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陛下,北方草原雪灾严重,牛羊冻死无数,突厥纵容小股骑兵进犯我边境村落,骚扰百姓,烧杀抢粮,可否兴兵伐之?”
老臣萧瑀出列上奏。
群臣听闻,议论纷纷。
“突厥人可恨啊,去年才拿了我国库财宝钱粮无数,今春未过,就又进犯边境。”
“突厥猖狂,如此屡屡犯边作乱,岂能忍让,请陛下派兵灭之,扬我大唐天威。”
众多武将,主战声强烈。
李世民龙眉紧皱,不由得握紧拳头。
突厥人实在贪婪,着实可恨啊。
这是欺负他初登帝位根基浅,不愿他坐得安宁。
“陛下,臣以为天下初定,帝业初兴,现不宜再起刀兵。”
刑部尚书长孙无忌出言反对。
“宜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待百业稳定,钱粮充足时,再雷霆出击。”
“小不忍则乱大谋,如今之计,重在恢复农业耕种,稳定生产,让百姓安居乐业。”
房玄龄与杜如晦也出声附和。
李世民放松拳头。
现在他稳坐龙椅,倒也不怕突厥骑兵再来一次渭水,但长安实在是国库空虚,战争对大唐没有任何好处。
他心中的耻辱,看来还是要按原计划继续忍耐了。
“突厥之事,时机未至。依辅机、玄龄等言,不起刀兵。如晦,你是兵部尚书,令边境守兵,机动巡防,尽力安顿好百姓。”
“是,陛下圣明。”
天子金口一开,群臣便不再多言战事。
“陛下,臣有本奏。近日在显德殿庭院,有众多禁军骑马射箭,练习武艺,恐人多杂乱,易出差错,乱及宫廷。臣恳请陛下制止。”
裴寂出列,言语中忧虑颇深。
言外之意,对天子安全担忧。
话音未落,已有封德彝等附和。
“胡说!禁军勇士,皆对陛下忠心耿耿,在显德殿外操练武艺,乃陛下亲准,尔却口出祸乱之言,是何居心?”
一向在朝堂少言少语的程咬金,牛眼睛一鼓,对着裴寂就是大嗓门招呼。
他儿子程处亮和秦二是千牛卫副统领,也在勇士队中,听了裴寂之言,当然心下不爽,直言反对。
“粗鄙,老夫不与尓争论。”
裴寂对他不屑一顾。
程咬金气得吹胡子瞪眼。
“知节,休要动怒。”
“裴司空,你之担心不无道理。但话说回来,如今边境如突厥之辈,觊觎我大唐之贼心不死。我大唐止戈,非懒惰武艺也。朕希望无论文臣武将,要恒有颗勤文练武之心,备战之心不能丢,否则军心懈怠,战力衰弱,国无宁日。”
“日前,李学士曾与朕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日军士勤学苦练,方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朕以为说的精辟,此养兵,练兵,用兵之道也。”
“禁军勇士,乃朕亲选,忠心如吾手足,朕若不信,宫里还有何人可信,又如何称得上安全?”
“此骑马习射之事,朕已交予李千安李学士统领,再勿乱言。”
李世民解释了一番道理,声音渐渐严厉。
裴寂等低头称是,再不敢多言。
只是一听又是李千安所言,又是李千安在做,他心中恨意更甚。
这小子是要跟他专门作对到底啊!
还得要再想办法除之而后快。
而在其他大臣心中,李千安这个名字又在耳中、心中又重了几分。
文有状元之才,还懂农事耕作之术,现在又能武练兵了吗?
……
李千安不知道朝堂之论。
他接连几日,与秦怀安和程二,穿梭于工部与御马苑之间。
找最好的铁匠,按图打造马蹄铁和铁钉,然后找驯养技术最好的马夫,给马钉上去。
“照图,用上好的熟铁打造马掌,马钉,包括双马镫,必须要坚实耐磨,耐用持久。”
“马掌打造好后,按图所示,用马钉钉在马蹄上。马蹄要用利刀割平,打磨光整,才能与马掌完美契合…”
他说的简单,只管拿出图纸,动动嘴皮子,让铁匠、马夫忙断手和腿。
谁叫他拿有御赐金牌皇家令呢。
铁坊的数十位能工巧匠,轮班加点,日夜不休,连干了三天,经过数次打造改良,终于打造好了一百套合乎标准的马掌,精心给一百匹骏马钉好。
“哥,你说的这个马掌,当真有那么厉害吗?”
秦怀安与程二现在都是虚心求学好学生,不懂就问。
“信安哥,得永生。你们想想,人为啥能奔跑跳跃,平地山路草路石子路,都能健步如飞?”
“会轻功跑得快?”
“会飞?”
主打用一个敢问二个敢答。
“滚。你们光脚给我跑一个飞一个看看。人能跑能跳,是因为人懂得穿鞋子穿靴子,你光着脚能跑得快能跳得远吗?”
“对哦,光脚的不如穿鞋的。一不小心石头子儿磕着,荆棘尖刺扎着…”
“钉上马掌,相当于给马儿穿上铁鞋子,在山间小路,平坦大道,草原雪地,皆可如履平地。”
“马穿鞋子,怪不得这么厉害,那我得回去,给府里的马都钉上马掌,省得老头子常说马老了,马蹄儿都撒不开…”
马蹄铁搞定了。
看着穿上铁蹄马掌的骏马欢快飞奔,李千安很是高兴。
他的骑马英雄梦,开始了!
他接手勇士队,带领众人骑马操练时,发现战马一匹都没有钉马掌。
作为穿越人士,当然第一时间想到了马蹄铁。
马鞍、马镫、马铁蹄,这可是骑兵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划时代的发明,毫不夸张地说,犹如车轮一样,推动着历史进程,是用血与火铸造出来的。
历史上的各个帝国、王朝,名将、英雄,都有强大的铁骑传说,写尽无数荣耀。
有据可考的说法是,马鞍在北魏时期出现,双马镫在南北朝出现,马蹄铁在唐末才出现。
大概是马背上的鲜卑人发明了他们,在传播到中原地区时,融入了中原文化,进行了改良,大规模应用。
马鞍与马镫,极大的解放了人们在马上的活动。
马鞍让骑乘者不累,让人屁股和马背都不再受摩擦之罪;任胯下之马怎么飞奔,都能骑坐马背稳如泰山。
马镫则可助上马方便,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可支撑骑士的双脚,使战马更容易驾驭,人与马连接为一体,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双手。骑兵可以在飞驰的马背上,人马合一,无论是张弓射箭,或是长枪长刀,左劈右砍,施展超高难度的杀敌技,都如虎添翼!
而马掌,保证了战马的速度和战斗力,长时间奔跑驰骋都不会磨损马蹄,让骑兵施展十八般马上功夫,尽情厮杀。
“有谚语云: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丧失一匹战马。丧失一匹战马,失去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
这可是说马掌重要性的有名典故。
现在,“马三样”备齐。
他要用这一百匹配备完美的骏马,打造最强大唐铁骑的领头马!
算是他回报李二伯乐识千里马的薄礼吧。
“怀安,程二,传令,集合一百个有骑射基础的精猛勇士,包括尉迟宝琳等,选马,到校场操练骑射。”
很快,一百骑戎装禁军,在校场整齐集合。
而操练,李千安是认真的。
一切按后世正规军的要求。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违令者,罚。
训练科目一二三:弓箭骑射,长刀、长矛、马朔作战,短兵器防御技能,近身厮杀技等。
宏大的校场上,人马全副武装,安静肃立。
“你们一百人,享有最好的伙食,最好的战马,最精良的武器!
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训练你们,成为大唐最勇猛的骑兵统领!”
“我要打造大唐最强骑兵连!得骑兵者得天下!骑兵连无敌!”
李千安的训话,简短有力,振聋发聩!
“吼,吼!”
“骑兵连无敌,骑兵连无敌!”
一百铁骑,振臂高呼,气贯长虹!
此刻骑兵们热血沸腾,训练热火朝天。
校场铁骑铮铮,马蹄飞扬,地动山摇。
就是这个样,大唐骑兵!
李千安也下场操练了一会,飞驰过后,横刀立马,纵横天下之气势,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