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沈溪带兵攻打通道县,以江赣都指挥使司、湖广都指挥使司所部合计四千人马,沿官道和渠水一路向南。

这场战事没有多少悬念,沈溪率领的兵马,粮草齐备、且有新式火器助阵,而叛军在宝庆府城邵阳一役扔掉四千精锐,更由于分别驻守各处,使得兵力分散,且其粮草、辎重和兵器都远逊官军,只要沈溪不犯轻敌冒进的错误,胜利可期。

看起来沈溪长途奔袭,在战略上处于被动,但其实天时和人和都站在他一边,唯独在地利方面,不及叛军对地形地貌熟悉。

朝廷给予了沈溪足够多的支持,尽管文官集团不断找麻烦,但沈溪最终还是顺利被提拔为六省兵马提调,并且以左都御史兼兵部尚书身份领兵,可以集中资源办事情。

此时朝廷对鞑靼战事已宣告结束,加上今年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风调雨顺,农业普遍丰收,

沈溪征调粮草非常顺利。还有一点比较关键,沈溪在西南六省拥有最高权威,可以调动所有力量为他所用,比如现在他每打下一地,便从后方调集卫所官兵进驻,根本不用消耗他手头有限的力量,如此还说不占据人和没人会相信。

西南地区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由于各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短时间内很难融合。

异族百姓感觉自己受汉族压迫,揭竿而起,但等他们控制地方后需要筹集钱粮,帮助耕种田地,必须要汉族百姓配合,不可能简单杀光了事。

而汉人百姓看似纳钱纳粮投靠了异族,但其实只是委屈求全,沈溪率领大军一来,汉人百姓自然会里应外合,任何城池都有不稳定因素,甚至不用沈溪主动派人联络,那些汉人士绅就会派人出城接洽,因为谁都知道叛军不可能赢,面对朝廷大军,尤其还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沈溪率领,不主动找退路难道想为叛军殉葬不成?

沈溪乃左都御史兼兵部尚书,西南六省兵马提调,如果不赶紧巴结,等城破后再投诚,那时已经没什么意义。就好像之前在武冈州、会同和靖州等地的情况一样,士绅们简直把沈溪当祖宗一样供着,生怕秋后算账。

沈溪原本的确有跟地方士绅秋后算账的意思,毕竟正是由于他们不抵抗,才导致地方州县相继失守。

但在目前沈溪所持“政治和平解决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方针下,他只能暂时放过这些吃里扒外的士绅。

说白了,这些人都是地主阶层,无论谁当政,或者改朝换代,都可以坐享其成,当他们的土老肥。

……

……

沈溪来到靖州城东的渡口,还没上船,便得到消息,说是贵州都指挥使司治下、黎平府五开卫调拨一千官军和屯军混合编成的人马,往通道县方向而去,准备协助沈溪克复通道县城。

这一千人马,是贵州都指挥使司派来协助沈溪,向南解桂林府之围的主要力量,说白了,就是贵州都指挥使司和五开卫将领,想跟着沈溪获得军功,迫不及待自行筹措出兵马来,并非是沈溪派人前去征调。

“……贵州地方上的叛乱尚未得到解决,现在却堂而皇之说要协助本官平叛,真是荒唐,这路人马来了,谁提供粮草补给?到来后谁负责领兵协调?”

沈溪听到这消息后非常生气,现在似乎所有人都想派人协助他,就好像他手里有无数的军功等着分配,人人都想来分上一杯羹。

云柳负责情报搜集工作,

此番也是她和熙儿打探到五开卫的动静,特意前来向沈溪禀报。听到沈溪的抱怨,云柳迟疑了一下,问道:“大人,是否派人阻止这路人马,让其返回黎平府?”

沈溪摇头:“现在再派人去晚了……这批兵马前来的方向,是沿中潮河、播阳河、渠水直接前往通道县城,现在我们收到消息,证明距离他们的兵马也不过一两天时间的路程了,在这群山阻隔的西南之地,传递消息很不方便,情报严重滞后,如果这批兵马到了通道县城周边还要撤回,那麻烦更多,最后能剩几个人返回黎平府都是个问题……”

云柳有些担心:“既然大人觉得这路人马不可用,是否待战后再行做出安排?”

沈溪摆手:“剩下的事情无需你过多操心,我率兵马在这穷山恶水之地征战,目的是平定地方叛乱。”

“说白了,解决叛乱的最好方式,莫过于让西南各民族的老百姓都有饭吃、有衣穿,只有他们生活富足,才不会铤而走险跟朝廷为敌,但这目标任重道远……想来还需要一两年时间,只要新作物能在地方上推广开来,想来问题就不大了……”

“现如今有一点很方便,那就是朝廷给了我西南六省兵马提调的权限,我可以在西南六省同时展开新作物的推广,尤其是西南这边的山峦贫瘠之地,更是推广新作物的最佳场所。”

“我再试着改革现如今纳粮规矩,让地方上可以以新作物来作为纳粮之用,又或者把田赋、徭役和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土地越贫瘠缴纳越少。如此一来,百姓无后顾之忧,那他们种植起新作物来就放心许多!”

“不过,现在重点还是先解决桂林府的危机,让我能对朝廷有所交待!”

云柳听了沈溪这番话,暗自折服:“我的境界,跟大人差得好远,我考虑的是一时成败,而大人所虑者,却是地方上的长治久安!”

沈溪摇了摇头,看看渡口停放的八十条临时从渠江下游和沅江征调来的船只,道:“攻打通道县的计划不变,准备十门佛郎机炮,专门轰通道县城门,我就不信不能在一天内攻进通道县城!”

……

……

沈溪在湖广南部把仗打得如火如荼,而远在京城的谢迁,这些日子也过得逍遥自在,顺心事一多,心情自然就好了。

关于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如何,谢迁不是很在意,其实他更满意现在这种下班就走不用轮值的状态,感觉长期正常的睡眠下来,整个人年轻了好几岁。

西南接连传来几次捷报,把之前朝中对沈溪的所有质疑都打消了,现在没人计较沈溪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因为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最后不是溃败,沈溪回朝都只会升官,不会降职。

“……如今才十八岁便已是正二品左都御史,挂兵部尚书衔,回朝后还能怎样?将他委命为户部侍郎?哈哈,回来后怎么也会是个尚书,就算不是京城六部尚书,南直隶六部尚书怎么都逃不掉,沈溪小儿年纪轻轻就快位极人臣了……”

谢迁这边洋洋得意,而刘大夏和马文升继续帮沈溪奔走,他们想让沈溪获得一项重要权限,那就是将来继续在兵部挂职,最好是顶上兵部尚书的位置,而不是遵照谢迁的想法,让沈溪回到翰林院体系,入阁执掌中枢。

为了这事,刘大夏没少往谢迁府上跑,二人见面后基本言谈不合,说话犯冲,根本不考虑对方的立场,争得面红耳赤,但最后都以谢迁的大嗓门嚷嚷结束。

但无论怎么吵闹,谢迁跟刘大夏的关系依然良好。

吵过架,二人坐下来喝酒,在席间说几句朝中的事情,交换一下心得体会,待夜深人静刘大夏喝得酩酊大醉,谢迁才吩咐人送他回去……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我爹是奸臣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我在隋唐当暴君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汉末龙蛇风云录乱虎春秋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