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晚上还有一更。。

——

忘了今天是元旦了,祝童鞋们新年快乐。

——

刚在书评区里看到了好多熟人,诸位童鞋,好久不见了啊!

——

史巨先的直觉很对,随着了解的深入,荀贞的确不想追捕许仲了。

在接到报案之初,他是有想过将案犯抓捕归案,以立威信,但随着对许仲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在了解了其为人、了解了其名望后,他的想法也随之改变了。

为什么改变?这就要从“穿越”二字说起了。

……

穿越到这个时代已有十年,了然身处汉末。

因为“他”有个堂弟叫荀彧,有个堂侄叫荀攸。就算他对历史再不精通,这两个名字总是听过的。

如果说,荀彧、荀攸的名字还只是巧合,那么,在先后听说了袁绍、夏侯淳、曹操的名字后,确定无疑必是汉末了。

最先听说的是袁绍。

当时在族人的一次聚会上,族中的长辈在堂上品茶评士,议论汝南、颍川两郡的名士。有人带着赞赏的语气夸奖道:“汝南袁绍先服母丧,又行父服,弃官归家已四五年,闭庐不出。这样纯孝、遵循礼节的年轻人,很少见啊!”

又在去年听说了夏侯惇。

夏侯惇年纪尚小,才十四五岁。去年夏天,有个人侮辱了他的老师,被他给一刀杀了,由此扬名,名字从他的老家沛国谯县直传到数百里外的颍阴。

又在今年,听说了曹操。

今年六月,朝廷诏公卿举荐能通经者。亭父黄忠说“六月时,朝廷下诏求贤”,讲的就是这件事,被举荐的不但有汝南的那位“袁先生”,也有从洛阳北部尉转任顿丘县令的曹操。

除了这几个人的名字外,陆陆续续的他还听过许多别的人名,无一例外,都是汉末名人。

……

只是,虽知身处汉末,但具体哪一年?

只知道前年改元“光和”,今年是“光和三年”,然而是西元的哪一年?一头雾水。

可以断定的是:荀彧、夏侯惇年纪都不大。荀彧尚未弱冠,夏侯惇更小,估计“年轻人”袁绍以及“顿丘令”曹操的年龄也不会太大,以此推断,虽处汉末,离三国乱世大约还得十几二十年。

穿到这个时代的日子里,有块石头一直压在他的心头。

他怕的不是三国乱世,事实上,自知道荀彧、荀攸是“自家亲戚”后,他大松了一口气。

荀彧、荀攸,名声多响,曹操的大谋士,等三国来到,大不了紧跟着他俩就是,不敢想荣华富贵,至少可保住一条小命。

他怕的是黄巾起义。

穿越前也读过些书,知道义军所过之处的地方惨状,可千万不要三国没到,先在黄巾起义里丢了性命。而根据种种的蛛丝马迹,尤其近年,他分明地发现:似乎离黄巾起事不太远了。

这些年,大范围的传染疫病一再爆发。

十年间,天下两度大疫,波及南北,很多的百姓因此破家,甚至一些宗族尽殁。

这其中包括“荀贞”在内。

“荀贞”的父母就是因为感染疫病而相继病故的,包括“荀贞自己”也是在多年前感染了风寒,一病不起,这才给了“他”趁虚而入的机会。

面对疫病,人人恐慌,由此导致城、乡里信奉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

——太平道,不就是黄巾起义的主力么?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不是危险,也不是死亡,而是明知有危险却不知这危险何时来到,如头顶悬着一柄剑,如履薄冰,如闭目在悬崖边走路,时时刻刻提心吊胆。

……

他不是没有想过提醒一下世人。

但一来他人微言轻,二来朝廷里也不是没有人看出问题。

三年前,“司徒”杨赐就曾上书天子,认为太平道终会成为大患,请求诛杀张角等人,但天子没有理会。——这件事他也是听族中长辈闲谈时说起的。

“司徒”,三公之一,说的话尚且不管用,何况他一个没有功名的荀家少年?

……

荀贞在穿越前,有过成功,有过失败,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事已至此,既然无法改变,就只能想办法去适应,总不能坐以待毙。

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黄巾起义呢?

他思来想去,不外乎三个办法,一个投靠太平道,一个避走他乡,一个聚众自保。

投靠显然不行。

黄巾起义的声势虽大,但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不投靠,不一定死;投靠,一定死。

避走他乡也不行。

想当那黄巾起事时,张角登高一呼,八州响应,信徒数十万,连接郡国,遮天蔽日、海内震怖。天下虽大,又哪里寻得桃花源去?

两者皆不行,唯有聚众自保。

只是,说起容易做起难。

他既无威望,又无钱财,年方弱冠,世人不知,如何聚众?

那么,有没有快速得到威望和钱财的办法?

有。

他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当官儿,走仕途。”

只要能当上官儿,好好干上一年两年,威望、钱不就都有了么?

……

虽有了定断,可想当官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士大夫与宦官的斗争延续多年,最终失败,自延熹九年至今,十余年中,多达六七百之数的士人或被杀、或被“党锢”,几乎天下的名士被一网打尽。——“锢”,就是禁止做官。

颍阴荀氏是士人中的名门,也有多人受到牵连。

比如他的堂伯父荀昙,便被禁锢终身。

又比如荀昙的兄长荀昱,因好结交,人称“天下好交荀伯修”,“八俊”之一,与人称“天下楷模李元礼”的李膺齐名,因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事败,后也与李膺同死。

本来禁锢的只是当事人。

但到了熹平五年,也就是四年前,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鸣冤,请求解除禁锢,激怒了天子,不但将曹鸾抓进槐里狱,“掠杀之”,又下诏书,扩大了党锢的范围,凡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乃至五族之内,皆在党锢之列,凡有任官的,悉数罢免,“禁锢终身”。

荀贞与荀昙、荀昱兄弟的亲戚关系在五服之内。於是,他也被牵连。

本以为没希望了,老老实实等着黄巾乱起得了。

没想到去年,武都郡上禄县的县长和海上书谏言,说道:“按照礼,从祖兄弟别居异财,恩义已经很少了,如果服丧,也只是穿五种丧服之中最轻的那个。而今党人锢及五族,既违背了典训之文,也不合乎经常之法。”说动了天子,“党锢自从祖以下,皆得解释”。

真是天降之喜。

在诏书下来后,他立刻准备“入仕”。可问题又出来了,该当个什么官儿好?

……

“当官”不是问题,借助荀氏的名望,怎么也能获得一官半职,但是摆在他面前的选择也不多,虽然他有着荀氏子弟的背景,毕竟初出茅庐,又没有什么名望,不像荀彧、荀攸从小就郡县皆知,即便得到族中长辈的推荐,肯定也不会得到太好的位置,最多担任一个县中文吏。

县吏不但很忙,而且除了休沐外,下了班还不能回家,必须住在县衙内的宿舍中。整天接触不到人,忙於案牍之事,能得到什么威望和钱财?还不如干脆到乡里当个专治十里地方的亭长,至少行动比较自由,并能接触基层。

况且,当世不比后世,后世“官”就是“官”,“吏”就是“吏”,而当世的官吏间并无甚么鸿沟天堑,“吏道”是仕进的基本途径之一,这点倒与他穿越来的共和时代有相像之处。大量的名臣高官皆是从底层的椽吏做起,做过亭长的也有不少。

高祖皇帝通过当亭长、进而结交英豪,从而定鼎天下的故事人人皆知。

便不说高祖,只说公卿高官,文武名臣,本朝的傅俊就是以亭长的身份追随光武皇帝,最终名列云台二十八将。做过三公的名臣虞延,为吏之始亦是亭长。

虽说亭长需要懂法律、知“五兵”,但荀家的子弟,本就不是只研习经文,不通世事的。荀贞从小读书,学过律令,并因知乱世将至,虚心求教族中的“技击高手”,能骑射、会击剑,知“五兵”之用,当一个亭长绰绰有余。

……

他就去找堂兄荀衢讲说心愿。

荀衢,是荀昙之子,与“八龙”同一个祖父。他有一个亲侄在历史上大大有名,便是荀攸。

因荀衢家与荀贞家相隔不远,荀贞在穿越后见到的第一个“名人”就是荀攸。荀攸少孤,先从他的祖父荀昙生活,荀昙病故后,又依从叔父荀衢。

荀贞知荀攸日后必成大器,为了与他拉近关系,便以当时才“十来岁”的年纪,亲登荀衢家门,以“父母皆亡,无人教诲”为借口,请求从其读书。荀衢怜其“少孤”,又喜其“冲龄懂事”,便答允了他。从此,两人亦是兄弟,又是师生,关系很亲密。

荀衢为人旷达,但即使如此,在初闻他的想法后也不能理解。

“你怎么会想去做此奔走杂役!”

荀氏族中既有“八龙”父亲荀淑这样的大贤巨儒,又有荀昙、荀昱兄弟这样遭受党锢之祸的名士,为天下的士人们深深敬重。有这样的家世,怎么会想着去当一个亭长呢?

荀衢对他说道:“你从我攻读多年,刻苦认真,我都看在眼里。今虽在解锢之列,但你年纪尚轻,又何必急着出仕呢?……,就算你执意出仕,我也可以将你推荐给县君,总强过当一个亭长。”

荀贞回答道:“亭长务实,文吏劳形。方今天下,权阉当道,言路阻塞,有学识的人都退隐不出。与其做一个整天忙於文牍的文吏,何如当一个能为黔首做些实事的亭长呢?”

荀衢倒不是看不起亭长的低微,而是他生性简约,最讨厌被细务烦劳:“就算你想做实事,也不必做亭长啊!亭长是最劳累不堪的贱役,既受上官驱使,又为部民操劳,且迎来送往,还要忍受高官贵人的呼喝叱责。难道你没有听说过逢子康的那句话么?‘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

逢子康是前汉末年人,因为家贫,当过亭长,迎来送往,低三下四,难以忍受驱使,遂发出了上边的这句感慨,随后就辞职不干了。

荀贞答道:“大丈夫固当如此。可是,亭长虽然卑贱,但只要做得好,也不是不能得到天下的赞誉啊。陈留仇季智,四十岁的时候才被县里召补为吏,任职亭长,后来进入太学,不也一样名扬天下,连当世名贤郭林宗都很钦服他么?许县陈太丘,少为县吏,任职都亭,如今是天下名士的泰斗。甚至像前朝的朱子元一样,封侯也是可以的啊!”

荀衢知道他说的都是事实,虽不愿意,但还是带着他去拜见县君,求为亭长。

县君在听过荀贞的请求后,起初也很惊讶,不肯答应:“若是我答应了你的要求,肯定会被天下的名士耻笑,说我对名族苛刻。”但经不住荀贞的再三请求,末了还是只能应了。

答应虽是答应,不过当时并无亭长的空缺,直等到今年,才算正式任职。

……

荀贞费这么大劲,这么辛苦,才得到繁阳亭亭长的职位,所为者何?还不就是为了获取名望、钱财,从而结交豪桀,为即将到来的大变做自保准备?——这就是他来任亭长的“大计”。

上任第一天,屁股没坐稳,就碰上了“许仲杀人”。若许仲纯为勇夫,他不介意拿来开刀立威,然而通过了解,却发现许仲分明不是常人。史巨先、程偃、陈褒、东乡亭“求盗”等等诸人,无一不对他敬重有加。这样一个人,怎能杀之了事呢?

“若能拉拢住此人,岂不就等同拉拢住了当地乡里的游侠、壮士?”

於是,荀贞便做出了那几个令史巨先“看不懂”的举动。拜许母、留钱。至於史巨先提出的第三点疑惑,也一点没猜错,他的确是在提醒许季快去许县“通风报讯”。他可以对许仲“网开一面”,但是等案子上报到县衙后,县里边会有何行动?他可是管不了、也管不住的。

荀贞有自知之明,晓得这样特立独行、名重一地的轻侠定然不好拉拢,而且没准儿很快就会被逮捕归案,不过没关系。古人云“千金市马骨”,他相信,他在许家的那几个“举动”,肯定用不了不久,就会通过史巨先、里长、里监门等人的嘴,传遍本亭、乃至本乡。能如此,也就足够了。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被贬后,我三十万大军马踏皇城!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从屯田开始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初唐小卒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布局天下:我是幕后黑手!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贰臣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楚神大帝传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大清不到三百年魂穿古代带村民搞共同富裕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三国之人皇导弹专家穿越后的精彩人生公主啊!驸马他又双叒跑了!烽烟起之龙啸天下三国之季汉演义回到古代,我有一座大仓库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