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姐说:“我想师父他老人家大概早走了!”
冯璎问道:“啊?师父上哪去了?”
大师姐说:“师父从不在洞府呆着,始终驾着白鹤到处云游,四海为家。
大师兄不是都说了么,上一次还是托你们三位小师妹的福,山上的众弟子才得以见到师父一面呢!
他们够幸运的了,我们山下神庙里的女术士,都十几年没见到过师父了,哎!”说完叹了口气。
冯璎一听,眼泪就下来了,一边抹眼泪一边哭道:“师父......徒儿想您了!您不要徒儿了吗?师父,呜呜呜呜......”
大师姐收了马步,过来劝冯璎:“我说师妹呀,你就别哭了,哭得我这心里难受,你以为师姐我就不想师父吗?众弟子哪个不想师父啊?
那大家一天到晚就哭哭啼啼的,师父就能回来啊?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梦翠山上上下下的神庙院落,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人都能进得来的,庙里有各种玄机、秘法等着你学习和研究。
只要你潜心专研,迟早会修得一身本领的,那样你才能对得起师父的慧眼识金啊!”
冯璎擦擦眼泪说道:“大师姐,你说的我明白了,多谢大师姐指点迷津!我这就回去打坐去。” 大师姐点点头,接着练功。
转眼三年过去了,姐仨都磨练成结实的“农村小姑娘了”,脸和手都黑黑的干活又麻利又快。
盛夏的一天,正当大晌午头子,天空万里无云,大太阳明晃晃的放射着万道金光,炙烤着热气蒸腾的大地。
天空一丝风也没有,园子边上一棵老垂柳,有气无力的拖着无数枝条,也像是在练静默气功一样,一动也不动......
枝条上面的叶子都有点晒蔫吧了,知了躲在树叶下一个劲的喊热!
树下的一个水坑里,水都快晒干了,几只蛤蟆和几条泥鳅鱼,在泥水里拖着疲惫的身子艰难的爬着、蹦着“呱呱”乱叫着。
这一天,大家照例正在草药园子里侍弄药材,冯璎的身手最快,浇水、施肥、刨垄沟子一会一趟,活干得极其麻利。
李玒和韩丽婛虽然都是苦孩子出身,但干活这时候真的比不上小姐。只见冯璎刨完陇沟子,又去远处河里挑水浇苗,一桶挑不动就半桶半桶挑。
李玒和韩丽婛都夸赞道:“小姐真能干,天天一个人几乎净干俩人活!”
冯璎直起腰擦擦汗说道:“别墨迹了,快点干活吧,下回别叫我小姐了,叫众师姐们听见,又要取笑我了!”
一群进庙烧香许愿的善男信女,在大道上来来回回的走着,有的步行,有的骑马,还有的坐轿。
三个女子进完香,从寺庙里走出来,走着走着就停下脚步,手搭凉棚观看大道两边园子里干活的小术士们。
她们见大道左边的菜园子里,有一帮男孩子在干活,右边的草药园子里,还有一帮女孩子也在干活,见他们年龄都不大。
一个抱孩子的女子说:
“你瞧瞧,这大热天的,那些小术士年龄也不过十几岁,多辛苦啊!当爹妈的怎么想的?非要把孩子送到神庙里受苦。
我闺女将来要是长大了呀,十八我都不让她干活。”
年长一点的说:“可不!俺家孩子二十了一天净玩,啥也不干,像少爷似的,我天天还得伺候着!”
后面那个也说:“我儿子都二十二了还尿炕呢......”
她们着正叽叽喳喳的唠着,溜达过来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正往寺庙方向走来,听见了她们的议论,便摇着扇子跟她们搭讪:
“三位大姐,这你们可就不懂了,常言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世间为什么能人少,庸人多知道吗?”
“为什么呀?”抱小孩的女子问道。
书生右手扇子往左手掌心上一磕,“啪”合起扇子,然后说道:
“那是因为呀,这世上懂得和舍得培养自己孩子的父母少,溺爱和放纵自己孩子的多,他们觉得舍不得管才叫爱,其实那叫溺爱,是在害他们。
你看看那些有名气有成就的人,你打听打听去,人家哪个不是自幼就开始接受锻炼,学习技艺,勤学苦练的呢?
人家哪个不是几岁就开始学武艺,练兵器,将来才能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建功立业的呢?
本事这玩意呀,等用了现学能赶趟吗?现实说明,只有具备了本事,才有资格等机会!没有本事的人呐,连等机会的资格都没有哇!
哼哼!还说人家孩子可怜呢,我看你们的孩子,跟那些勤奋的小术士比起来才更可怜,都扔得过喽!”
“臭书呆子,说啥呢?胡说八道!走,咱们不理他。”说着,三位女子悻悻的走了。
书生也不生气,“哗”一声抖开扇子,继续赶路。
冯璎干完一会活擦汗的功夫,看见了老柳树下,水坑里的蛤蟆和泥鳅鱼在泥水里打滚,便拎着半桶水走过去“哗”的全倒进泥坑里。
看着它们欢快的游着,冯璎脸上露出了稚嫩的笑容,有了水那些蛤蟆和泥鳅鱼就都得救了,它们欢快的在泥水里游来游去的舒服多了。
“收工啦,大家回去吃饭喽!”一声清脆而又熟悉的喊声,使得大家都撂下活计,拿着工具跑向地头战排准备回神庙去。
冯璎姐仨远远的看见大道另一边,大菜园子里的男孩子们也都在收工,站着队伍陆续往回赶。
梦翠山山脚下有两座神庙院落,但都山上的产业,隶属于山上管辖。
一座是由一条陡峭的山路,直接连通山上的神庙,里里外外忙活和修行的都是男术士。
那里有神庙大殿,殿内供奉神像,对附近村镇的善男信女开放,允许他们烧香许愿。
另一座就是女术士们生活和修行的神庙,两座神庙院落相隔不远,但这里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院落,虽然也有大殿和神像,但不对外开放。
进了院落姐妹们收好工具,走进用斋堂用餐,饭碗里每天几乎都是素饭素菜加咸菜条,冯璎都吃习惯了,每次都是“唏哩呼噜”几口就吃完。
刚来的时候,就这饭菜......冯璎曾说,饿死都不带不吃滴。李玒和韩丽婛虽说是丫鬟,但那在府里也是净吃好吃的了。
姐仨不好好吃饭,干了几天活累的狗爬兔子喘的,后来也吃的杠香!
吃完饭一个小师姐对她们仨说:“三位师妹吃完午饭去大殿里一趟,大师姐找你们。”
“诶!知道了,谢谢师姐。”冯璎端着饭碗答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