
“樾将军可知,昨夜赵不凡竟率领着晋军以及中山国的军队悄然离去。当时,本将着实担忧不已,生怕樾将军你也会舍弃我等,离此而去啊!不过此刻见到将军安然至此,本将心中那块大石总算落了地。”
言罢,他紧紧握住樾禁将军的双手,脸上满是感慨之色。
然而,听到这个消息后,樾禁将军也是老油条一个,故意装作一副惊讶万分的模样,失声惊叫道:
“什么?晋军和中山军竟然已经离开了?这……这实在令人意想不到啊!”
他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的神情,仿佛对这一变故毫不知情一般。
待情绪稍稍平复之后,白毅将军目光灼灼地盯着樾禁将军,开口问道:
“如今晋军与中山军已然脱离联军而去,不知樾将军对此事究竟作何打算呢?”
“当初的八万联军如今只剩下燕楚两国四万军队,本将以为此次伐戎之事已然无望成功,依本将之见,燕楚两国也是时候撤军了。”
樾禁将军面色凝重地说道,他那紧皱的眉头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忧虑与无奈。
一旁的白毅将军闻言微微一笑,回应道:“晋国如此肆意妄为,擅自背弃盟约,待此事过后,我楚国必定要当面向其问责!届时,还望贵国能够作为见证者,一同声讨晋国这不义之举啊。”
说罢,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樾禁将军,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樾禁将军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表示明白白毅将军的盘算。只见他郑重其事地承诺道:
“关于晋国和中山国背信弃义一事,本将定会向其他各国详细说明原委,绝对要对晋国予以斥责。”
白毅将军的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此番撤军之后,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楚国在事后必然会借晋军背盟之名,对晋国发起猛烈攻击。
而且楚国不会允许燕国身处事外。
回想起昨夜,晋军主将赵不凡也曾派遣使者前来邀请燕军共同撤离战场,但却遭到了樾禁将军的委婉拒绝。
其实早在燕国相国于襄郢之时,便已与楚国达成了一项重要协议,楚国需全力以赴协助燕国抵御入侵的戎狄大军;相应地,一旦晋楚之间产生纷争,燕国则应毫不犹豫地站在楚国这一边。
然而,对于这份燕楚协议,燕国起初并未打算真正付诸实践……
但自从楚军深入北地草原数百里之后,晋军依旧不能寻找良机削弱楚军,所以思来想去,樾禁将军就只能选择站在楚国这边。
这也是燕国君臣做的一个备选方案。
只希望这个决定不要让燕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才好。
在晋国军队脱离联军之后,白毅深知局势已然发生重大变化,他自然不会再盲目地率领着庞大的大军继续深入敌境。
如今,晋军背负着背信弃义、背叛盟约之名,白毅认为此刻正是撤军的最佳时机。
然而,在他计划撤退的这一路上,始终有一个问题萦绕心头,他想不到究竟晋国有何底牌能够对自己麾下那三万精锐骑兵构成威胁呢?
这个谜团如同阴云一般笼罩着白毅,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燕楚联军一路谨慎前行,两日之后,正当他们埋头赶路之时,一名楚军斥候风驰电掣般地从远方疾驰而来。
只见那名斥候面色惊慌,未等靠近便高声呼喊:“将军!大事不好,有情况!”
听闻此言,白毅心中猛地一紧,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他连忙催马上前,急切地喝问:“到底是什么情况?快说!”
斥候喘着粗气,定了定神后才赶忙禀报道:“启禀将军,就在我们正前方约七十里外,发现了大批戎狄的游骑出没!”
“我们的正前方?”白毅闻言,双目圆睁,神色骤然变得肃穆而冷峻。
他深知,戎狄出现在自己的归途中,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兆头。
这些戎狄分明是为了自己而来。
要知道,这些游牧民族向来以凶悍善战着称,如果不能妥善应对,恐怕此次撤军之路将会充满艰难险阻。
“快去通知燕国的樾禁将军,告知他,我们必须要改道前行!”白毅将军面色凝重地对着身旁的副将下达命令。
只见那名副将抱拳应道:“末将领命!”言罢,他毫不迟疑地转身疾驰而去,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此时,白毅将军的双眸微眯,眼底深处忽地闪过一丝凛冽的杀意,口中喃喃自语道:
“此次戎狄竟敢公然拦道阻截我军去路,莫非这是晋国赵氏在背后搞鬼不成?”
想到此处,他不禁冷哼一声,心中已然暗暗盘算起来。
而另一边,在得到有戎狄暗中窥伺的消息后,燕军主将樾禁毫不犹豫地下令全军主动向楚军靠拢。
仿佛只要与楚军贴近一些,便能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似的,就这样,燕军如惊弓之鸟般迅速移动着。
就这样,仅仅过了一天时间,楚军的斥候就再次传来令人震惊的情报,在联军的东方和西方竟然都发现了戎狄的踪迹!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瞬间打破了原本还算平静的局面。
“将军,从目前的情形判断,咱们怕是已经陷入了敌人精心布置的包围圈当中,并且这个包围圈还在不断地收缩收紧!”
副将匆匆赶到主将白毅面前,神色严肃地汇报着当前严峻的形势。
但令人奇怪的是,尽管面临如此险恶的处境,这位副将的脸上居然看不到丝毫的担忧之色。
在他看来,三万骑兵精锐可以轻易撕开这些戎狄的一切防线。
听到副将的禀报,白毅将军微微点了点头,目光缓缓扫过四周,然后凝视着燕军所在的方向,沉声道:
“本将军如今算是明白了,敌军此举显然是企图借助燕军缓慢行军来拖住我们的行军步伐,进而以娄烦、东胡以及无终等众多戎狄部落作为手中利刃,妄图一举击溃我军。”
难道说,这便是晋军暗藏的真正底牌吗,只是晋国是怎么说动让这么多的戎狄联合来对付自己的?
想让互相敌视,互不统属的戎狄部落联合起来对付一个不相干的敌人,这可不容易。
对于这一点白毅实在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