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天底下竟然有此等品相的钱币?“

中臣太仓色眯眯地看着两枚制钱,喃喃地问。

“当然了!”

“我们在朝廷,也算是有点关系,这制钱足两足实,一等一的品相和成色。”

阿布显得自信满满。

“老先生,您是?”

“中臣先生,这是我们昌鑫隆的少……,哦,老东家,杨子灿,东都人。”

一个声音插进来。

却是灰九来了。

“噢,九掌柜,失迎,失迎。”

“这位原来是贵东家,杨东家,失敬,失敬!慢待了!”

中臣太仓熟练地使用着中原地区的客套话。

“客气客气。”

“我和内人,看今天天气甚好,就随便出来逛逛。”

“这不,看您这家店甚是气派,所以就进来长长见识,倒是叨扰了!”

阿布也熟练地行叉手礼,嘴上一阵客套圆场。

“中臣桑,你刚才说的铜币兑换的事情,可以和我们九掌柜细谈。”

“既然你们都认识,我也就不介绍了!”

“好啊,好啊,我和九掌柜可认识大半年了,刚来此地的时候,可得到了九掌柜的不少帮助。”

“您知道,我这也是初来王都城,以前都是在新罗、百济。”

“这人生地不熟的,可得感谢九掌柜的全力帮助,让我省去好多麻烦!”

“啊呀,中臣桑,你实在太客气,咱们出门在外,可不得互相招呼?”

灰九笑呵呵地自谦着。

“杨东家,你看看我这儿还有什么您看上眼的东西,我随你再转转?”

中臣太仓已经和灰九很熟,所以可不能冷落了这个中原来的大老板。

“那好,咱们就和九掌柜一同再看看!”

三人寒暄完,继续往里面看过去。

“这是什么东西,如此摆放?”

阿布指着一大堆东西问。

那东西全用破麻袋装着,堆积在角落里。

“天生黄!”

“什么?什么天生黄?”

“就是丹药中常用的硫黄,这是我大和天然之物。”

“杨东家可否知道,我大和各岛遍布火焰山,这种东西很多。”

“我听人说前段时间有人大量收购此物,就让家中来的商船带了一些,看看这生意可否做得。”

“我们那里,都不知这东西是何用处。”

“但是,您看看,到现在,也没见有人打问收购此物。”

“唉,这东西,恐怕又要砸在手里了!”

中臣太仓不无遗憾地说着,还用脚踢了一脚。

那麻袋估计破了口,立即便有一疙瘩淡黄色的东西滚落出来。

阿布弯腰拾起。

天然单晶体硫磺啊!

淡淡的有股熟悉的硫臭味。

阿布用手指头捏着研磨一下,品质感觉非常细腻高档。

纯度虽然没有测试过,但品位绝对不会太低。

“好东西啊,中原那些炼丹师最喜欢这东西了,中药里也有大用。”

阿布不由夸赞道。

“是好东西,但据说中原的硫磺,主要是用西域丝路来的货。”

“我们大和的,还没真正进入过中原呢!”

“唉,其实这东西,用量也不高,价格一般。”

“我就是权当压舱石运过来试试,你看看,就压在手里都大半年了!”

中臣太仓看着这几麻袋赔钱货,生无可恋。

“哦,中臣君,你们那里这东西开采容易吗?”

“容易,也不容易。”

“这是何解?”

“说容易,是因为普通的硫黄,只要靠近火山口矿坑边缘,就可以采到。“

“说不容易,是因为若想得到上好无杂质的硫黄,就像这种杨东家您手里的这种,”

“就得拿着铁棍、斧头、背篓,嘴上蒙上麻布,下到矿坑深处撬取。”

“上下花费时间不说,还得冒着生死危险呢,”

“可即便如此,当地山民听说我要此物,争相前往。”

“哦,中臣君在当地是以何价收之?”

“一百斤三十钱。运过来差不多五十钱。”

“好,那这样,我和你就做这个生意。”

“这个品质,一百斤到我昌鑫隆仓库的价格,我给你八十钱,长期有效,多少不论。”

“品位差的,到时候咱们再商量个价格,一定让你有钱赚。”

“如何?”

“真的?“

中臣太仓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在家乡一文不值的东西,竟然真有人收购,价格还不低。

硫磺,在倭奴国都是连泥土都不如的东西啊。

这样的话,中臣太仓岂不是可以坐在土堆上数钱!

想着,就美!

中臣太仓感觉巨大的财富,正向自己滚滚而来!

被巨大的喜悦击中的中臣太仓,笑得合不拢嘴,表现得更加殷勤。

接下来,阿布和中臣太仓又谈成了铜币兑换的生意。

开皇五铢大钱,和阿布手中样钱等同品相,六百钱兑银一两,八千五百钱兑黄金一两。

同时,阿布也愿意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

主要是用倭国的粗铜料,换中原、粟末地的一些物品。

至于这些细节,接下来由灰九和中臣太仓再行商议。

下午的时候,双方请了保人,签订了好几份契约文书。

“……双方合同……”,“……二主先相和同……”

……

中臣太仓和灰九在契书尾处签字画押。

中臣太仓的花押,是一根藤。

灰九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数字的9。

这是阿布新教给灰影每个人的数字徽记。

请的中人,也在上面写了名字,其花押却是一个大海船。

双方约定,可以用时价金银铜币交易,也可以用现货实物交易。

从大隋初年开始,因为商业贸易的发达,相关的法律也越来越健全。

交易的契约文书,已经成为生意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担保。

今天温璇也是淘到好多倭国的东西。

珠绢,是送人的好东西。

女孩子喜欢这种上面有小珠子的玩意儿。

琥珀,可比阿布前世见到过的好多了。

又大又通透。

根本不用担心,是用有机材料做成。

全是真品。

温璇挑了一大堆。

特意给阿布和自己,挑了一对蛾子的虫珀。

给佩瑗儿挑了一个血珀,给高俊挑了一个虾珀,给自己还留了一个甲虫珀。

阿布好奇的问:

“这个甲虫珀,是给谁的?”

温璇掐了一把阿布的软肉,脸变得绯红,却什么话也没说。

阿布“嘶”了一声,吸了口凉气。

感觉莫名其妙。

生意谈的差不多了,阿布得去茅房方便一下。

不想,中臣太仓跟了过来。

“中臣君,什么事,请直说!”

阿布接过藤原太仓递过来的布巾,擦拭着清洗过的湿手。

中臣太仓神秘兮兮的问:

“杨老先生,我知道您的身份不一般,”

“我这里,还有一桩生意,不知道您感不感兴趣?”

“哦?做为生意人,所有能赚钱的生意,都会感兴趣的!”

阿布立马装出一副生意人的贪婪模样。

不管是什么,这家伙巴巴地跟着自己上茅房,还殷勤伺候,一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买卖。

“生口,您需要吗?”

“牲口?牛还是马,或者是猪、羊?不记得你们倭国盛产这些东西啊?”

“非也,非也!杨老先生,您误会我的话了!”

“啊?还请中臣君为我解惑!”

“生口,那是汉时的称呼,是那些奴婢、俘虏、牲畜,我这里说的,是奴婢和俘虏。”

“啊?你是说奴隶?难道中臣先生是说生口买卖?”

阿布失声地问道。

实在是太惊讶了。

这中臣氏,可是在天皇官僚系统中,属于高等级的存在。

现在虽然中臣氏是声名不显,可等到“藤原氏”这个姓氏,登上了倭国历史舞台之后,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中臣氏,就是藤原氏,人家后来改名了。

藤原氏,是天皇的赐姓。

现在的中臣氏,就和另一大姓忌部氏一起,负责皇室的神事、祭祀。

这个职位,在天皇统治系统里,是非常显贵的高级职位。

因为,人家掌握着神权。

是直接能和上古天神沟通的人。

天皇,可是日照大神的儿孙辈。

可就是这样一个家族的人,中臣太仓,竟然还做生意。

做生意,就已经让阿布奇怪了。

现在,这家伙还透露出,在做一些见不得人的生意。

在古代中外,贩卖人口不论合法与否,都被视为是有损阴德的事。

特别是非法的人口买卖,更是属于十恶不赦之罪,处极刑。

即使是粟末地,为了扩大人口,想尽办法,大量从周边各国各地输入人员。

但搜影的人口流入制度,非常严格。

采买的人口,必须是从官方牙市获得。

而招募的人口,至少要获得对方长者、族人的书面证明,美名其曰“闯关东”。

搜影做的,只不过是提供交通和衣食便利而已。

而这些流入粟末地的人口,全部重新确定身份,造籍立户。

因为绝大部分人为女子的缘故,所以基本上这些人一入粟末地,就全部成为了粟末男光棍们的老婆。

除了战俘这种特殊劳力,纯奴隶身份的女性,现在在粟末地,可以用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将来有没有非战俘奴隶数不准,但现在阿布是不计划有的。

“中臣君,咱们打开窗子说亮话。”

“我不能说不想做这个买卖,但我做这个买卖有一个红线,不能跨越。”

阿布正色地说道。

中臣太仓一凛。

忙收起谄媚猥琐的笑容。

“杨老先生,您请说。”

“我只要合法的,并且有你们王国政府授权,并且有身契的生口!”

中臣太仓点点头。

“并且我只要两类人。”

“一是年轻未生育的女子,十四岁为限;二是有一技之长的农夫,特别是懂种植水稻的男子,可以带家眷。”

中臣太仓大喜。

只是疑惑地问:

“年轻女生口可以理解,却为何需要会种水稻的农夫?”

“呵呵,中臣君,贵国的水稻种植历史,应该很久了吧!”

“的确如此,据说在汉朝时,就从中原王国,引入了水稻种植之术。”

“嗯,不妨告诉中臣君,我有大片的农场,需要大量有经验的稻农,多多益善。”

“当然,如果是非生口,而是自耕者,若是愿意来我农庄,”

“我不仅会给你一大笔酬金,还会给愿意移居我那地盘的稻农,上籍分田,安排住所。”

“啊?这么优渥?”

“到底是什么地方?难道是东都洛阳城附近?”

“哈哈,中臣君,如果有兴趣,到时候我会邀请您,到我的地盘做客!”

“好,好!那我这事情还是和九掌柜商量?”

“不,到时候会有一位姓何的掌柜,和您联系此事。”

“记住,他叫何虎!”

“好,好的,多谢杨老先生成全。”

“好说,好说,日久见人心嘛!”

“哈哈哈……”

阿布谢绝了藤原太仓的晚宴邀请。

留下昌鑫隆大掌柜灰九,以及他的账房等人应酬了事。

他和温璇,带着随从,满载而归。

回到昌鑫隆的后院,陪着温璇早早吃过饭,便送她和却离、阿旗谷等人回宫。

晚上,阿布查看了一些关于目前隋朝与他国之间的贸易资料。

特别是关于近些年,朝鲜半岛三国、倭奴国,与大隋之间的贸易清单。

这时候,倭奴国商人,主要出口大隋的商品,以原材料为主。

黄金、白银、铜。

珍珠、水织、美浓、黄丝、细屯布、彩帛、叠绵、屯绵、纻布、望陀布、木棉。

出火水精、玛瑙、出火铁、海石榴油、甘葛汁、金漆。

鹿茸、松木、杉木、罗木。

茯苓等药材。

还有零星的天然硫黄(硫磺)。

至于工业品类,除了今天看到的那些。

但有一项交易,特别具有其稳定性,就是生口贸易。

倭奴国贩卖人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光武帝年间。

他们第一次谴使朝拜大汉朝,没经验,除了一份国书,啥也没表示。

虽然引起大皇帝的不满,但大度的光武帝,却原谅了倭奴国使者的失礼行为。

并且给予了其赏赐和册封,并将“汉委奴国王印”的印绶颁发给他们。

使者通过这次朝拜,通过打听周边国家的使者,就有了经验。

后来,他们再次来朝,就想办法筹备朝贡的物品。

可左看右看,实在是没有好东西。无奈之下,就朝下三路思考。

于是,就想到了自家盛产的美女身上。

这一次,一百六十名倭奴国的美女,竟然让皇帝龙颜大悦。

这些生口,貌似接受过一些专业的训练,有着一些特殊的技能。

赏,大赏!

这一赏不要紧,竟然让倭奴国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交好中原王朝的捷径。

从汉开始,到三国,到两晋,再到南北朝,一直到大隋,美女不仅成为了必须有的贡品,而且是两国之间贸易的主要商品。

美女,女生口,男生口,朝贡。

这些东西,终于成为了后世日本羞于启齿的黑历史!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琴师好风流觉醒购物商城,我助大唐统一天下庆帝元年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汉末:帝国宏图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曲尽星河从屯田开始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贰臣隋唐君子演义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重生之毒女很惹火殿下,求你当个人九龙夺嫡:废材成皇多情女匪有情医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锦衣卫:我们老大有点鸡贼汉宫秋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边关潜修十年,开局我举世无敌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盘点: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由凡到仙故事集三国:最强谋士三国之雄汉重铸初唐小卒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我是袁蜜水月华长安布局天下:我是幕后黑手!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回到南宋做皇帝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短视频直播:给古人一点后世震撼九重天续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大乾末年:渲染红色天下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宋网红苏眉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