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千面”生意虽然好,但是京城的物价实在高的离谱,加之宁静娴还总想给两个孩子最好的生活,花费也就高了些。
所以趁生意稳定了的时候,想再学一个赚钱的法子补贴家用。
宋律先的薪资不高,一个月十两银子的俸禄,还抵不上一盒价值高的胭脂水粉的收益,就不指望他的俸禄养活一家人了。
宁静娴正在想这件事情,就听见家中有人报信,先前她托一个邻居问了一下这里学院入学的状况,想知道哪个学院的风气比较好。
“宁妹妹,你的事我都给你问好了。”
说话的是隔壁的一个邻居,宋家人刚搬过来时,此人就一直忙里忙外,帮助宁静娴搬家,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还多有照顾。
渐渐的二人的关系也熟络起来,平常有什么话都可以对彼此说。
宁静娴想给宁清行找学院,人生地不熟,就托了隔壁大娘去打听。
这隔壁大娘郭氏虽然看起来憨憨的,但社交能力强,和谁都能说的来,耳听八方,没过两天就把学院的事情都摸索清楚。
“妹妹,我跟你说这燕京好书房是不少,但是我打听来打听去,最好的学院只有那三家。”
“第一家就是松山书院,里面有一个学生都是官家或者富商家的子弟,去里面读书肯定能长些见识,风气也不错,出头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就是费用比较高,像我们这种平头老百姓可能不好进。”
郭氏给宁静娴一些自己考虑的时间,然后就说第二家书院。
这第二家书院名叫沈斋,是私人所办,虽然规模不大,但都是一些顶顶有学问的人,每年赶考放榜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榜上有名,所以也很受推崇。
不过因为是私人所办,所以入学方式较为严格,但只要有真本事,无论是官家子弟还是平头百姓,都有在里面学习的机会。
况且由于通过公平考试机会,里面的学生各个认真好学,学习风气是一顶一的。
第三家书院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是个官方所办,也就是国子监下属的风萧书院,是全燕京最好的学院,没有之一。
想进去求学的人数不胜数,对才学和家庭背景要求都颇高,除了这三家书院外,还有其他好的书院,宁静娴听完之后直直的对郭氏表示感谢。
“多谢郭家嫂子了,这些事情回去我和我家人商量商量,看让他去哪个书院比较好。”
“宁家妹妹哪里的话,都是邻里邻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郭氏话就这样说,宁静娴可没有当真,而是从荷包里面拿出一定银子交给郭氏。
“郭家姐姐真的多谢感谢,这些银子全当是您的辛苦钱,以后麻烦的地方还多着呢。”
郭氏走后宁静娴就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商讨宁清行读书的事情。
对于宋苑苑来说,她当然想让宁清行就读全燕京最好的书院,那非风萧书院莫属。
全家人为了宁清行读书的事忙前忙后,宁清行自己也异常努力,半个月之后终于拿到风萧书院的入场券。
只不过一家人为了送他读书,花费很多银子,在以后的日子里,仅靠胭脂铺很难供养起一家人,日子捉襟见肘,宁静娴就要想别的赚钱的法子。
“娘亲,要不我们开个分店,除了做胭脂以外,再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工艺品,例如刺绣帕子之类,或者是一些香囊布匹,这些东西原材料便宜,并且生产周期短,投入的钱应该很快可以回本。”
宋苑苑不愧是一个商业天才,想的事情,都很有商业头脑。
虽说在县城这些东西大多都是自家用自家制,但是来了燕京之后,这里有钱的人多。
经过宋苑苑的观察,这些日用品和工艺品还供不应求,到市场上一定会大有所为。
“好,这个法子不错。”
但是既然想要大批量的生产,又不能单单靠宋苑苑和宁静娴两个人,这样形不成规模,在市面上也没有竞争力。
“不过既然想开分店的话,我们还要招些人,不过我们刚来到京城,人生地不熟,也不熟悉这里的规矩,这些事情就要麻烦娘亲多用一下心,盯着一些安排招工的事情。”
“那是自然,招工的事我去找何必郭大娘问问,她在这里是一个百事通,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了。”
宁静娴是个风风火火的人,说干就干。
从开始打算开分店,再到具体实施没有多长时间,就把店铺选址,装修给敲定,然后就开始招一些工人。
“你是哪里人?多大年纪了?家里还有哪些亲人?会做什么活?”
宁静娴在“美人千面”旁贴了一家告示,说明招工的消息,外面陆陆续续就有几个人过来面试。
宋苑苑问的问题和工作有很大的关系,但只有他的道理。
“十五岁了,家里还有一个祖母,两个人相依为命,织布蚕丝扎染刺绣工作我都会做,希望姑娘给我一个机会。”
……
在宋苑苑的精心挑选之下,从好几十个面试前来工作的人中只挑选了五位。
因为毕竟是刚刚开始,想先试一下水,看看市场究竟怎么样,五个人恰恰好。
“感谢诸位的热情,首先要恭喜诸位通过我们的面试,等到明天你们就是我们“美人千面”分店的正式员工,不过我们分店做的不是颜值,而是工艺品和日用品,这些在你们来的时候都知道。”
“在我手下工作,我没什么事儿,但是希望你们都沉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不准偷工减料,耍尖儿打滑,若被我发现有什么品行不端的事情,立马逐出去。”
“当然我们这里福利待遇也是极好的,每日管吃一个月二两银子。”
一共招了五个小姑娘,其中四个人一听每个月二两银子,都开心的蹦了起来,和同伴一起叽叽喳喳的讨论。
但是其中有一个人似乎很不屑,也没有立刻和其他姑娘讨论。
宋苑苑以为她性格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