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天醒来,两位花魁娘子服侍朱天明洗漱,整理好衣冠袍带,一同下楼用了早饭。

饭罢,张张将朱天明送至门口,上了马车,朱天明一路上浑浑噩噩心猿意马的回到了师部。

刚到师部门前,就见到一个蒙古大汉,焦急的在师部门口的走廊里走来走去。

那人一见朱天明进来,哈哈大笑着跑到了跟前,单膝跪倒右手抚胸,道:“奴才赤里参见台吉。”

朱天明一愣,问道:“台吉?什么台吉?你认错人了吧?”

赤里道:“台吉可别玩笑呀,奴才怎么会认错人啊。我可是您部下的奴才呀。是阿鲁台吉让奴才来给您送信的。”

朱天明反应了过来,道:“哦,对了,我是伯颜部的万户,嘿嘿,我还是万户呢。”

然后用手指着自己,牛逼哄哄的四处跟师部的各位军官炫耀道:“我是万户,我还是万户呢。”

众人一阵无语。然后朱天明昂首挺胸的带着赤里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让他坐下后问道:“阿鲁安达怎么样?额吉她老人家怎么样?”

赤里道:“台吉放心,老夫人和阿鲁台吉都很好。只是这次有些紧急的军务,阿鲁台吉让我前来给您送个信。”

说着,赤里从怀里取出一张羊皮卷,递给朱天明。

朱天明接过打开一看,原来是皇太极不甘心上次在崇祯手里吃了亏,最近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近些日子,连续有多股女真侦骑斥候,在阿鲁部的草场附近侦察,还时常有小队的女真骑兵跑到阿鲁的辖区附近狩猎。

还有过几次,小股的女真骑兵公然侵入阿鲁控制的草原,被阿鲁及部下的将领迎头痛击,赶了回去。

连续打了几场小规模的战斗后,皇太极突然大兵压境,并派使者见了阿鲁,许以大批的财物贿赂,想从阿鲁控制的地区借路进攻宣大。

阿鲁没有同意皇太极的请求,而是集结大军全面备战,近十万蒙古骑兵在草场边界于建奴大军对峙。

女真的大部队见到阿鲁这要玩命的阵势,也没有与他发生冲突,而是径自撤兵了。

阿鲁的信中说,皇太极肯定不会死心的,提醒朱天明和大皇帝陛下要尽快做好战争准备,以防止皇太极从其他路径突袭。

看罢,朱天明收好羊皮信,对赤里说道:“辛苦你了,这么远的赶来送信。

你先在我营里好好休息一下,空闲时到街上逛逛,看看有什么喜欢的就买点回去,给老婆孩子带点稀罕的玩意。

我现在就到各部四处打秋风去,争取给咱们部落多要点好东西回来。”

说罢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十锭十两重的银元宝递给赤里,赤里说什么也不肯收,朱天明佯怒道:“哎呀,你拿我这个台吉说的话当放屁是吧?我说给你的,你竟然敢不要?”

赤里赶忙接过银子,单膝跪地,满脸感激道:“”奴才不敢,主子息怒,奴才替婆娘和娃们谢过主子了。”

说罢,朱天明叫来一个通讯员,让他去帮赤里安排个住处,又交代派个人带他到城里热闹的地方去逛一逛。然后带着羊皮信去了皇宫。

见到崇祯皇帝后,朱天明把羊皮信交给崇祯,崇祯看完后双眉紧锁,道:“不对呀,上次是崇祯二年他才来的,攻入了喜峰口,一直打到了顺义、良乡。这次怎么提前了这么多时日?”

朱天明道:“我也觉得奇怪,看来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脱离了原来的轨迹。”

崇祯叫来一个值殿的宦官,让他速去北镇抚司,宣李若琏觐见。

朱天明道:“不过也不用太担心,他这次早了一年仓促起兵,战争准备上肯定也没有上次那么充足。

而咱们却比上次强的太多了,别的不说,60毫米迫击炮现在已经三十多门了,再加上咱这两万多条枪,我就不信还能让他占到便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大约过了两炷香的时间,李若琏已到御书房外候见。

崇祯皇帝宣进,李若琏进入御书房,行了君臣大礼。

崇祯皇帝迫不及待问道:“朕收到集宁伯的消息,奴酋皇太极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你可了解建奴那边近期的情况?”

李若琏道:“微臣有所了解,自上次陛下关外大捷后,建奴又和集宁伯部发生了几次冲突,均以失败告终,集宁伯力拒建奴,寸土不让。

导致皇太极在建奴内部的威望严重受损,几大贝勒已隐隐有了联手废黜皇太极之意,只是各自的利益难以得到平衡,才暂时维持了原状。

所以皇太极很可能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定军心民心。但微臣还尚未收到任何皇太极有可能寇关的消息。”

朱天明道:“看来真的是蝴蝶效应啊,任何的改变都有可能造成历史的变化,看来咱们也不能光凭历史经验了,要做好随时应对的准备。”

崇祯点头道:“是呀,变化确实很大。只是不知道他这次会从哪里寇边,咱们也好提前有个防备。”

朱天明仔细想了想,道:“他想从草原绕过来进攻大同宣府,但这条路有集宁伯挡着,除非与集宁伯拼死一战,否则他暂时过不来,

如果要走山海关一线,他就得先突破锦州和山海关两大壁垒,可那里有孙承宗、满桂、吴襄他们这些狠人在,料他也过不来。我估计这次大概率还是会打喜峰口。”

崇祯铺开辽东舆图,和李若琏一边看一边点头,也觉得攻击喜峰口的可能性最大。

朱天明又道:“所以,我觉得我还是应该提前带兵前往喜峰口做准备。如果皇太极真的来了,我正好以逸待劳给他个迎头痛击。

如果他要是走其他方向,我就干脆出关,直捣朝阳、阜新一代,我看他回兵不回兵。

他如果够胆不回兵,那就可以让集宁伯、关锦防线以及皮岛一起出兵,我们四路作势合击沈阳。”

崇祯皇帝听完眼前一亮,拉着朱天明道:“既如此,那就真的进攻沈阳吧,干脆借机会一举灭掉建奴。”

朱天明道:“冷静、冷静,攘外必先安内,你忘记咱们的计划了吗?建奴只是疥癣之疾,先调理好内部,没有了后顾之忧,才好一举成功。”

崇祯皇帝冷静了下来,道:“也对,稳妥最重要,那就依你之言行动吧。”

朱天明又道:“这次的事可以看出,阿鲁和咱们确实是一条心的,可以再给他些支援,让他死死守住皇太极的东翼,这样咱们才能争取最大的主动。”

崇祯皇帝点头道:“可以,我让户部、兵部筹措一下,看看能给他些什么。”

正事说完,崇祯先让李若连回去严密探查辽东情报,随时配合朱天明的行动。

李若琏走后,朱天明贼兮兮的说道:“魏忠贤在齐化门附近帮我弄了一个园子,叫做宁园,还是挺不错的,有空的时候来喝酒啊,比待在宫里有意思多了。”

崇祯听罢没太在意,道:“嗯,以后有机会再过去看看。你尽快准备准备吧,早日出兵喜峰口。”朱天明只得领命退出。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我爹是奸臣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我在隋唐当暴君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汉末龙蛇风云录乱虎春秋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