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不对,老四怎么没影了?”

看着两侧,朱标没找到朱棣的身影,狐疑的问道。

“在侧院哭呢。”

想起朱棣,陈楚便感觉让人哭笑不得,那个被朱樉朱棡合起伙来坑的体无完肤的朱棣,谁能想到,他会是未来的明太宗…

“老二老三越来越胡闹了,明日我就要启程返京了,老四留在这里,你要替我管教好他,切不可再闹出老二老三的那些事情来。”

想到朱樉和朱棡在中都的所作所为,虽然没对百姓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但毕竟是把刘家和汪家折腾的够呛。

“殿下,急报,急报。”

朱标正和陈楚说话间,门外的蒋瓛快步冲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公文,神态焦急的来到朱标身旁。

接过公文,只是扯开瞧了一眼,朱标起身道:“这密信从哪里传来的?”

“应天。”

没有丝毫停顿,蒋瓛直言回答道。

闻言,朱标顿了顿,神色阴沉道:“传郑国公,拔营返京!”

将密信捏在手中,只是一瞬间,原本只是几道折痕的信纸,已经被朱标捏成一团。

神色狐疑的目光望向朱标,那该死的好奇心,让陈楚七上八下的,想要问一问,这应天来的信中写了什么。

但看着朱标铁青的脸,犹豫良久,陈楚按住了躁动的好奇心,转身望向远处。

……

杭州府。

杭州商会。

“最近的风声越来越紧了,大宗商品货物紧俏,尤其以纺织行业最为稀缺,但官府给我们批的桑麻田,越来越少,开荒出来的田,也被限制种植。”

“上个月收到消息,中都府的商会说,桑麻稀缺,应该鼓励民间种植桑麻,但皇家商会拒绝了这个提案。”

“据我所知,应该是朝廷近年来对外征伐,大明粮食短缺,朝廷对粮食的管控越发严格,湖广武昌府的商会,因为私贩粮食八千石,全家抄斩,武昌府商会被裁撤。”

“各自的辖区,都要盯严密了,如果有那颗老鼠屎想要砸我们杭州府商人的饭碗,那就是在和我们整个杭州商会对着干。”

“继续桑麻的提案,从中都府引进的三十辆纺织车,已经是目前的极限,而其他各府在得到纺织车后,都在收拢府内的桑麻原料。”

“想要向外购买,那是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最大问题是,各府各州的商会,都在保护自己境内的桑麻产业,有新式纺织车的,都在大力发展纺织业。”

“没有纺织车的,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纺织车的引进。”

“问题摆在这里,从哪里获得桑麻,如何获得,原料短缺的问题,如何解决。”

曲显辅站在上方,大声说着,下边站着的二十多名,杭州府内,有名有姓,有头有脸的大商人。

听到曲显辅的话,众人都陷入沉思中,能坐在这里的,他们的商业版图,已经拓展到所能接触的极限,坐在这里的人,大多数在江浙行省商会有着一个位置。

“这种东西,想要的获得的办法只有一个,种植,除了种植,桑麻没有其他办法获取。”

陈友才率先开口说道。

直击核心,想要获得桑麻,除了种植,没有其他办法,但朝廷推出的考核法,把地方官员限制的死死的。

朝廷大力鼓励开荒屯垦,而无论开垦出多少荒田,朝廷的考核法虽然对地方经济也有考量,但无论经济好坏,只要民生律政做好,依旧可以达到优等考核。

这就直接造成一个问题,官府仍旧不把他们这些商人放在心上,对于他们的诉求,若是贴合朝廷的政策方向,官府倒是会一路绿灯。

但如今,考核法新推出对于民生考核项目的暂行办法手册中,言简意赅的说明了,地方有多少耕地,三年任期,开垦了多少耕地,耕地种植的是什么作物。

粮食种植面积,及粮食收成,才是民生考核的底层逻辑,在这基础上,官府自然不会轻易的允许商人将粮田改种经济作物。

“可现在,咱们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地给我们种桑麻,如果有地种,那谁还管其他的。”

沈京兵,那个被朱元璋一道圣旨,险些身家破灭的杭州府大商贾,自从朝廷取缔钱庄业务后,经营近百年的沈家老字号,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但毕竟沈京兵是经营过大钱庄的出身,而朝廷户部本就人手短缺,对于非京师的直属钱庄,户部都是一个选择,将民间钱庄,收编。

而这也导致大明中央钱庄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了大明皇家钱庄的版图,短短不足一年的时间,大明中央钱庄的招牌,已经挂到了天南地北。

而在一次次争夺中,在胡惟庸的软磨硬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下,大明皇家钱庄,放弃了宝钞提举司。

宝钞提举司经历了户部,收编内廷,又被放出内廷,归于大明中央钱庄管辖,胡惟庸以滥发宝钞的危害,让朱元璋放弃了宝钞提举司直属内廷。

但天生的性格,让朱元璋对于文官的信任度,岌岌可危,虽然放弃了宝钞提举司及印刷权,但朱元璋依旧将印刷宝钞的事情,设了多条障碍。

要求户部有实际需求,呈报中书省后,中书省认为可行,呈报进宫,皇帝认为可行,加印,宝钞提举司得到皇帝用印的公文,还要经过宝钞提举司对印刷需求进行复盘。

宝钞提举司有权上奏,印刷超额,并且驳回印刷。这个最小的衙门,直接掌握了不属于他这个等级的权力。

沈京兵自从被收编后,日子愈发滋润,虽然没有品级,但他在商会的威望,一举成为最闪亮的那颗星。

毕竟,朝廷开办钱庄,依旧采用民间的运营模式,对商贾,百姓放贷,利率低了些,但商贾百姓存钱,是要付利息的,商贾付给钱庄利息。

也就只有那两次债券和基金,钱庄给予参与者高额的利息。

迅速聚敛了大量财富。

“沈庄主,怎么说?你有好办法??”陈友才开口询问道,自从沈京兵被收编后,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整个杭州府的钱庄业务,都把持在他手里,可以说,谁想跟朝廷借钱,杭州府没人能绕过他。

“没什么好办法,但我有个提议,或许可行,但不确定,朝廷是否愿意,如果朝廷愿意,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愿意,那我们也没办法。”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朱元璋的那份圣旨,并不是针对谁,而是针对全大明的钱庄。

沈京兵能被收编,那些没有被收编的,只有更多。

而搭上了户部这条线,沈京兵对朝廷的情况,大致也有些了解。

“说出来听听。”

曲显辅眉头拧紧,这三十辆纺织车,直接决定杭州府和苏州府的最后团战,谁胜谁负。

如果苏州府赢了,把杭州府的人从那个位置赶下来,那直接的结果就是,杭州在未来的一年,很有可能一蹶不振,长时间都发展不起来。

一步错,步步错,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很简单,朝廷在川地征战,十数万大军,荡平土司,不过时间问题,我想,在坐的各位或多或少都有买入债券。”

“你们有关注过,朝廷这次战争的目的吗?”

沈京兵出声言语道。

坐在最上方的汤軏看了一眼下边的沈京兵,就在一众商会成员们思索为难时,汤軏开口说道:“朝廷消灭土司的目的,改土归流只是其一,实际是在练兵,也是在为下一次大兵团战争做准备。”

“这一次川地改土的战争,主帅傅友德,副帅王弼,左前将军沐英,右前将军蓝玉。”

“等到川地平缓下来,朝廷若是还有余力,便会携大胜之势,深入云南,一举荡平朝廷西南的威胁。”

“若是朝廷没有余力,最多不会歇息三年,必定会对云南用兵。”

汤軏说的虽然轻巧,但在大方向上,确实是说出了朱元璋的战略意图,十数万大军,荡平川地土司,彻底稳固后方,改土归流的同时,大军在播州厉兵秣马,随时准备进兵云南。

只要铲除了云南的元梁王,大明在南线就在也没有能和北元联合起来,对抗大明的势力了。

“嗯,问题就来了,朝廷打下来这么多土地,需要人开垦,以今上的脾性,说不好又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移民迁徙。”

“如果我们能征得朝廷的同意,将云贵高原,将川南改土之地,种植桑麻等物,那不就够我们用的了?”

沈京兵只是大概了解,朝廷近些时日不会消停,大举用兵会一次次的出现,而战争得到的最多的,也就是土地了。

土地用来做什么,朝廷自然是拥有决定权的,但他们商会,未必不能争取一下。

“这件事不要想了,无论是川南土司,还是云贵高原,朝廷不会改稻为桑的。”汤軏一口咬定了这件事不可能实现。

他在杭州府,有两个官职,杭州卫指挥佥事,但因为杭州卫没有指挥使,汤軏直接控制着整个杭州府的兵马。

而另一个头衔便是御史大夫,因为汤和在离开前,就兼领御史台,朱元璋似乎对汤軏感官很好。

丝毫不吝啬那一点点的权力集中在汤軏的身上。

而杭州府认识汤軏的人,都知道汤軏是东瓯郡王的次子,大半年过去了,朱元璋册封汤和东瓯郡王的诏书,早就人尽皆知了。

“那朝廷不种桑麻,我们还有的活?明明纺织车若是用好了,大明几千万人的穿衣市场,能赚的那么多,现在没有桑麻,朝廷也不管,那纺织车还有什么用武之地…”

陈友才发牢骚,抱怨着,汤軏摇了摇头,看向曲显辅道:“我可以给你们指条路,能不能成,就看你们的能力了。”

听到汤軏的声音,曲显辅,陈友才,沈京兵等一众杭州府商界的大佬,一个个翘首以盼的望着汤軏。

谁都知道,这个二世祖的来历,那是大明朝唯一的活着的异姓郡王,虽然如今东瓯郡王爵位只是封给了汤和。但那三代世袭,也是实打实的圣旨啊。

“请指挥大人示下。”

曲显辅向着听会团的方向躬身道。

只有无聊的汤軏,才会来参加商会的会议,真正的自己来听,来监督,齐盛只是委派了个师爷记录。

锦衣卫的人,并不会出现在这里。

“大明的土地是不可能种其他作物的,你们要是想获得比其他州府多的桑麻地,只能是向外开拓。”

“往北,那是蒙人的地盘,而且哪里荒漠的很,不适合种植桑麻,往西,那是高原区域,农作物很难生长。”

“唯有向南,海外开拓,比如最近张翚所在的吕宋北口,那边就很不错,如果种植桑麻,肯定能丰收。”

“我对商业不是很了解,具体怎么操作,你们自己思量。”

汤軏只是提了一嘴,杭州商会的会议室内,在短瞬间的寂静后,瞬间被燃爆,众人互相眺望着,似乎都在询问对方,这件事情是否可行。

可操作性,如何。

“老爷,老爷,户部天官来了,已经等您一刻钟了,快回去吧…”

会议室内,叽叽喳喳的声音,不绝于耳,一名老者,管家装束,迈着碎步很快便来到了沈京兵的身边,轻声说道。

“天官?天官说了什么??”

沈京兵赶忙起身,向着汤軏的方向躬身作揖,行礼后,这才离开,对身边的管家询问道。

“天官说,朝廷在川南的战争,大获全胜,缴获无数,朝廷正在核对数量,进行折价。”

“川南的平土司债券,获利至少翻了三倍。”

管家的话音刚落,各个买了川南平土司债券的人,笑开了花,那些没买的,又开始捶胸顿足,痛骂自己,错失良机。

“都别走,都别走,正好你们都在这,本官来宣布一件事。”齐盛忽然从门外走了进来,直接将沈京兵推了回去。

“川南大胜,杨氏反贼,已被押送进京,朝廷缴获折价近千万两,而现在朝廷又要做其他事情。”

“因为我们杭州在上次购买债券的事情上表现优异,户部天官和本官说,需要兑付的,一个月后,前往钱庄凭劵兑付。”

“而如果不暂时不缺钱……”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绝品透视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种出一个强宋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大宋异姓王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我爹是奸臣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我在隋唐当暴君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